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稿儿临淄埝儿:千年畵水河 源头在这儿


临淄历史上,有这样一条河——画水,虽然它如今默默无闻,却始终沉甸甸地装在了老一辈临淄人的心中。“画(huai)水”又称“澅水”,咱后人一般叫它“淮水”。因为泉眼众多,水源丰富,所以当时孙娄店这个河道里碧波荡漾,鱼虾成群。据说很早的时候,这个埝儿还有一座庙——天齐庙。传说啊,蓬莱岛上的八仙曾来这里访仙问道,驻足游玩。乡亲们为了纪念这个事儿,就把天齐庙改为了八仙庙。

这股水从八仙庙往西,紧接着从孙娄西头往北,经西老、南太合、南齐、宋桥,最后在桐林汇入了乌河。可惜的是,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画水慢慢断流消逝,6棵巨松如今也难觅踪迹。在咱临淄老一辈人的记忆中,孙娄店这个地方人杰地灵,是个出了名的好埝儿。清代,孙娄村人王云岫以及三子王绪曾均考中进士、任职翰林;五子王怀曾,也考中进士;因而有一门三进士,父子双翰林之美誉。明清两代,孙娄王氏中进士者10人,中举人者18人,任知县及以上官职者20余人,成为咱临淄的一段传奇。

画水流域自古以来历史文化灿烂,它还有个奇怪的别名——“宿留水”

。相传战国时候,孟子来咱齐国待了十好几年,想说服齐王用他的思想来治国,但齐王一直没有采纳。孟子离开时到了淮水河边,心想是不是齐王还会回心转意,连着住了三宿,所以说淮水又叫宿留水,这就是历史上“孟子三宿淮”的典故。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啊。看着齐宣王光不感冒他这一套,孟子和当年的孔子拜访齐景公一样,最后就遗憾的离开临淄了。 “宿留水”的典故,就是这么来的。虽然孟子老先生遗憾的离开了临淄,但从此齐国历史上啊,就留下了亚圣就和咱临淄这段解不开的渊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