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視金諾奔赴黔東南 助力脫貧宣傳事業

“苗嶺聖山”雷公山下,好山好水南猛村。

南猛村位於郎德鎮鎮政府駐地西南部,海拔1160米,距離縣城13公里,離鎮政府駐地15公里,全村總戶數不足兩百戶,人口不到一千人。

南猛村地處偏遠,交通條件差,信息閉塞,經濟發展較滯後,貧困人口多,自2015年開始,國務院扶貧辦對南猛村進行扶貧工作,南猛村開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

中視金諾奔赴黔東南 助力脫貧宣傳事業

中視金諾奔赴黔東南 助力脫貧宣傳事業

中視金諾奔赴黔東南 助力脫貧宣傳事業

作為國務院扶貧辦定點扶貧對象的南猛村,在黨的正確引領下,重拾茶產業,村民將因年老而無力管理的土地,重新利用起來,種植白茶。那片由祖輩開荒出來的土地,從荒廢到如今養活著幾代人,無論外界如何日新月異,它始終傳錄和守護著這裡的村民,原生態的古風古俗,淡香醇厚的茶園,演繹著一個古老民族的生生不息。在黨的政策指引和資金大力扶持下,白茶產業已成為這片水土的重心產業,幫助村民擺脫了貧困。

中視金諾奔赴黔東南 助力脫貧宣傳事業

3月17日,中視金諾國際影視文化拍攝團隊通過走訪拍攝,深入瞭解當地白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並實地勘查茶葉基地,領略當地支柱產業的經濟發展,為當地白茶產業展開拍攝視頻宣傳工作。

中視金諾奔赴黔東南 助力脫貧宣傳事業

中視金諾奔赴黔東南 助力脫貧宣傳事業

中視金諾奔赴黔東南 助力脫貧宣傳事業

春季採茶忙,悠然見南山。正值春季,南猛村的老少幾乎每天都在茶園忙碌,茶園在山頂,家在山腳,為了採集更多的茶葉,午飯有時需要在茶園吃。一片土地,承載著幾代人的回憶。

此茶只應天上有,千米山峰繞雲霧。白茶採摘自1200~1400米高山之上,自給自足的天然水源,全年180天的雲霧繚繞,造就了白茶的優雅醇厚。為了保留白茶最純真的口味,村民清晨便開始了採摘工作,傍晚將茶統一運輸到茶葉加工廠進行加工。

南猛村致富帶頭人李世陸建有白茶加工廠,負責將村民採摘的高山白茶進行加工篩選,“保證白茶的上乘品質,擴大銷售量,帶動村民經濟是我們的首要工作”在採訪中李世陸說道。

在半個小時的訪問中,李世陸熱情的向中視金諾拍攝成員講述了白茶的挑選技巧和獨特之處,並對著鏡頭表示力爭將白茶銷售到世界各處,帶領村民走上致富之路。這種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精神感染著中視金諾拍攝人員。

中視金諾奔赴黔東南 助力脫貧宣傳事業

中視金諾奔赴黔東南 助力脫貧宣傳事業

每一件與眾不同的好作品,都需要以無比的勤奮為前提。為期三天的拍攝工作在當地政府的支持和南猛村民的熱情下順利收官,但奮鬥的步伐尚未結束,中視金諾國際影視文化感謝各界領導給予的支持與信任,接下來我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愈加高效的工作態度投入到宣傳片的後期製作中,將南猛村村民的淳樸和脫貧精神映射到視頻中,助力黨的脫貧宣傳工作。

中視金諾影視文化—專注“正能量”的影視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