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應"完美主義"的墓誌,在東晉南朝時期為何頻頻出現"錯別字"?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從商周時期的甲骨文、陶文(在陶器上刻畫的字符)、金文(青銅器上刻畫的銘文),周、秦時大篆(石鼓文),

秦、漢時的小篆、隸書,到漢末往後,一直綿延流行至今,“可作楷模”的楷書。

從最開始圖形偏多,以象形為主的雕刻文字,到小篆時期開始逐漸定下文字基本結構、筆劃,再到基本將所有不成筆劃的象形部分全部替換成易於書寫,美觀工整的筆劃的隸書,最後到現在隨處可見的楷書。

本應

可以說,文字伴隨著時代變遷、朝代更迭而不斷在變化。秦朝時期,秦始皇為了解決廣大疆域上各地交流文字、衡量標準等不一致的問題,用極具先見性的眼光實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政策,創造了便於書寫的小篆。

漢時,為了追求字形之美而形成的楷書將字形結構和成字筆畫基本完善。從那之後,草書、顏體、柳體等極具個人特色的字體開始紛紛出現。

東晉、南朝時期,上承隸、楷,正是各地民族流動極為頻繁廣泛的時期,產生一些獨特的字體並不奇怪,但作為墓誌,本來應當莊嚴肅穆,為何在墓誌上會出現大量“俗字”呢?

一:“民人相食”,顛沛流離中冒出萌芽的墓誌

1.戰亂頻發的時代。

《華人德書學文集》有記載:“到南北朝時,始稱之墓誌或墓誌銘。”

也就是說,墓誌的規範化和正式化正是發生在魏晉南北朝這段時間。

東漢末年,各地起義紛紛爆發,各大軍閥混戰,直到魏、蜀、吳三分天下才稍微好一點,然而即使是這個時候,仍舊存在部分貧困地區不得不吃人以充飢的情況。

本應

當時,北魏和漢蜀戰爭不斷,打得民眾叫苦連連,到了西晉司馬炎時期,天下一統,然而不過匆匆幾十年的時間,立馬就開始八王之亂,接著就是歷史上最混亂、朝代更迭最頻繁的時代之一,東晉十六國。

在魏晉南北朝之前,墓誌並不流行,東漢時期主要流行的是立碑厚葬,而且是規矩繁多,耗資巨大的奢侈喪葬。《後漢書》中有記載當時為了給亡父建立墳冢雕刻墓碑而將所有家產盡數變賣的例子。漢時喪葬奢華由此可見。

然而經過各地戰亂,民族混鬥,甚至是“民人相食”的階段,不要說平民百姓了,就是皇宮貴族也窮困不已。為了節省開支,扼制這種奢侈的喪葬風氣,魏武帝曹操下令不得厚葬,禁立碑,而隨後的各代帝王也紛紛效仿。立碑一事,直到隋唐時期才得以重新興盛。

那麼不能立碑來標明死者姓名、卒葬年月的基本信息,東晉、南朝時期獲得一線喘息的人們就想到了通過墓誌替代碑文,以此記述死者生平。

2.盜墓賊猖獗的時代。

一代梟雄曹操當時甚至專門有一支盜墓軍隊,軍隊的領頭官員為發丘中郎將,“發”即發掘,而“丘”即為墳墓,這支軍隊走過的地方到處都是慘遭墳墓挖掘後露在空中的森森白骨。實際上,這是曹操面對當時困苦的生活生活狀況而不得不採取的措施。

本應

面對數量龐大且非常需要日常糧食補給的士兵和兵將家屬,他不得不盜掘東漢那些奢靡富庶的墓葬,通過這種方法積蓄財富,換得糧食、衣物等生活必需品。官方甚至如此,更何況民間。因此,不立碑,不厚葬不僅僅是因為家中貧困,更重要的是防止那些無處不在的盜墓賊。

二:以墓誌為載體,恣意生長的墓誌俗字

1.未成體系先風行的墓誌。

墓誌實際上是墓碑的替代品,在官方普遍禁止立碑且民間生活日益困苦的情況下,墓誌,作為一種標記死者身份及下葬時間,且隨同死者一起葬入墓穴的物品,迅速在民間流傳開來。在沒有一個系統的流程、書本的詳細規定的情況下,各地為死者篆刻墓誌的情況各不相同。

有的只是記載死者姓名、身份等簡單信息,刻文歪斜,且具有大量俗字(即與正體字不同的字),而有的卻詳細記述了死者生平大事,且在最後還有對死者的哀悼或讚頌,刻文方正美觀,墓誌上幾乎沒有俗字。這其實和死者的家庭情況和身份地位有很大關係。

2.大時代的動亂使得墓誌俗字花開遍地。

東晉、南朝都是偏居於南方這一隅的未能統一的國家,在這兩個朝代,戰爭頻起,大量北方士人湧入南方謀求安穩,遍佈於廣泛土地上的人們在南方形成人口融合,用墓誌代替墓碑的方法隨著人口大量流動飛速流傳開來。

本應

而一些受教育程度比較底下的地區,在刻墓誌時自然會遇到很多不認識或不會的字,這個過程中就會產生大量墓誌俗字。

三:為何東晉南朝的墓誌會出現大量俗字?

1.什麼叫俗字?

《六朝唐五代石刻俗字研究》將“俗字”定義為“指流行於民間的,跟當時字書正體字寫法不合的字(也包括同音代替的字),是相對於正體字而言的一種非正式或準正式字體。”

為了方便研究東晉、南朝的俗字,我們將它分成兩個大類,一個是增減或改變筆劃類,一個是增減或改變、移動構件(用來構造漢字的一個構形單位)類。

第一、對於增減或改變筆劃類,《東晉張鎮墓碑誌考釋》中有記載“仁德隆茂,仕晉元眀。”《康熙字典》有言:“古皆從日月作明。漢乃從目作眀。”由此可見,在東晉時期,人口流動量巨大,用“眀”字的人和堅持用“明”字的人交雜居住,因此形成了同一片墓葬區有“明”又有“眀”的情況。

第二、對於增減或改變、移動構件類,《梁蕭敷、王氏墓誌銘》有記載,“䦱門之禮斯洽”這裡將“闈”裡的韋換成了“為”。《說文》有言:“闈,宮中之門也。”“䦱,闢門也。”這兩個一個是名詞,門,一個是動詞,開門,意思完全不一樣,但是在這裡卻將“闈”寫作了“䦱”。

2.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中飛速發展的墓誌俗字。

中國的墓碑文化由來已久,特別是在東漢的大力推崇下,規格完善的喪葬制度以及為死者歌頌其生平哀悼其逝去一事深入民眾內心。然而連連戰亂惹得民生凋敝,為了節省開支,降低生活成本,朝廷開始大力推進墓葬簡化,並禁止立碑。

本應

南朝梁武帝曾在天監六年(公元507年)下令,明確所有人的墓葬中不得立碑。因此,在魏晉南北朝諸多嚴厲的“禁碑”條文的管束和日益猖獗的盜墓行為逼迫下.

如果想要為死者生平作些簡單概述,通過一些能流傳下來的文字為死者悲頌,抒發內心洶湧情感,就必須要尋找其他能夠替代墓碑,且又不會被盜墓者和統治者注意到的不明顯的物品,這個時候,墓誌一物隨之出現。

作為本身就是晉朝、南朝才開始發展、流行的墓誌,其各種規章制度並不明確,因此,各類墓誌層出不窮。

畢竟墓誌在一開始主要是為了寄託生者哀思,為了標明死者身份而發展起來的,對於那些家中貧困之人,能請得起工匠雕刻已經很不容易了,至於工匠師父的文化水平,甚至於請工匠師父其人本身的文化水平可能都不是很高。在這種情況下,出現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俗字”也就並不奇怪了。

3.民族大融合下形態百樣的墓誌俗字。

魏晉南北朝這段時間不僅是戰亂頻發的時間,更是天災不斷的時間。據《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描述,在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四個溫暖期和四個寒冷期,而東漢末年到南北朝這段時間正處於第二個寒冷期,當時黃河流域的氣溫要比現在平均低上3~4攝氏度。

北邊的民族被惡劣的天氣所迫,不得不大肆南侵,再加上西晉晚期賈后專權、八王之亂把國家弄得混亂不堪,戰亂頻發。處於躲避戰亂和北方寒冷的需求,大部分的北方民眾紛紛遷徙到南邊,尋求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活環境。

本應

東晉和南朝都位於相對比較溫暖一些的南方,因此在這裡匯聚了大量從北邊逃難來的民眾,各類語言、文字都在這裡進行交雜融合,因而產生了大量不同於“正式字”的“俗字”,這些“俗字”產生後就被他們作為“正字”使用,自然也會出現在需要刻字的墓誌上。

四:總結

墓誌一物在東晉、南朝時得以蓬勃發展,主要原因為魏晉南北朝森嚴的“禁立碑”與當時各處各地逐漸興起的盜墓文化。當時的民眾在無法立碑記述死者生平,表達生者哀思的情況下,想出了通過墓誌替代立碑的方法。

魏晉南北朝時期朝代更迭頻繁,戰火燒遍四野,且天氣非常寒冷,許多墓誌都是匆匆而立,談不上有多考究,因此出現了一些錯寫的“俗字”。

同時,許多稍有些家底的,擁有不同文化與習俗的北方人為了尋求安穩而大範圍南遷,因此東晉、南朝作為南方政權,其統治範圍內自然就形成了頻率極高的文化大融合,許多“俗字”也因此而生。

參考文獻:

《說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