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发生在中国算平淡无奇、但在国外却能上新闻的事情?

馋嘴佬表


在中国的一个小物件,到了国外却能搞成一个大新闻。

1.九九乘法表

最近的新闻,英国要从3月份开始要求小学生要能背诵12以内乘法表……

英国媒体大肆报道,俺们在中国发现了一个神器啊,可以提高娃们的数学水平啊!

啥啊?九九乘法表!

英国人数学很差吗?

嗯,真的很差……

前首相卡梅伦被问到9乘8是多少时,他居然回答不出……

一时间沦为国际笑柄……

首相尚且如此,更不要说下面的人的数学水平了。

如果你去到国外,很容易发现这种情况,零售员找钱找半天,100以内加减法还要按计算器……


2.中国式教育

还是英国,因为国内的孩子学习不好,就跑到中国来取经。找了中国的几个中学老师过去教,媒体全程跟踪报道还拍成了纪录片。新闻标题是:

“咱的娃够坚强吗?”

不就是上课记笔记、上早晚自习、穿校服、做早操眼保健操、不听话要罚站还要留堂……

胡哥表示咱们中国学生都这么过来的好不好!

你们有啥坚持不了的?看看中国孩子!

每个中国学生的日常,在英国却成了新闻。

3. 北京比基尼(Beijing Bikini)

啥叫北京比基尼?其实就是:

老外们觉得中国大爷这么穿简直太酷太有型太real了!于是他们也开始模仿:

夏天这么穿简直太爽了!

老外们还设计了一款腰包——大肚腩腰包,用来致敬中国大爷:

款式还很多:

从肚子里拿出一听可乐……

看完这些,胡哥只能说老外们真的太容易大惊小怪了!

你还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关的话题呢?欢迎向胡哥提问!

长得好看的都点赞了,你还在等什么呢?

【看老外,找胡哥!想看更多老外在中国的逗比生活,欢迎关注嘿老外头条号!】


嘿老外


1.足球队不进世界杯

这个我感觉其实不必要说太多,大家都懂的,中国队不进世界杯,媒体报道基本就是:虽然我们输了,但我们踢出了士气踢出了精神;这次输球,我们学到了很多,只有不断向强者学习,我们才能进步。然后发现我们每次踢球踢得都特别有士气,但反而要学习的强者却越来越多。所以大家早已习惯了没中国的世界杯。但今年,意大利队没进世界杯,我就想问问,还哪个国家的体育新闻没报道意大利今年没进世界杯?

2.夏天要打伞

在中国,夏天的时候爱美的女孩子在太阳下肯定要撑起太阳伞防晒,但在意大利这绝对能引起围观。意大利人夏天防晒用的是防晒霜和墨镜,伞只是下雨的时候才用的。要是一群中国姑娘夏天打着伞在太阳下走,意大利人估计只能用行为艺术来理解。

3.中国人的购买力

中国人的购买力在意大利是出了名的,每年夏季和冬季的两个打折季,意大利的各大机场免税店和打折村,绝对是人满为患,为了服务好中国客人,意大利很多商家甚至专门聘请了中国店员和开通了支付宝。既然提到马云爸爸的支付宝,就不得不提双十一,每年双十一销售额,对意大利商家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4.中国速度

非典时期的小汤山医院,用时7天7夜,建造了2.5万平方米的应急急救中心。这个对建房修路都是已十年为单位计算的意大利简直就是科幻小说里的奇迹。而且不止是建房修路速度快,医院银行办事效率也高,在中国你能见到一家银行一小时只办理一个业务,医院一个结石手术要排队等两年的事情?


呆梨的幸福生活


1.中国学生

由于楼主是学教育的,所以对这方面关注比较多。比如中国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超过十小时、中国学生的数学成绩等等。

2.街头横幅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十九大召开当天,BBC驻华记者专门上北京街头拍了很多横幅。

3.支付宝

每一次打开YouTube(楼主私下把它算作非正式的新闻渠道),只要是YouTuber第一次踏上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每一个人都会说:在中国生活太方便了!你不用带现金、带卡,你只需要一部手机。每一个来到过中国的人都知道Jack Ma(马爸爸)。

在国外待过的人都知道在国外使用的社交媒体有多复(la)杂(ji)。你要发状态请用Facebook,你要给Facebook好友发消息请打开messenger,如果你要发消息的人不是Facebook好友你又想省话费用流量请打开WhatsApp,你要发美图请用Instagram,你要网恋请再打开Tinder,但在中国,WeChat在手,天下我有!歪果仁体验过都说好。以至于在英国的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都专门设了展区展出一台供游客体验微信的平板电脑!


总而言之,出国方知我国之大与强。以上


Life-Long


像老干妈,卫龙辣条成功出海之后,随着全球瞩目的奥运会的进行,蚊帐和火罐也引起了歪果仁的集体关注和称赞

蚊帐

还记得16年夏天的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奥运会吗,正值寨卡病毒(蚊子是其传播的主要途径)肆虐的巴西为了运动员们的健康操碎了心,巴西组委会又是为蚊子绝育,又是使用烟雾驱蚊喷剂(对人体无害,但是会呼吸不畅),此外还有为运动员准备的驱蚊液...另外为了应对蚊子,各国也是早有准备:韩国队的运动服中添加了可驱赶蚊虫的化学物品;澳大利亚队也带上了长袖外套和长裤防蚊虫叮咬;日本队则是人手一个驱蚊环,其他国家的运动员也各自携带了驱蚊利器。然鹅,好像并没有什么卵用。就在此刻,中国队的蚊帐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啥...老外竟然把蚊帐认成中国结,还要购买,嗯...虬虬好像发现了致富之路哈

来看看,咱们春秋时期就有的蚊帐当时引起了多大的轰动:

看看看,咱的蚊帐腻害不腻害~

火罐

还是里约奥运会,泳坛老将菲尔普斯身上的红色圆圈印章成功的吸引了媒体的注意,可这到了咱中国人的眼里却咋看咋眼熟,这可不就是街边大爷大妈常去的养生馆里的拔火罐嘛!


在里约奥运会上,拔罐印不再是中国运动员独家“秘籍”,很多外国运动员也发现了这一古老的中国疗法的独特魅力,纷纷变成拔罐的“粉丝”。除了菲尔普斯,美国体操队、白俄罗斯游泳选手桑科维奇等都选择拔罐作为训练比赛恢复的一种手段。...在中国,拔罐这一历史悠久、操作简单的疗法早就步入千家万户。很多家庭都自备拔罐器具,感到身体有些酸痛时便拔上几罐。可到了里约,拔罐成为外国记者争相了解的神秘东方医疗手段。   英国广播公司专门做一期节目解释为什么运动员都“带着一身暗红色大圆印子”。路透社记者认真研究了拔罐的功效,认为它的功效包括清除毒素、促进血液流动、缓解酸痛,甚至还能治失眠。(新华网)

拔火罐留下的痕迹被西方媒体成为神秘的红色圆点,哈哈哈,为什么我感受到了歪果仁对东方神秘力量支配的迷茫,手动滑稽。

喜欢本文,请点赞评论并且关注哦,笔芯...


虬说虬语


①中国支付

支付宝,微信的快捷支付。这样的支付工具方便了我们大家,可以说出门不需要带大量现金,只要带着我们的手机,便可以实现付款。为我们省去了很多麻烦,也再也不用担心出门忘记带钱包的尴尬了。

②中国路

从1988年,中国拥有第一条高速公路开始,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高速公路里程爆发式增长到12万公里,超过加拿大和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今天,我们已经有足够的技术将道路拉直,也可以逢山开道、遇水架桥。



③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由跨海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对于这个东方大国来说,这55公里连接的不仅仅是粤港澳三地,未来因它而形成的5.6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将是继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之后,世界经济版图上又一个闪耀的经济增长极。

这个超级工程,堪称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的巅峰之作。在它身上,凝结着过去数十年中国桥梁设计、施工、材料研发、工程装备等各项成果。这是一次中国
实力的集中展示。

④中国的发展速度

以上的几点,还只是一部分,祖国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其他国家也是被中国这几年的发展速度深深震撼,当然也有国家担心中国太强大,影响他们世界霸主的地位,所以想遏制中国的发展。我想这也是美国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和我们打贸易战。


BDSChina


想了解不同的关注点,首先了解国外平常的生活习惯,我通过几件小事情简单说下之间的区别!

各位回想一下平日里走在街道上,能看到多少残障人士呢? 但你知道14亿人口的中国,有接近1亿人属于这个群体吗?(很多小伙伴质疑这个数据,数据源于2010年的中国残联2010年末全国残疾人总数及各类、不同残疾等级人数。考虑到还有未被统计到的,应离一亿的数字不会差太远,如果有更权威的数据,欢迎在评论区提出,但如果只是仅凭自己感觉在质疑,那其实正说明了我这篇文章将提到的问题)

1/14的比例,哪怕我们再打上个对折,算只有一半会影响生活,当1/30的比例好了——\n意味着每天百万级人流量的上海南京路,应该怎么也能看到三四万名行动不便的人士。\n意味着你乘坐动辄有两百人一节车厢的地铁,应该怎么也能看到十来位需要关爱的人。\n意味着你从家里去超市的路上,应该能频繁看到轮椅、拐杖、墨镜伴随着一些路上的行人。\n意味着在你的三百人大课室里,应该有不下十位特殊的同学。

然而并没有。 你的日常生活中,似乎很少碰到他们,与1/14这个比例相去甚远。

这么多的人,他们明明存在,他们都在哪里?

这就谈到了题主的问题——一个国人自己很容易忽略的问题: 我们有着天下无双的基建能力,却没有在城市中为残障人士建设多少实用的便利设施。 于是这群需要勇敢生活的人,多数却由于出行不便,不得不被困在了医院、康复中心和家里。 困在了低矮的屋檐下和幽暗的阴影中。

我们的「无障碍通行」和「无障碍空间」,基本还停留在概念之上,或者仅仅是效仿西方国家做了,却有表无里,没有从一个残障人士的真正需求出发。\n我也知道,这是社会发展阶段的问题,但是我们首先必须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多人尚未重视的问题。

这些最需要无障碍设施的人,会碰到这样的「盲道」:

碰到这样的「轮椅通道」:

碰到这样的「无障碍卫生间」:

早在1998年,建设部就下发了《关于做好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通知》,接近20年过去,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巨大。\n在我第一次到英国时,就诧异于街上残障人士的数量之多,他们大大方方地逛着街,他们自己推着轮椅、拄着拐杖,和同行人自然地聊着天。那时我才惊觉,原来我在国内看不到他们,是个极其残酷的假象,他们多数被隔离在社会之外,受着特殊却无奈的照顾。这不是几个呼吁、几个口号可以掩盖的,也不是让大家在公交车上多让个几个座,在人行道上多扶几个人过马路可以解决的。\n在欧洲,这是靠着畅通无阻的盲道,靠着几乎是天然存在的无障碍空间,靠着随处触手可及半人多高的盲文,靠着每一个较高台阶下的自助升降梯和斜坡实现的。

如果在国外生活久了,我相信回国后一定会发现这样鲜明的对比。

这是在著名的伦敦双层巴士,许多国人听说过它的上层景观,却不知道它的下层也暗藏玄机。(图侵删)

巴士的一侧可以在靠站后降低高度,使整个车身倾斜过来,放出斜坡,帮助轮椅便利地推上去。车内的空间非常宽阔,便于轮椅通行,也有专门的轮椅停靠区域,旁边的扶手半人高,方便轮椅上的人固定位置。

伦敦的出租车也是同理,车座可以旋转,后门可以放下折叠式斜坡,方便轮椅上车。

除了公交车和出租车,蛛网密布的伦敦地下铁也处处是便民设施,电梯按钮上的盲文、台阶旁随时可启用的升降平台、招手即来的志愿者,种种便利之处就不一一列举了。据报道,伦敦所有8500辆公共汽车和超过22000辆黑色出租车上都配备了辅助轮椅等车工具,有66座地铁站拥有升降梯等便利设施。这对于一个多数交通设施都已经建成多年的古老城市来说,也算是一个很不容易的成就。

相比而言,始终在建设当中的中国,是否也能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在这方面多花一点心思,多做一些规划呢?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着手处理这些问题,远远比城市已经基本建成、公共设施已经基本齐备之后,再去升级改造要来得容易得多。

诚然,这些年来,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已经越来越注重相关问题,这样的设施也越来越多见。\n但是根据调查,相关便利设施的使用率还偏低,这一方面是宣传普及不足,另一方面也有切实存在的问题。\n「无障碍出行」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完美的无障碍出行,应该能让残障人士朋友从出家门开始,到办完所有事情回到家里,整个过程一路都能做到基本的畅行无阻。\n而当他们在路上碰到被电动车堵住的轮椅斜道,碰到被行道树挡在一半的盲道,碰到因年久失修而无法使用的地铁轮椅专用升降梯,碰到被处处拒止的导盲犬禁令… 只要碰到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他们就无法继续,他们就只能折返或多花许多工夫,三番五次之后,他们就又只得失望地退回了家里,留下了街上无人问津的「便利设施」。

我们的社会发展得如此之快,以至于很多人开始觉得复兴的实现已经近在眼前,迫不及待地嘲笑欧美,觉得欧美的社会运转效率低下,公共设施简陋失修,民众普遍民粹而反智。\n然而,这个问题却是实实在在的,欧美人能轻易发现,我们却常常无法察觉的现实问题。的确,这是发展的问题,但就和雾霾、和水污染、和地沟油、和农民工子女问题一样,这是必须正视,必须承认其存在,必须着手去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地消失,而只会随着社会文明的愈发进步,变得越来越沉重,遭受越来越多的质疑。

愿「出行」这个最基本的权利不再是一些普通人奢侈的心愿,愿每一个「我们」都享有沐浴在阳光下的自由。

我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阅时事足球分析


有哪些发生在中国算平淡无奇,但在国外却能上新闻的事情?请看下面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老外却大惊小怪,频频上新闻。



1.“新四大发明”:最近总让外国人热议的要属“移动支付”,我们中国人已经淡定的、随时随地、大爷大妈都会用的手机支付,让老外们纷纷讨论它的便利性,当然还包括高铁、共享单车、网购,能再次提出新的“四大发明”,足见中国已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谈论的中心。

2.中国的美食,一直是外国人时不时的新闻热点,比如我们的“老干妈”、“卫龙”、“臭豆腐”、“皮蛋”……当然这些都属于“黑暗料理”小吃了,却让老外大开眼界,爱恨交加啊。生菜竟然要热着吃?“蚝油生菜”,What?哦,好吃。



3.“基建狂魔”,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在建的高楼,高铁以令人惊讶的速度铺设开来,世界最长的港珠澳大桥完工……中国2016年在基础设施上的投资,总金额为11.89万亿人民币。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包括美国在内,都拿不出这么多钱搞基础设施建设,也没有我们的建设速度如此之快。我们觉得这很正常,却让外国人不断的惊呼,我看到英国一个节目,主持人在上海码头拍摄,现场的规模和现代化,让他激动的饱含热泪,直喊不可思议。

4.中国的治安,我们经常晚上唱K到深夜,网吧畅玩到深夜,或者聚餐到深夜……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能欢笑着走在回家的路上,从来没有担心过安危,已经习以为常,却让老外们经常拿出议论。



总之,如今我们的快速发展,已经让外国更加关注我们,同时客观的、正确的报道也越来越多,虽然也有不和谐的“中国威胁论”,但是我们只要按照如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策发展下去,中华民族的复兴会让世界人民看到一个热爱和平的新中国。


护肤达人韩姐


中国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解放军带上工具物资进去受灾严重的地区,这也许在中国看起来在正常不过了,有天灾,作为中国的一支武装力量冲在最前头。在救助过程中,乡亲们看到当兵的来了,就觉得活得希望很大。看到解放军就是一盏黑夜里的明灯,那就意味着可以活下去了。当这个事情放到国外的时候,外国军人就会疑惑,解放军进灾区为什么不带枪?

这个事情就牵涉到一个事情,没错,放外国人遇到天灾人祸时,军队去救灾是一定要带上枪的,因为国家投放的物资不会被灾民平均分配,乃至据为己有,当利益分配不合理的时候就会有人出来斗争,外国军队不带枪的话自己的生命说不定就会受到威胁,还怎么去救灾,而且他们大部分投放完物资以后就撤退了,他们不敢与失去家园的人们去讨论利益分配的问题,家都没了,谁还会在乎命,所以外国军人去救灾都是会带上枪的。当看到中国解放军不带枪的时候就会诧异。事实上我们也会诧异,你去救灾带什么枪?这也许就是差异!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差异!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小惜尽全力解决我能力范围内的问题,为你们答疑解惑。如果觉得小惜回答的还不错的话,谢谢帮我点赞咯,你的鼓励是我前行最大的动力!)


庸人闲谈说历史


1.中国学生的早自习、晚自习和课外辅导。

2.中国的新四大发明。


七彩茶


我来说一下我个才疏学浅的卑微见解,仅仅代表个人意见,无关政治。

首先谈谈我们引以为傲的,我个人很惊叹祖国的繁荣昌盛,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高铁,重型火箭,桥梁等,主流媒体不止一次说高铁让很多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公民乘坐的时候感到惊叹,当然,这是一个事实,老外乘坐高铁的时候确实非常惊叹高铁的速度和平稳,纵观中国高铁发展,不过十几年,反而超越了曾经的创始者德国,日本,近年又有报道说德国购买中国技术,真是让全世界感叹!再来谈谈重型运载火箭,我相信不仅仅我自己一个人觉得,我们的火箭是全世界最牛逼了,因为主流媒体时不时的出来喷一下美国,怼一下印度,鄙视日本,无视俄罗斯,长征系列也做着兼职,给其他国家做商业发射,这是国之重器了!再来说桥梁,自从长江大桥不仅仅在国内众人皆知,武汉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上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天朝代表!

也有很多让老外惊讶,不理解的,比如:医院比商场超市人多,熙熙攘攘,排队挂号,医闹不断,抗生素感冒就静脉注射,制成药片服用更方便,下到六七岁以下的儿童,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感冒发烧来两片,挺好,惊讶天朝孩子考试能力,那可是牛逼坏了,但是动手能力很low,体质很弱,惊讶工厂周六日加班被工人争抢,惊讶老头老太倒地没人敢搀扶,惊讶为什么是穷人做公务员,惊讶买不起墓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