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子刊:不同年齡段的COVID-19病死率

自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眾多研究都在關注COVID-19的病死率。2020年3月30日,Lancet子刊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刊登了一篇文章《Estimates of the severity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a model-based analysis》[1],對COVID-19的病死率進行了更為全面的分析,並估算了

不同年齡段的病死率情況

Lancet子刊:不同年龄段的COVID-19病死率
Lancet子刊:不同年龄段的COVID-19病死率

研究方法

研究者收集了湖北省早期COVID-19死亡患者的個案數據(數據來自國家衛健委和湖北省衛健委,日期截止到2020年2月8日),分析早期死亡患者的特徵。

研究者還收集了中國大陸以外地區的COVID-19病例數據,包括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以及37個國家/地區,日期截止到2020年2月25日。研究利用165名康復患者數據來估算髮病到康復的時間;利用1334例病例數據來估算病死率。

研究者從《中國-世衛組織新冠聯合考察報告》中抽取了2020年1月1日至2月11日在中國經PCR和臨床確診的70117例COVID-19病例數據,此期間,共報告了1023例死亡。研究者基於這些數據獲得不同年齡段的病死率情況。

Lancet子刊:不同年龄段的COVID-19病死率

圖1. COVID-19病例譜

研究結果

疾病流行早期在中國大陸死亡的24例COVID-19病例中,研究估計從發病到死亡的平均時間為18.8天(95%CI 15.7–49.7;圖2),變異係數為0.45(95%CI 0.29-0.54)。由於樣本量小,並且是流行初期的數據,因此沒有排除極值(從發病到死亡時間很長的數據),因此可信區間的上限較高。此後中國的流行趨勢減緩,再次估計的數據會更為精確(平均時間 17.8天[95%CI 16.9–19.2])。

作者使用中國大陸以外169例康復病例的數據進行了分析,估計發病到康復的平均時間為24.7天(95%CI 22.9–28.1),變異係數為0.35(0.31-0.39;圖2)。

以上兩個估計值都與中國的另一項研究[2]一致。(詳見:Lancet最新文章:武漢COVID-19住院患者的臨床進程及死亡危險因素分析)

Lancet子刊:不同年龄段的COVID-19病死率

圖2. 發病到死亡和發病到康復的患者分佈

病死率是根據中國大陸確診病例和死亡的彙總數據進行估算的(表1)。包含流行初期的病例在內,大部分病例來自武漢。結果顯示,武漢市病例的年齡分佈與中國其他地區有所不同(圖3A)。武漢市報告的病例年齡更偏大,可能正反映了病情更嚴重的現象,而武漢市以外的病例可能受到年齡和旅行相關性這一偏倚的影響。

調整相關因素後,研究估計≥80歲人群的病死率最高,為13.4%(95%CI 11.2–15.9%)(圖3B,表1),較小年齡與較低病死率存在相關性,0-9歲年齡段的病死率最低(0.00260%[0.000312-0.0382])。

表1. 基於中國大陸的數據,估計不同年齡人群的病死率

Lancet子刊:不同年龄段的COVID-19病死率
Lancet子刊:不同年龄段的COVID-19病死率

圖3. 基於中國大陸的數據,估計不同年齡人群的病死率

中國大陸以外報告的病例中,作者使用參數模型估計的總病死率為2.7%(95%CI 1.4-4.7)(表2)。在那些報告有中國旅行史的病例中,估計總體病死率為1.1%(0.4–4.1),而那些無報告中國旅行史的病例中,估計病死率為3.6%(1.9–7.2)。與≥60歲的人群相比,<60歲人群的病死率較低(4.5%[1.8-11.1] vs 1.4%[0.4–3.5])。非參數模型得出的結果類似(表2)。

表2. 基於中國大陸以外的數據估計的病死率

Lancet子刊:不同年龄段的COVID-19病死率

參考文獻:

1. Lancet Infect Dis 2020. Published Online March 30, 2020

https://doi.org/10.1016/S1473-3099(20)30243-7

2. Lancet 2020; 395: 1054–62

1. 一文總結:COVID-19與心血管疾病

2. 中國研究發BMJ:113例COVID-19死亡患者的臨床特徵

3. JAMA:有高血壓的COVID-19患者,能繼續使用ACEI和ARB嗎?

關注醫咖會,及時獲取最新重磅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