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來任任廣東巡撫時間不長,卻贏得了民心,得到了百姓的愛戴

王來任任廣東巡撫時間不長,卻贏得了民心,得到了百姓的愛戴

王來任任廣東巡撫時間不長,卻贏得了民心,得到了百姓的愛戴

在深圳寶安西鄉街道,有一座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的祠堂,又稱巡撫廟,大門石額上書“王大中丞祠”五個大字,兩側刻有石聯:“巡粵表孤忠,耿耿丹心,奏牘兩章留史冊;撫民留善政,元元赤子,謳思萬載仰旌常”。這是當地百姓為紀念廣東巡撫王來任所建,對聯講述的正是他剛正不阿、為民請命的事蹟。

  清朝初年,清廷在東南沿海實行禁海與遷界政策,“無許片帆入海,違者立置重典”,強迫沿海居民內遷五十里,三年後,再內遷三十里。禁海與遷界給沿海人民帶來巨大災難,江浙稍寬,閩較嚴,粵最苛,而新安縣更是深受其害,被遷之地十之八九,幾乎為現今深圳市全境,百姓倉惶逃難,流離失所,“死亡載道者,以數十萬計”,新安縣幾無百姓可管,被裁撤併入東莞縣。時人屈大均感嘆道:自有粵東以來,生靈之禍,莫慘於此。

  王來任,奉天(今瀋陽市)人,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任廣東巡撫。巡視新安時,看到漁鹽場荒廢、田園破敗,村落十室九空,悽慘景象,不堪入目,他非常同情遷民遭遇。兩年間,五次疏奏,要求整肅,強徵暴斂、誣民為盜、妄殺良民等行為,並將“欠給里民銀兩,動府州縣現貯庫銀,照數給發”,之後,又上疏,請求減免賦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王來任因同情遷民、執行遷海政策不力,被誣陷罷官,不久,病倒不起,臨終前,不忘處在水深火熱中的新安百姓,寫下《展界復鄉疏》,勸清廷展界,讓遷民回鄉復業。他在奏疏中道:“微臣受恩深重,捐軀莫報,謹臨危披瀝,一得之愚仰祈睿鑑,臣死瞑目。”

  後來,周有德升任兩廣總督,再次覆呈王來任所奏《展界復鄉疏》,並隨疏附信“廣東沿海遷民,久失生業,今海口設兵防守,應速行安插,復其故業”,明確表示支持王來任的奏疏。

  皇天不負,蒼心可表。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正月,朝廷下令復界,遷民得知後,無不涕淚交加,奔走相告,翻山越嶺,迴歸故里。新安、東莞等地復界較早,其他地區,直到清廷平定臺灣後的第二年,即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才得以復界。

  復界後,迴歸故土的原居民和招墾徙居的百姓,在重建家園,振興農、漁、鹽經濟的同時,不忘王來任救民於水火的恩德,自發捐建了這座“王大中丞祠”。“謳思萬載仰旌常”,表達了新安百姓對王來任的感恩情懷。

  據古建築專家以建築結構、構建和裝飾藝術考證,該祠建成於乾隆年間,三開間、三進深、兩天井、四廊廡,大堂空間高約8米,在同類廟宇中並不多見。三百多年來,祠堂歷經修葺,保護良好,建築風貌依存,保留了許多原有的建築構件,門額、牆楣上栩栩如生的彩畫彌足珍貴。

  除了西鄉“王大中丞祠”,據不完全統計,廣東沿海和香港地區建有十來座祭祀王來任的祠宇,將這位恩公抬上神靈的寶座頂禮膜拜,其被當地百姓視為保護神。如番禺的“思復祠”、潮汕的“王公祠”、海陸豐的“雙仁祠”等,名稱各異,感恩情懷相同。

  石湖墟王巡撫祠,又稱“報德祠”,遺址在今香港新界上水石湖墟巡撫街,與恩公周有德合祀於一堂,於每年農曆五月十九日和六月初一(周、王二公的生辰紀念日)祭祀。該祠於公元1955年失火焚燬,今尚有巡撫街以示紀念。香港新界錦田水頭村“周、王二公書院”,至今香火不斷,每隔十年舉行建醮酬神活動,目前已舉辦34屆,世代傳承“報功崇德”的優良傳統。

  三百多年來,西鄉人的巡撫情結始終未減,每年農曆三月三,西鄉“巡撫廟”廟會熱鬧非凡。公元2011年,西鄉啟動王大中丞祠修繕工程,並於公元2015年完工。祠堂展陳了清朝禁海遷界與展界復鄉的歷史場景,模擬還原了巡撫王來任在公堂的場景,還陳列了許多重要的歷史記載和物件。

  一切為民者,則民嚮往之!

  王來任任廣東巡撫時間不長,僅三年有餘,但是,他用耿耿丹心和實際行動詮釋瞭如何為官,如何為民,因此贏得了民心,得到了百姓的愛戴,民眾自發捐建祠宇,將他奉為“保護神”世代紀念。從古至今,為官者當為民,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為人民謀利益謀福祉,才能得到民眾的認可和擁護。

(本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