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安全可靠的智慧政務服務保障體系

01、轉變工作理念 · 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智慧政務發展思路

智慧政務發展要突出以人民需求為導向,方便人民及時瞭解政府信息,簡化辦事流程,暢通政務服務渠道,提升辦事效率,為人民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通過搭建政民互動平臺,讓互聯網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成為傾聽民意、匯聚民智的新渠道。

02、創新服務模式 · 提升基於互聯網的在線公共服務水平

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和建設模式,全方位增加在線公共服務的供給。通過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激發各部門創新提供在線公共服務的熱情。加大信息化扶貧力度,消除“數字鴻溝”, 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尤其是廣大農村和邊遠貧困地區,急需創新信息化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模式,擴大服務內容和服務範圍,使人民的需求能夠得到及時滿足。廣泛調動社會資源,統籌多方力量,構建政產學研聯盟,提高基於互聯網的政務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打造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降低人民的信息獲取成本,切實提升在線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

建設安全可靠的智慧政務服務保障體系

03、開放數據資源 · 推動大數據助力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

大數據應用有助於提高政府決策水平,有助於政府提供精準化的、切實滿足人民需求的政務服務。我們要把握大數據發展的有利時機,推進基於大數據和一體化平臺的智慧政務整合力度,理順區域、領域、部門間的數據關係,促進統一信息數據的規範化,逐步實現業務協同和實時數據信息交換, 一舉破除“信息孤島”,促進政府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提高政府服務能力。切實運用大數據提高政府效能,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04、完善保障措施 · 建設安全可靠的政務服務保障體系

“互聯網+”時代為我們提供了數據高效傳輸和運用的便捷性,同時也對數據安全管理提出了挑戰。隨著各行各業與互聯網融合的日益加深,越來越多的行業將業務重點由線下轉移到線上來,政務服務涉及到的部門都逐漸建立起了大數據分析系統,如此龐大的數據流轉在網絡上,如何保障它們的安全性,就成了首要問題。因此在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過程中要高度重視信息安全問題。要明晰公私合作提供公共服務的數據利用邊界,探索並制定數據資源產權歸屬、保護以及數據採集、存儲、加工、傳遞、檢索、授權應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強對公共數據服務和產品的監管,保障全社會數據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