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峰造極永樂瓷器

明永樂朝(公元1403-1424年,明成祖朱棣年號)歷時21年,是明代國力強盛時期。隨著景德鎮瓷器業的昌盛繁榮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豔,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與宣德青花一道被稱為開創了中國青花瓷的黃金時代。

永樂朝前後期瓷器質量發生很大變化,永樂早期製品基本接近洪武朝後期,而後期製品則與宣德早期相接。

登峰造極永樂瓷器

永樂青花端莊秀美,器物線條非常柔美流暢。講究修胎,器形十分規整。瓷胎由於注意淘煉,胎質純,含雜質少,胎質細膩,胎色潔白,胎體厚薄適度,靈巧凝重,較之洪武朝普遍輕薄一些。

永樂青花的釉面青白程度較元代有所減弱,釉面青白為整個明代傳統燒造方法所致,因釉料中摻有草木灰,並用木柴燒,所以會產生這種效果。現代瓷器的釉面成分及燒造工藝都與明代不同,因此釉面無此青白色。

登峰造極永樂瓷器

胎釉特色:大盤、瓶、罐等為細砂底,無釉,白色,有小塊鐵色斑;呈糯米粉狀,摸之細膩滑潤。也有釉底,釉底白釉勻淨,釉薄處泛黃色,厚處呈漿白色或閃青白色,有些底釉開有細片紋。小器底足多施釉,有的底釉呈波浪紋;細瓷底足平切,足跟較窄。琢器器底足大多是邊稜狀,即削切痕明顯。圈足露胎處泛火石紅,足內牆多泛黃斑。盤、碗底心多是外凸內凹。

登峰造極永樂瓷器

器型

永樂時期青花瓷器造型圓潤、靈巧、清秀,不但繼承了前朝器形,還吸收了大量外來的元素,製作出了許多創新器物。

傳統器物有梅瓶、玉壺春瓶、貫耳瓶、竹節柄壺、執壺、僧帽壺、梨形壺、折沿盤、盞託、深腹洗、無擋尊、渣鬥、香薰、筆盒、三足爐、大盤、大碗、碟、罐、缽、高足杯、各式碗等。

登峰造極永樂瓷器

紋飾

永樂青花圖案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紋飾疏朗秀麗、筆意自然,無論是粗筆寫意還是細筆描繪,均給人以清秀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永樂時期青花紋飾既保留傳統圖案,又有受外來文化影響的圖案,以花卉、瓜果等植物類為主,人物、蟲鳥、龍鳳圖案較少,另外這時已不見洪武朝所盛行的以扁菊花為主題的紋飾圖案了。

登峰造極永樂瓷器

款識

永樂青花瓷一般無款識,只有極少數有年款。只有官窯壓手杯中見有"永樂年制"的四字篆字款,寫在器裡面中心,圍以雙圈線、單圈線和花瓣飄帶。最寶貴的是青花雙獅繡球心款、花心款、鴛鴦圍款。民窯產品偶有"福、錄(祿)、壽"等款字。

登峰造極永樂瓷器

從明正德年開始,就出現了仿永樂窯器款。其後,嘉靖、萬曆,康熙、雍正,清末民初都有仿款出現。歷代仿款有青花寫款、陰文刻款、陽文刻款三種字體;字體和寫法也不一樣。款的外圍常飾花瓣形圖案,線條硬直欠流暢,也有的圍以單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