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網宣佈2020年賽事取消,席地而坐中期待一躍而起

“我們非常遺憾地宣佈,全英俱樂部董事會和溫網錦標賽組委會今天共同決定,由於擔心新冠病毒可能引發的公眾衛生問題,2020年的溫網錦標賽確定取消,第134屆溫網將於2021年6月28日到7月11日舉行。”

面對COVID-19疫情,全英俱樂部經過研究和討論,於北京時間昨天晚上宣佈取消2020年的溫布爾登錦標賽。

溫網宣佈2020年賽事取消,席地而坐中期待一躍而起

在滿世界都是“Cancellation”、“Postponed”的當下,在全球體育賽事全都陷入暫停的當下,這條突發新聞已經顯得不那麼“breaking”了。就像……一隻靴子落地之後,還有靴子陸續落下,溫網只是其中之一。

“只是”這兩個字看上去有些悲傷,它強調的是普遍現象。

不過,無論如何溫布爾登和它所在的城市在球迷的心中都是一個神聖的地方。畢竟,現代網球起源於英國,草地、白衣、禮儀奠定了這項運動最基準的東西——無論它去到哪裡,在什麼場地上揮拍,是一百年前還是現在,這些基準都不會被改變。

以這些基準為基準,溫網的“2020取消聲明”很長,涵蓋了各個方面,充滿對今年賽事無法舉辦的遺憾,也對今後的賽事舉行給予了憧憬。更重要的是,他們表達了願意麵對挑戰的態度,以及計劃承擔起更加廣泛的社會責任。

在全世界所有行業、所有領域都被COVID-19疫情所困擾的情況下,全英俱樂部展現出了一種腳踏實地的精神。

不過,由於個人的一點偏好,我更想要用“席地而坐”來形容這種精神。

溫網宣佈2020年賽事取消,席地而坐中期待一躍而起

“席地而坐”,前兩個字是倒裝的謂語,和後兩個字是承接關係。

這個來自於《舊五代史·李茂貞傳》的成語本意非常簡單,就是以地為席,隨意地坐在那裡。在這種席地幕天的狀態下,它展現的是淡定、安穩以及一點點遊刃有餘的態度。

溫網一直以來都有“席地”的傳統,否則“亨曼山”暨“穆雷山”上那些人山人海的場面就不會讓人那麼印象深刻了。

這座“山”其實只是一座小山坡,原名叫做Aorangi Terrace。不過,連英國球迷都很少叫它的原名,他們更願意叫它“亨曼山”或者“穆雷山”,集體帶上美酒、草莓、零食和野餐墊,坐在這裡通過正對著1號球場外牆的巨型電視屏幕觀看比賽。

“席地而坐”地在溫布爾登看球,既可以擺脫中央球場的繁文縟節,又能夠在恪守傳統的基礎上融入當代社會的活力。

溫網宣佈2020年賽事取消,席地而坐中期待一躍而起

實際上,對於“席地而坐”這件事,英國人其實還是很擅長的。溫網如此,國家美術館也是如此。

國家美術館位於倫敦特拉法加廣場北面,從正門走進去,爬上一個臺階之後就可以把達·芬奇、提香、倫勃朗、梵高、透納等巨匠的作品盡收眼底。

和世界上其他的美術館和博物館一樣,這裡禁止拍攝和喧譁,如果有人討論的聲音稍大,就立刻會有工作人員過來提示。

但是,在我多年前的一次探訪中,就遇到了一個席地而坐聽講解和看錶演的機會。

溫網宣佈2020年賽事取消,席地而坐中期待一躍而起


溫網宣佈2020年賽事取消,席地而坐中期待一躍而起

一個夏天的午後,一位身著維多利亞式復古低胸長裙的女士拎著一個黑色手袋走進美術館。她在二樓西側的一個大廳裡停下,對著來去的人們問:“你們想聽故事嗎?”

人群先是被她嚇了一跳,然後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她把大家帶到意大利畫家丁託列託《銀河的起源》前面,從袋子裡拿出一個手鼓。伴隨著清脆的鼓聲,這位女士開始吟唱一首有關宙斯、他的妻子赫拉以及兒子赫拉克勒斯的故事。

“宙斯愛上了一個普通的女子,他和她生了一個兒子。他對兒子說,你只有和我一起到天上去生活才能得到永生,但前提是必須讓你喝到赫拉的乳汁……赫拉雖然嫉妒又驚慌,可還是同意給赫拉克勒斯的懇求。但大力士的力氣你們是知道的,赫拉被咬痛後推開後者,於是乳汁四濺就成了夜空中的銀河(Milky Way)。”

當她唱歌的時候,我就和很多人一起坐在這幅畫前面的地上,仰著頭把眼前的這幅銀河和童年夏夜裡的銀河做著對比和聯想。

溫網宣佈2020年賽事取消,席地而坐中期待一躍而起

地上有點涼,但是安穩。

等到危機真正過去,席地而坐就會變成一躍而起,就像兩屆溫網女單冠軍科維託娃在得知2020溫網取消後所說的那樣:“Of course we know it will be back better than ever next yea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