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优区”持续发力 北流荔枝再谋提档升级

“现在鸡嘴荔正值花期,虽然时下阴雨天气影响荔枝的授粉受精和坐果,但估计今年将迎来荔枝丰收大年。”昨日,在北流市荔乡缘荔枝产业(核心)示范区,看着漫山遍野的荔枝林花开正艳,示范区董事长肖同军高兴地说。

肖同军的高兴不仅仅是荔枝长势喜人,更是因为,北流荔枝在2019年成功创建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后,在2020年持续发力,多措并举,促进北流荔枝产业提档升级。

“特优区”持续发力 北流荔枝再谋提档升级

北流市荔乡缘荔枝产业(核心)示范区

“特优区”持续发力 北流荔枝再谋提档升级

荔枝花开正艳

荔枝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水果种植是北流的传统产业,而荔枝种植更是历史悠久,截至2019末,北流的荔枝种植面积已达2.6万公顷,产量7.3万吨,产值6.9亿元,面积、产量均居广西前列。是中国荔枝之乡、全国荔枝生产基地县、广西首个无公害荔枝生产示范基地县。

近年来,北流市进一步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品牌建设引导,2017年成功创建自治区三星级示范区北流市荔乡缘荔枝产业(核心)示范区,“北流荔枝”2018年成功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和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同时,北流市加大力度挖掘荔枝文化系统,将荔枝文化宣传展示与休闲农业发展有机结合,带动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发展。近日,该市成立北流荔枝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项目实施工作领导机构,多措并举促进荔枝产业提档升级,带动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夯实产业基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荔枝产业让村落美丽蜕变

作为北流荔枝成功创建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主力军,位于北流镇的六行村曾经是该镇的最偏远的贫困村,如今,荔枝产业不仅仅改善了果农的生活,还让村落实现了美丽的蜕变。

六行村成立了荔乡缘荔枝产业(核心)示范区,示范区内有荔宝果场、荔宝养殖场和大同果业协会等多个果场。而之前,六行村的果场内种植有四五个荔枝品种,因为成熟期不统一等因素难以进行高效的管理,为此,在创建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过程中,六行村对果场进行了荔枝品种改良。自此,果场的荔枝品种全部改为鸡嘴荔,包括施肥、采果等均进行统一管理,人工省了、产量高了,价格也随之上涨,果农效益倍增。其中,荔宝果场获得了无公害产地认证,同年该果场所产的“荔宝”牌荔枝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广西名牌商标。

与此同时,六行村结合实际挖掘自身良好资源,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和农家乐,实施“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乡村观光、垂钓休闲、荔枝自由采摘、荔枝深加工产品销售等乡村旅游项目。通过龙头项目带动,不断发展壮大乡村旅游产业等各项事业,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018年,六行村六组并被北流授予“美丽北流绿色村屯”称号,镇里最偏远的六行村实现了美丽的蜕变,成为该镇的明星村。

六行村成功蜕变,是北流创建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实现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产业提档升级脚步不停

成功创建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并没有让北流停下促进荔枝产业提档升级的脚步。

根据北流市2020年荔枝产业最新发展规划,该市将在打造产业品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产业链,大力建设大同果业、思味特等为龙头的荔枝果品加工储运体系,有效搭建一产三产链接的桥梁,建设现代化营销市场,通过87家电商将鲜荔枝、荔枝干销往北上广深等大城市。

同时,该市将提升质量管理,建设20个荔枝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按6.7—20公顷规模化基地划片,推广种养循环技术、绿色防控技术、枝高接换种技术,增施有机肥代替化肥,改善土壤改善和环境,提升产品品质。

此外,该市还将在全市推广绿色食品荔枝生产标准,规范地理标识和产品条码管理;采购专业机构开发质量追溯系统;聘请全国知名的专业品牌营销机构,对品牌进行营销策划和建设。形成荔枝为主导产业,产品生产、研发、加工、销售物流为一体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广西荔枝产业链完整、发展潜力巨大的“特优区”。

原标题:创建加工储运体系,搭建一三产链接桥梁,建设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 “特优区”持续发力 北流荔枝再谋提档升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