诗词之外的大宋王朝

不少学者认为宋朝是开启现代性曙光的时代——中国的文艺复兴。江南特有的好山好水、富集的商贾士人推动着文艺科技的迅猛发展。


诗词之外的大宋王朝

宋代统治者“重文轻武”——儒学的基本理念——成为宋朝历代帝王遵循的信条,他们期待的是通过“仁义礼忠孝”来构建儒家治世理想的王朝。旨在通过血缘观念、家族伦理来建立维护社会关系、国家秩序、天下安泰的价值体系和文化理想。以“孝悌”为例,孝是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是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后来的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诗词之外的大宋王朝

用儒家思想稳定了内部的朝廷还得考虑外敌的虎视眈眈,大宋统治者通常用金银宝物来换取和平。在他们看来,这种做法比养军队的开支少得多,同时避免了将领强大而篡位的危险,谁叫首任皇帝赵匡胤就是通过兵变获取政权的呢?在这一点上,他和后世子孙不得不防。这种顶层设计影响了当时国民的普世价值,“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淡化从军的人们热衷于对人文与商业的追逐。宋代形成的这套社会制度,成为20世纪西方人所说的“传统中国”的典范,因而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人文精神、最具教养、最具思想的朝代之一,甚至可能在世界上也是如此。史料记载,宋朝官员享有54天的假期,每三年可回家探亲两到四周,还可守孝三年,除此之外只能以自己所属的社会阶层所推崇的读书、弹琴、填词写诗、作画和练习书法来消磨大把的时光,欧阳修游乐醉翁亭、程朱理学传天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诗词之外的大宋王朝

宋真宗在任的第三年(公元 1000 年),进京赶考取得功名的士子就达1538人,在中国整个科举取士的历史上是最高的数字。儒学的兴盛就这样影响着一代代的杭州人,且看公元1911年杭州府考试的作文题:“一、传统风俗,无益于新式风尚,有利于社会教化,禁止不?二、父亲‘顺手牵羊’,论是否举报?三、春日宴游乐趣多多,试举最赏心悦目的西湖美景。四、杀鸡供母,而蔬菜待客,好不好?五、《易》言自强,《老子》贵柔弱,请说明二者之得失。六、《易》言保身,《孟》言守身,孔子则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如何打通其中的含义?”涉猎范围之广、思辨考查之深,今人也为之大开脑洞。士子情怀同样推动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又是苏轼这个读书人,捐出50两金子,在杭州设立了面向所有百姓的医院性质的“安乐坊”,这从另一个侧面看出了当地官员的公益之心,居民的安居乐业。


诗词之外的大宋王朝

宋朝更是商业和科技的发展和高峰期。宋代的学者被鼓励去研究自然,做实验,在农业、纺织和炼铁、造船、陶瓷生产、武器制造和其他许多领域内进行发明创造,虽然只有260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北宋(南宋王朝当然是更少)却创造了中国本土科学最为繁盛的时代,宋徽宗作为一国之君是失败的,但他在美术、书法、诗词、传统医药、艺术品收藏与鉴赏等方面的成就却非常突出,而且是宫廷音乐、朝廷礼仪和教育的改革者,修建的艮岳模仿了杭州的凤凰山。苏杭一带的地方官员会给农民分发较简短的手册,通常配有插图,以便宣传最新的农业技术,如《齐民要术》《四时纂要》。商人把上述创新运用到市场,即使在最遥远的角落也有商业化的转型。只有在杭州——坐落在钱塘江边上的南宋京城,其西边以西湖为界,运河穿越城市——商人们才取代了官员成为财富和时尚生活方式的领跑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