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五丈原退兵谁给我下过命令?为什么要让我背上反叛之名?

若说三国时期最委屈的将军当属马超,但若说最悲惨的将军那一定是魏延无疑。魏延的一生无论是对刘备,还是对蜀汉都忠心耿耿、尽心竭力,然而自刘备死后,一身才华却没有施展的机会。

秋风五丈原诸葛亮病逝之后,魏延甚至还背上了反叛的罪名,不得不说这个一个悲剧。名将的处事方式与文臣迥然不同,魏延也正是因为粗狂傲慢的性格,最终被文臣所害,以致晚节不保。


魏延:五丈原退兵谁给我下过命令?为什么要让我背上反叛之名?

魏延剧照


魏延的成名之路非常艰难

刘备入川,魏延以部曲身份随行,在平定广汉郡中,因军功被升为牙门将军。牙门将军这个官职是非常有意思的,魏蜀吴三国均有设置该官职,但只有蜀汉的刘备任命了这个官职。

蜀汉有两人担任过这个官职,一个是魏延,另一个就是赵云,长坂坡之战赵云返回杀入曹军救出阿斗,刘备任命赵云为牙门将军。

牙门将军需要智勇双全的人才能担任,主要职责就是负责统领刘备的亲兵,只有刘备亲征的时候,牙门将军才会随同出征。可以说魏延从部曲到衙门将军,虽然官职升上来了,但依旧很难有施展的机会。


魏延:五丈原退兵谁给我下过命令?为什么要让我背上反叛之名?

刘备剧照


如果说魏延仅以广汉郡之功便被任命为牙门将军是不切实际的,能作为刘备亲兵的统领,那必定是刘备非常认可、非常了解的人。虽然没有明确记载魏延何时跟随刘备的,但至少也是在夺取荆州四郡那段时间,甚至更早。至于《三国演义》中说魏延是长沙太守韩玄部下,在正史中并无记载。

魏延在此之前一直都是以部曲的身份跟随在刘备身边的,如果刘备没有入川,魏延可能还会继续被埋没着。

自入川以来,魏延的才能才逐渐的展现出来,以致于刘备夺取汉中之后,会出人意料的任命魏延为镇远将军镇守汉中。直到此时,魏延才有了施展才华、回报刘备的机会。魏延的成名之路与关张何等相似,只不过是时间上晚了些。

刘备死后,魏延的才华完全被压制,得不到施展

刘备白帝城病逝之后,诸葛亮受托孤之重,接管了蜀汉的军政大权,魏延的才能再次被压制。

诸葛亮北伐,魏延数次进献子午谷奇谋,均被否定。历史不存在假如,今天我们已无从知晓子午谷奇谋是否能够助蜀汉夺取关中。


魏延:五丈原退兵谁给我下过命令?为什么要让我背上反叛之名?

诸葛亮剧照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兵分两路,赵云的斜谷疑兵与诸葛亮陇西的主力。此时若有一队人马能从子午谷偷袭长安,那或许将不会有街亭之战的失败。

诸葛亮北伐的用兵策略与魏延的军事思想完全不同,诸葛亮的策略与法正助刘备夺取汉中时的基本一直,蚕食曹魏,而魏延的军事思想是以奇袭计策夺取关中,仿效韩信侧翼战场之路,在长安形成小侧翼,最终会师潼关。

帅不纳良言,而将须受军令。北伐路上的将帅矛盾就这样完全被威势所压制,无论谁对谁错,对蜀汉都是非常不利的。

诸葛亮死后,魏延与杨仪究竟是谁有反叛之心?

秋风五丈原,诸葛亮病逝,令杨仪带兵撤退,魏延断后。杨仪与魏延不和诸葛亮如何能不知,如此安排撤退究竟有何深意呢?

其实杨仪、魏延二人不可能安排谁来统领谁,只能将二人分开撤退,况且魏延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是断后的最佳人选,毕竟曹魏的主帅是大名鼎鼎的司马懿。


魏延:五丈原退兵谁给我下过命令?为什么要让我背上反叛之名?

杨仪剧照


然而,断后的魏延为何会跑到杨仪等人的前边去堵截蜀军呢?只有一个解释,诸葛亮病逝之际,并没有对魏延有任何交代,魏延甚至没有收到诸葛亮的撤退军令。

魏延堵截杨仪等,而没有往北方去,可以肯定魏延没有反叛之心。若说想纳个投名状,去投曹魏,基本没有这种可能。既然是退兵,还有魏延断后,杨仪为何行军如此缓慢,竟然让魏延跑到前边去了?只能说明杨仪在等,他希望魏延有所举动。

当杨仪令王平前去与魏延交战,魏延选择了逃跑,这更能说明魏延并没有与蜀汉为敌的想法,更不想坐实反叛之名,中杨仪的计。反倒是杨仪在魏延逃跑之后,让马岱去追反叛的魏延。

魏延被马岱斩杀之后,杨仪踢着他的头说:“庸奴!复能作恶不?”,足见杨仪杀魏延完全是个人的私心,并非因反叛之名。

从杨仪此后的作为来看,可以确定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但说到反叛,魏延与杨仪二人恐怕都没有反叛之心。


魏延:五丈原退兵谁给我下过命令?为什么要让我背上反叛之名?

魏延拥有武将的傲慢与嚣张


总结

历史记载中虽然没有明确说魏延反叛,但字里行间都是可疑与不忠。在很多文学作品中甚至说魏延天生反骨,很难想象这是与魏延有多大仇!

魏延的一生,先是以部曲身份跟随在刘备身边,之后镇守汉中十年,诸葛亮北伐期间,虽然数次献策均未被采纳,但北伐路上从未违抗过军令。反叛之名谁之过?将帅不和失军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