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演講:拖延症患者為什麼總拖到最後一刻

說到拖延症,大家肯定都深受其苦,我也是。

它不僅影響我們的工作生活,還會帶來自責、痛苦、內疚,甚至是自我否定。

但是Tim Urban,在TED做了一個14分鐘的演講,不僅讓全場一次次笑翻,還把拖延症這件事講得深刻易懂,引人思考。

推薦你們去看看這個TED演講《你有拖延症嗎》。

拖延症患者是什麼樣子

Tim舉了他大學寫畢業論文的例子。

一般來說,畢業論文都需要1年的時間來做,是一項工程量很大的項目。

TED演講:拖延症患者為什麼總拖到最後一刻

Tim決定按照這樣的進度安排來做這件事,開頭輕鬆一點,中間逐步增加任務量,最後一鼓作氣寫完。

想法是很好的,但是執行起來卻出了問題。

TED演講:拖延症患者為什麼總拖到最後一刻

最初的幾個月很快就過去了,他還是一個字沒有寫。最後剩下兩個月,兩個月變成一個月,一個月變成2周。

TED演講:拖延症患者為什麼總拖到最後一刻

最後只剩下3天了,在這72個小時裡,他連續熬了兩個通宵,在截止日期前交上了。

結果可想而知,他自己都說那個論文寫得太爛了。

我們是不是也是這樣,面對不想做的事情,一拖再拖,馬上要截止了才開始做。

拖延症患者的腦子裡都有一隻及時行樂猴子

在每個拖延症患者的大腦裡,有一個理性決策人,還有一隻及時行樂猴。

TED演講:拖延症患者為什麼總拖到最後一刻

理性決策者在幹活的時候(比如:工作、學習),猴子會搶過方向盤。這個時候,你可能就會在學習中途打開微博看看今天發生了什麼新鮮事,或是打開優酷看會電視劇。然後時間就這麼過去了,你能用來學習的時間就減少了。

TED演講:拖延症患者為什麼總拖到最後一刻

在行樂猴的世界裡,它沒有對過去的記憶,也沒有對未來的概念,而理性決策者能設想未來,制定長期計劃,可以為了未來的事,現在努力。

行為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人類的拖延行為和大腦的一個獨特心理現象有關,這個心理現象叫做”時間不一致性“(time inconsistency),它的具體體現就是,相比長遠利益,大腦更喜歡此時就能獲得的快樂和滿足感。

這就是為什麼行樂猴會常常戰勝理性決策者,因為它只關注兩件事:簡單和開心。

TED演講:拖延症患者為什麼總拖到最後一刻

所以我們明明知道什麼是重要的事情,但就是轉身點開了手機。

針對這一點,我們可以為完成任務做一些即時獎勵,比如:完成了了一項任務或任務的一部分,就點杯奶茶獎勵自己,或是買一個自己一直想要的東西。這樣你的行樂猴就知道當你完成任務是有獎勵的,那種近在咫尺的快樂能讓你更關注自己的任務。

你以為的快樂其實沒那麼快樂

當我們有任務卻不做的時候,你真的快樂嗎?

其實一點也沒有。

反而充滿了內疚、恐懼、焦慮和自我否定。這些都是拖延症患者常有的情緒。

TED演講:拖延症患者為什麼總拖到最後一刻

圖片中的橙色區域就是那些簡單快樂,但不在理性範圍內的事情。Tim也叫它“黑暗操場”。

驚慌怪獸是行樂猴的天敵

世界上的人和物都是一物降一物,行樂猴也有害怕的東西,那就是“驚慌怪獸”

驚慌怪獸大部分時間都處於休眠狀態,但當臨近截止日期或有當眾出醜的危險時,或出現職業災難或者其他恐怖情況時,他就會突然醒來。

TED演講:拖延症患者為什麼總拖到最後一刻

這時候行樂猴遇到驚慌怪獸,就一溜煙竄到了樹上!

終於!

TED演講:拖延症患者為什麼總拖到最後一刻

理性決策人重新掌控了方向盤。

對於有deadline的任務,驚慌怪獸會在臨近日期的時候跑出來,幫你把行樂猴趕走,讓你快點進入工作狀態。但對於沒有deadline的任務呢?

這才是我們經常遇到的狀況,比如:創業、學習技能、增加收入、鍛鍊身體等等,這些都需要你拼盡全力,辛勤投入,才會有一點起色。

對於沒有deadline的任務,Tim也給出了他的建議。

那就是“生命日曆”

如果一個人能活到90歲,那麼一個格子代表一個星期,格子數本來就不多,更何況我們已經用掉了許多。

TED演講:拖延症患者為什麼總拖到最後一刻

人生其實很無常,我們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我們能把握的只有現在,那麼為什麼不趁著活著的時候,多嘗試、多體驗,增加生命的溫度和深度呢?

好好想想自己這短暫的一生真正想要做的是什麼,想實現的是什麼,然後投入自己的時間、熱情、精力,好好活一場。

對我有效的3個方法

我真的算是蠻嚴重的拖延症患者,讀一本書可能要一個月,剛開始寫文章1到2個星期才能寫1篇,雖然實際用在寫這篇文章的時間可能只有3到5個小時。

在與拖延相處的過程中,有時候拖延的力量強一點,有時候人的意志強一點。但有些好方法當你把它變成了習慣之後,我覺得與拖延症相處會變得愉快一點。比如:我現在3天基本就能寫出一篇文章。

①三秒法則

它來自於一個Youtube賬戶“Improvement Pill”被稱之為最簡單暴力的戰拖神技能。用法非常簡單:

1. 遇到任何一件你可能會想拖延的事;

2. 倒數3、2、1;

3. 當數到1的那一刻,停下手邊的任何事,現在、立刻、馬上去做!

當然也要注意這件事一定是可執行的。

三秒法則的重點在於,用倒計時給自己強烈的心理暗示,把它形成一種習慣。別的不要想那麼多,先開始就好。

我用keep鍛鍊的時候,開始總會很困難,但只要跟著視頻開始第一個動作,我肯定都會堅持下來。很多人也是,最難的就是開始那一刻。開始了之後,你會覺得既然都開始了,那就再多做一點好了。

②50%工作法

這是我用下來最有效的辦法,它能減輕我開始一件事的心理負擔。

50%工作法,簡單來說,就是把一項任務拆分成兩次完成。在第一次完成超過一半的任務量。這樣第二次開始的時候,因為已經完成了一大半,會有一種「再稍稍努力一下就能完成」的心態。

③試著把你的任務看成一個遊戲

不要覺得完成任務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換個角度試試看,把它當作是一個遊戲。把任務拆分成幾個小任務,就像遊戲中要通關的部分,完成一關,也給自己設置一定的獎勵。

當你覺得痛苦的時候,自然很難開始,當你能體會到其中的快樂,你還有可能上癮。

其實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拖延這件事也不是完全不好,如果在容易上癮的事情上拖延,比如:刷劇、逛淘寶、打遊戲,在這些事情上不是想到就馬上做,而是拖延幾分鐘,慾望就不會那麼強烈了。這幾分鐘的拖延能讓你更加理性地看待自己的行為,甚至節省下時間做些更有意思的事情。

TED演講:拖延症患者為什麼總拖到最後一刻

希望我們都在該拖的事情上拖,不該拖的事情上抓緊時間做。

好好活這一生。

歡迎關注@城堡小姐Castle ,用寫作記錄觀點,在成長的路上,步履不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