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后北京餐饮该何去何从?

号令950


人力成本高,现金回流难,疫情下的餐饮业困难重重。尤其是在北京一线城市,房租、人力成本这两项远远高出其它城市。所以疫情之下,北京的餐饮行业更是艰难。

众所周知,餐饮行业都是辛苦行当,即使是客流爆满,也难以达到大家想象中的丰厚的盈利,但是隐含在其中的各种艰难,不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很难感同身受。

如今2020年,上天给餐饮行业出了一道大难题。如果在万达这种可以给企业和商铺免租的地盘来说,可能还稍微好一点,如果所在区域不给餐饮店铺免租的就更难熬了。

我在世贸天阶和常营天街附近的写字楼工作,在附近可以看到非疫情期间,一家餐饮能熬过6个月的并不多,写字楼区域的餐厅经常在装修,营业,转让,装修,试营业这种轮回。除了所谓的口味以外,重点还是输给了地段人流。而地段好的地方,房租必然高的吓人。

在其它区域的餐饮,最首要的是先用以前的存储资金,让自己活下来。然后积极开通多平台外卖,有条件和想法的朋友们,还可以尝试着开展视频吃播等,来对自己的餐饮店铺进行引流。但是我个人还是建议,在北京以实体店经营为主的餐厅,不用讲精力投入在线上经营过多,线上经营仅仅是临时减轻压力的方式,并非长久发展的大方向。

直接受疫情影响倒闭的可能不多,但是受其它压力,例如资金链断裂,现金流耗尽、市场消费力下降等,都可能导致一些小餐厅小餐铺关门,大型餐厅门店倒闭情况发生。

在疫情空档期,更应该多考虑,如何更高比例的应用机械化,取代一部分人工岗位,如何将餐饮的流程标准化,减少人力的同时提升服务专业度,以提前准备,迎接所谓的疫情后的报复消费周期。

在北京餐饮行业真正复苏,我个人觉得应该等到本年度的秋季了,今年的夏季,应该是经历疫情之后的,餐饮行业洗牌的分水岭,后续将面临更大的考验。

希望我曾经去过的所有餐厅都能持续营业,疫情结束后,一家一家继续去吃,还记得吃的晓富酸辣粉里的河粉和铁板,希望能和爱的人继续相约在那里吃起来…




较真儿希腊行


中国14亿人,北京市就3千万人,餐饮复工后,更是火热的了,

毕竟,人人都得吃饭,再牛逼的人物,不吃饭也得饿死,超市啥的也是依旧火爆!

最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人人都得吃饭!

人人都得吃饭!

人人都得吃饭!


觅逍遥穿越火线


民以食为天,要有信心。餐饮做好色、香、味、意、型、养、服务、价格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