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三条”并非强利好,车市刺激政策还需等靴子落地”

对于亟需重启的车市来说,对政策性刺激措施的期盼,也许从没有像现在这么强烈。如果说此前车市的行情是“低迷”,那么眼下已经到了“存亡关头”。


01


当3月的最后一天,国务院发布“推动促进小汽车消费的三大举措”时,有人分析说这是“国家强力出手救车市”,并兴奋地认为“车市的好日子要来了”。


“国三条”并非强利好,车市刺激政策还需等靴子落地”


久旱盼甘霖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对政策性救市过分敏感,其实并不理性。


首先,我们不妨看看此番发布的“推动促进小汽车消费的三大举措”,究竟是什么?


根据官方说法,我们可以简单地归为三句话:


一、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


二、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支持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


三、对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从5月1日至2023年底减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


“国三条”并非强利好,车市刺激政策还需等靴子落地”


02


第一条,关于新能源的现有政策延长两年。这条措施也许是三项举措中对乘用车关系最密切的。首先要知道的是,尽管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层面对汽车行业给出的发展方向,但是从去年开始,新能源补贴已开始逐年退坡。


新能源补贴退坡,是既定政策,我们不去评论,但是其对车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2018年年中,车市整体销量遇到拐点,但是由于国家及地方补贴支持的存在,新能源车销量仍然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


“国三条”并非强利好,车市刺激政策还需等靴子落地”


去年,新能源补贴开始退坡。而从去年年中开始,补贴退坡的影响开始显现。国内新能源车市销量出现明显下滑,哪怕像比亚迪和北汽这种新能源头部企业,也是下滑幅度惊人。


而到了今年,即便目前新能源补贴还没有退坡,但是新能源车市销量仍然跌幅居前。就拿上海市场来说,今年以来,新能源上牌量比去年同期,已经下滑了35%。


“国三条”并非强利好,车市刺激政策还需等靴子落地”


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现有的新能源政策不变,就相当于延续去年的补贴政策,今年先暂缓继续退坡。


“国三条”并非强利好,车市刺激政策还需等靴子落地”


这样以来,确实有利于稳住市场信心,对新能源车型确实是一件利好。但是,考虑到去年的政策下新能源车市已经开始下滑,那么延续去年的政策,对车市来说很难称之为“强刺激”。


03


再来看看第二条,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按照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的说法,这条措施主要是针对此前柴油货车的国三车型的排放问题严重,“假国三”较多的现象,借机进行集中整治,利用市场加政策补贴的方式,完成老旧货车的换代。


所以,这条措施对于商用车板块是利好,对改善空气污染方面有显著作用,但是对乘用车市场根本没任何影响。


“国三条”并非强利好,车市刺激政策还需等靴子落地”


最后,我们来看看第三条,对二手车商减征增值税。崔东树认为,该政策“主要是利好大型汽车销售集团的二手车业务,鼓励二手车经营主体做大做强。”


不过,现实的情况是,占二手车销量绝大部分的中小二手车从业者,其销售本身是不开发票的,也就是说并没有什么“增值税”的说法。此举是对部分大型二手车集团有利,但是,即便如此,影响也是相当有限。


写在最后:


不难发现,此次宣布的三条举措,实际上真正与乘用车市相关的,只有一条,即新能源车政策延期两年。而即便如此,在去年新能源车补贴已经退坡的情况下,延续目前的补贴水平,对新能源车市有何促进作用还很难说。


至于另两条,一个是利好商用车;另一个是利好大型二手车集团,实际上对乘用车市场的影响并不大。


“国三条”并非强利好,车市刺激政策还需等靴子落地”


在整个汽车行业上下都期盼政策性支持的情况下,此番三条促进政策,只能说是先“试试水”,谈不上“强刺激”。所以,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还是先耐住性子,做好眼前事,静等靴子真正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