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過是跑個路,遷個都,居然就延續了拜占庭帝國一千多年

今日欄目:拜占庭的遷都往事

酒熟梅子青:

觀眾朋友們,我是酒熟梅子青,歡迎大家收看今日欄目《拜占庭的遷都往事》。想必關心國際時政的朋友都知道,前段時間塞爾維亞求援的事情吸引了許多網友的關注,在感動於中塞之間的情義之外,有些人關注到塞爾維亞國旗上的雙頭鷹。據專家說,這個雙頭鷹並不是塞爾維亞所獨創的,而是取材於拜占庭帝國的的標誌。那麼這雙頭鷹背後又有什麼故事?今天,我們通過“6G時空投影技術”邀請了千年前的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來到現場,請他給我們講述拜占庭帝國的遷都往事。

採訪內容

酒熟梅子青

君士坦丁陛下您好,觀眾朋友們都很好奇為什麼拜占庭帝國的標誌會是雙頭鷹呢?(我拿出了雙頭鷹的標誌)

朕不過是跑個路,遷個都,居然就延續了拜占庭帝國一千多年

雙頭鷹

君士坦丁大帝:

各位觀眾朋友好。我也是從過去來到現在才知道,這個雙頭鷹現在已經被很多國家作為國徽。雙頭鷹作為帝國標誌其實是拜占庭帝國後來的皇帝鼓搗出來的。本來我們作為羅馬帝國,一直都是用單頭鷹的,到了11世紀,後來的拜占庭統治者為了表示帝國橫跨歐亞、掌管著東方與西方,就將雙頭鷹正式作為國家的標誌。


酒熟梅子青:

後來的史書中不少稱呼你為西方的千年第一帝王,其中一大功績就是主動遷都到君士坦丁堡,延續文明一千多年,不知道你怎麼看?

朕不過是跑個路,遷個都,居然就延續了拜占庭帝國一千多年

君士坦丁大帝

君士坦丁大帝:

這可就當仁不讓啦,誰讓本皇英明神武呢。不過其實這裡面也有運氣的成分,表面上看我是主動遷都,實際上我當時多少是帶著幾分被迫的。說起來這個就頭疼。到了我執政的時候,也就是公元四世紀之初,那時候其實羅馬帝國的頹勢已經不可避免了。元老院那幫貴族只知道沉迷於奢侈品,那些貴婦人只知道鼓動他們的丈夫搜刮財富,搞得民間反彈很厲害,可以說政權已經很不穩定了。

說起奢侈品,那和你們國家關係可就大了。當時我們最迷戀的就是“賽麗斯國”的絲綢了。要知道在公元2世紀的時候,羅馬境內的生絲的價格居然高達一磅價值12兩的黃金。

備註:絲綢是中國古代高超的絲織技術的具體體現,為古羅馬民眾所普遍喜愛。當時的羅馬甚至以絲綢為名,將中國這個生產絲綢的國家命名為“賽麗斯國”,

朕不過是跑個路,遷個都,居然就延續了拜占庭帝國一千多年

古羅馬的絲綢美人


酒熟梅子青:

那麼說你遷都的原因就只是因為國內政權不穩定嗎?


君士坦丁大帝:

當然不是了,以我當時在羅馬的威望,其實單純只是羅馬民眾意見大,其實還不至於要遷都。遷都其實還有這幾個原因,我不遷都不行啊:

一是我們的外敵實在太多了,雖然羅馬帝國打得過,但每次都應付的比較麻煩,畢竟戰線太長了。你看這地圖:

朕不過是跑個路,遷個都,居然就延續了拜占庭帝國一千多年

公元2世紀的歐亞大陸勢力圖

2世紀的時候,我們帝國的東側逐漸受到帕提亞帝國的壓力,兵線漸漸吃緊。到了帕提亞帝國消亡的時候,又來了個薩珊帝國,一直對我們東部領土虎視眈眈,每次都要調集軍隊過去,可是戰線實在是太長了。這樣,我還不如遷個都,率領大軍親自去東線坐鎮。

二是我們當時的羅馬軍隊陷入了混亂中,軍隊裡面的不少將領仗著自己有兵權,米蘭就不服從我的號召,動不動和我抬槓。剛好那時候北邊的的日耳曼人又不斷“爆兵”,一直入侵羅馬帝國的北部,我就乾脆遷都讓他們兩相消耗好了。

你們國家有句俗話叫做“借刀殺人”,我也是這樣想,就讓那些不聽我命令的傢伙去和日耳曼人火拼吧,這樣反而我的核心統治區域的威脅減少了。

朕不過是跑個路,遷個都,居然就延續了拜占庭帝國一千多年

日耳曼人持續不斷的入侵

三是拉攏基督教勢力的需要,遷都能夠離基督教的聖城更近。不瞞你說,我不是沒想過抑制基督教的傳播,可是我們羅馬帝國先後經歷了快一個世紀的動亂,加上元老院那幫貴族一直盤剝,民眾早已經苦不堪言了。在無望反抗的情況下,民眾可不是隻能選擇信仰宗教了?

朕不過是跑個路,遷個都,居然就延續了拜占庭帝國一千多年

米蘭敕令

你們有句話叫做“拿來主義”,既然前任皇帝想以迫害基督徒阻止基督教傳播的計劃宣告失敗,那我何不與基督徒握手言和。我選擇了藉助基督教發展勢頭,頒佈了米蘭敕令,這也就獲得了一批支持力量,不少基督徒選擇加入了軍隊,成為了拱衛皇權的核心力量。

關鍵是我還可以利用宗教,讓本來不滿的士兵反而虔誠的幫助我遷都到他們的“聖城”附近,至於我是否信仰基督教並不重要。

備註:所謂米蘭敕令,由君士坦丁大帝在意大利米蘭頒佈的一個寬容基督教的敕令。這敕令宣佈羅馬帝國境內的民眾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並且發還了已經沒收的基督教會財產,同時承認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為後來基督教成為國教鋪平了道路。

酒熟梅子青:

請問陛下,整個羅馬帝國全境那麼多地方,為什麼你就偏偏選擇君士坦丁堡呢?


君士坦丁大帝:

大家都知道遷都一般都是王朝比較忌諱的,我在地下看書時記得你們中國周朝時期時有個君王叫做周平王,他東遷洛邑後反而使得周朝接近名存實亡了。所以帝國都城的選擇就要十分慎重了。前面我也說了,帝國西部相對不平靜,這就決定了我只能遷都到帝國的東部。從地理位置上看,君士坦丁堡無疑是個很適合防禦的位置。

我們可以先看這張地圖(君士坦丁大帝隨手拿出了君士坦丁堡的地圖):

朕不過是跑個路,遷個都,居然就延續了拜占庭帝國一千多年

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

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太好了,這座城市本身就是建立在海角上,而海角的三面是博斯普魯斯海峽,剛好能扼守黑海門戶和歐亞交通要地,對防禦東邊敵人和堅守城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們可以看地圖上的金角灣,這座海灣非常狹長,最狹窄的地方不到250米,只需要我們這設置鐵鏈就可以讓敵人無法入內。我們帝國的水文專家和我說,這座海灣的水流非常奇特,水流速度流入海洋的速度快於其他河流,導致那時候的艦隊幾乎不可能直接登陸上我們君士坦丁堡的衛城海岸。


酒熟梅子青:

陛下你說的果然非常在理。我注意到,君士坦丁堡還異常繁華,不知道是不是也是你遷都時考慮的因素呢?


君士坦丁大帝:

當然了,你以為遷都不用考慮吃飯問題嗎?更何況我還要收保護費補充我帝國經費呢!

你別看帝國西部雖然長期是羅馬帝國的核心區域,但是經過連年的征戰早已經落魄下來了。相反,帝國東部,尤其是敘利亞、小亞細亞地區各種經濟資源都比較充足。在那個年代,有了糧草供給,也就保證了帝國的威懾力。

朕不過是跑個路,遷個都,居然就延續了拜占庭帝國一千多年

商貿中心君士坦丁堡

更何況,那時候海上的貿易就已經比較發達了。當時大量的亞洲奢侈品,比如印度的象牙、中國的絲綢等都通過商人販賣到歐洲西部,君士坦丁堡處在這歐亞通行的必經之地上,自然就能收收“保護費”了。誰曾想,後來的帝王居然將這座城市變成了世界聞名的貿易中心。


酒熟梅子青:

我們都知道,有些王朝遷都後往往就很快走下衰弱,甚至沒幾年就滅亡了,是什麼讓你的遷都那麼成功呢?


君士坦丁大帝:

為了這場遷都的成功,我做了很多手準備,努力避免讓君士坦丁堡成為下一個羅馬:

一是抓住了東部地區元老院影響力有限的機會,一舉將元老院從權力機構改革為諮詢機構。

我實在是受夠了元老院那幫人,他們整天吵來吵去,卻只是口舌之爭,全無對國家有所建樹的做法了。當時我本就擁有羅馬帝國最強大的武裝力量,但是在羅馬城還是多少受到了元老院貴族的牽制,導致捉襟見肘。

二是東部地區權力真空,便於我加強君權。東部地區軍閥較少,再加上那些軍閥老是惦記著成為羅馬城主宰不肯離開西部,導致只要我遷都到東部,基本上就是我說的算。

為此,我很快就開始了行政制度改革,廢除了戴克裡先那搞笑的“四帝共治制”,明確了只有朕君士坦丁才是拜占庭帝國至高無上的主宰,然後我直接任命了親信擔任行政總督,只負責行政事務,降低邊疆駐軍的實力,將軍事大權全部收歸中央集權。

朕不過是跑個路,遷個都,居然就延續了拜占庭帝國一千多年

君士坦丁與基督教

三是“一個真神,一個皇帝”,將宗教納入皇權的統治秩序。前面提及到,我頒佈了米蘭敕令,寬恕了基督教徒,與基督教勢力取得了和解。但這還不夠,我發現羅馬的多神教其實已經無法服務於皇權了,而民間對基督教的信仰又源源不斷,這無疑是個隱患。為此,在遷都的七年前,我決心利用和保護基督教。

那時候,我為了解決基督教內部的紛爭,在尼西亞召集了基督教第一次宗教大集結,這場大會通過了《尼西亞信條》,統一了基督教的教義和組織,並努力讓民間形成皇帝是神的信仰。


酒熟梅子青:

看來,一次成功的遷都還真是需要諸多條件的努力,但無論如何感謝君士坦丁大帝帶我們回到那個拜占庭帝國的遷都往事中。不知道在節目最後,君士坦丁大帝想對觀眾朋友們說些什麼呢?


君士坦丁大帝:

感謝“6G時空投影技術”讓我再次短暫回到人間,很希望將來能有技術讓我和東方古老的君王們交流一番,也希望你們能多多來拜占庭帝國旅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