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公佈“西峽獼猴挑”上榜

第三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公佈

“西峽獼猴挑”上榜

日前,由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個部門聯合認定的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第三批)名單公佈。在此次入選的83家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中,“西峽縣西峽獼猴桃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榜上有名,成為南陽市唯一入選優勢區。

據悉,創建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提升我國農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建設好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對各級黨委政府做大做強特色農業產業,加快農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各有關部門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充分履行職責、發揮作用的迫切需要。

西峽縣地處北亞熱帶與暖溫帶分界線、溼潤區與半溼潤區分界線,年均氣溫15.2℃,年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相對溼度75%,是國內外專家公認的獼猴桃“黃金產區”,是國內開展獼猴桃人工栽培最早地區之一,素有“世界獼猴桃在中國,中國獼猴桃在西峽”的美譽。全縣野生獼猴桃資源分佈面積達 40餘萬畝,獲得綠色認證基地3萬畝、有機認證3600畝,年產量1000萬公斤,居全國縣級首位。近年來,該縣立足南水北調中線核心水源涵養區的實際,堅持走“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綠色發展之路”,始終以打造“全國生態有機獼猴桃第一縣”為目標,把獼猴桃產業作為振興西峽農村經濟的“一號工程”。目前,全縣獼猴桃人工栽培基地面積14萬畝,產量8萬噸,綜合社會效益20億元,直接參與獼猴桃產業發展的人員達到10萬人,重點產區農民收入的 70%以上來自獼猴桃產業,以獼猴桃為主的林果業已經成為西峽特色農業的支柱產業和富民強縣的產業。

依託優勢資源,拉長產業鏈條。該縣按照產業化經營的思路,堅持以加工銷售促發展、代管理,不斷拉長產業鏈條,實現多層次轉化增值,推進獼猴桃由第一產業向二、三產業延伸。截止目前,全縣共建成獼猴桃沼渣有機肥廠6家、一體化示範園12個,獼猴桃專業合作社達到85家。西峽華邦公司、哪吒食品公司、果然風情公司等一批獼猴桃生產加工企業相繼建成投產,全縣規模較大的獼猴桃生產加工企業達到12家,年加工獼猴桃能力4萬噸,涵蓋了果汁、果片、果醬、果酒,罐頭、果粉等八大系列30多個品種,產品暢銷全國40多個大中城市,並出口到美國、日本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西峽縣先後被命名為“中國名優特經濟林——獼猴桃之鄉”、“國家獼猴桃標準化示範縣”“全國優質獼猴桃生產基地縣”“國家農業(獼猴桃)標準化示範區”“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西峽獼猴桃獲“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和中國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殊榮,被評為“河南省最具影響力的十大地理標誌產品”。(特約記者 封德 夏婉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