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個餘杭,地名從何而來?說說你所不知道的餘杭

餘杭歷史悠久、物華天寶、俊彥輩出。今天,餘杭正處於全力打造杭州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橋頭堡新徵程中,為進一步展示城市形象,凝聚廣泛共識,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家國情懷,打響“中華文明聖地、創新活力之區”城市品牌,晨報推出“餘杭記憶”欄目,講述餘杭的人物、事件、地理、物產、民俗、方言等故事,傳承優秀文化,延續歷史文脈,為餘杭城市發展過程中始終“留住記憶”“記住鄉愁”掬出心香一瓣。

杭州有個餘杭,地名從何而來?說說你所不知道的餘杭

賀知章

唐朝詩人賀知章,當過秘書監(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晚年辭官還鄉,因感慨鄉愁難掩、青春流逝,寫下名篇《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一千多年後,中央電視臺拍攝了一檔“真人秀”節目,從一部舊家譜、一張老照片、一段未了情入手,揭示名人身世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這檔節目叫《客從何處來》。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大到家國大事之興衰,小到人名地名的由來,漫漫時間長河中,留下了無數未解之謎,等待後人去解讀、考證,由此管窺博大精深之祖國傳統文化。

地名,是一方地域的文化記憶,也是瞭解一座城市的窗口。 餘杭地名從何而來,代表什麼意思,背後又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文化內涵?

杭州有個餘杭,地名從何而來?說說你所不知道的餘杭

現在的杭州市餘杭區餘杭街道(老餘杭鎮——文一西路到底)

今天,我們就以“餘杭”地名,開啟一段穿越時空的探索之旅:尋根溯源、探佚鉤沉,試圖破譯隱藏其中的文化密碼,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餘杭之得名,或許與一種生活必需品有關——鹽

餘杭之名,古老而神秘

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就已存在,《越絕書》^①記餘杭地名共有10處,如“烏程、餘杭、黟……皆故大越徙民也。”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首設餘杭縣,歷經兩千多年歲月滄桑,仍然一脈相承,怎不令人自豪?

杭州有個餘杭,地名從何而來?說說你所不知道的餘杭

《越絕書》

那麼,“餘杭”地名從何而來,代表什麼意思?

“這些問題當年我們也曾困惑過,並作了初步考證,寫了短短的一篇《餘杭縣名考》,收錄在《餘杭縣誌》考錄中。”原餘杭縣史志辦主任、1990年版《餘杭縣誌》主編,今年91歲高齡的周如漢老先生告訴記者。

據周老介紹,明、清以來的方誌,都說餘杭之名與大禹有關。如明萬曆《餘杭縣誌》記載:少康封無餘于越,以主禹祀,因曰餘杭。清嘉慶《餘杭縣誌》則說:禹航者,夏禹東去,舍舟登陸,因以為名。又稱,“餘杭”當屬“禹杭”(航)之訛。其餘如《錢塘縣誌》《杭州府志》也有類似記載。

考證《越絕書》,有“越之先君封無餘于越以守禹冢”的記載,但說的地點是會稽,不是餘杭。且《越絕書》多次記有餘杭地名,說明在秦立縣前,餘杭之名就已存在。《史記》《漢書》等史籍中餘杭縣名的記載,也都是“餘杭”而非“禹杭”,禹、餘因何而訛、何時而訛,均無所據。

因而,餘杭之名與大禹有關只是一種傳說,不足為信。

為弄清楚原委,周老向我國著名歷史地理學家、原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終身教授陳橋驛先生請教。

陳橋驛教授是我國曆史地理學、《水經注》研究、地方誌和地名學方面的泰斗。他告訴周老,晚清文史學家李慈銘在《越縵堂日記》中說:“蓋餘姚如餘暨、餘杭之比,皆越之方言,猶稱于越、句吳也……其義無得而詳。”又據《越絕書·外傳記地傳第十》記載:朱餘者,越鹽官也。越人謂鹽曰“餘”。

也就是說,浙江的一些地名,如餘姚、餘杭、餘暨(古蕭山名)等,都是當時越族的方言。7000年前,上述3地均靠海,或許就是鹽產地,古越族人因鹽而命名之。

杭州有個餘杭,地名從何而來?說說你所不知道的餘杭

隨後,周老赴紹興魯迅圖書館,查到了《越縵堂日記》原書,並據此將這一說法收入《餘杭縣誌》,使餘杭之名有了新的更有說服力的考證。

查閱了《中國地名語源辭典》《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餘杭”條均採納了古越語方言說。

用作地名,“餘”字還有很多種說法

根據這一思路,近年來諸多專家學者又有進一步考證,對古越人名、地名提出了更多有趣的見解。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李錦芳在《百越地名及文化蘊義》中認為,古越地名具有齊頭式雙音節特徵,冠首字是通名(類似於今天杭州的“州”),是“此處、某處”的意思。如餘姚、餘杭、餘暨、餘干、餘發等地名,可釋讀為姚地方、杭地方……

著名語言學家、古漢語語音學專家鄭張尚方在《吳越語言志》中,以壯侗語的讀音對比,把古越語地名中的“餘”字解讀為“田地”的意思,餘杭即杭人的田地。

復旦大學周振鶴、遊汝傑兩位教授在《古越語地名初探》中認為,越語人名、地名中的餘、烏、無、於、夫均為發語詞,無實際意義。如吳王壽夢的兩個兒子叫餘祭、餘昧,大概就像如今南方人口語中阿祭、阿昧。餘杭等帶“餘”的地名也類似,但“杭”字來源不詳,尚不明其義。

學者羅玉蘭在《古越語“句”“姑”探微》論證古越語中帶句、姑、無、餘、夫的人名、地名,前置詞有“官、首領”之義,暗含有尊敬的性質。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苑利在《韓(日)語與中國東南沿海遠古吳越語比較(上)》中,亦認為這類前置發語詞含有敬語的意思。

原餘杭區史志辦主任王慶先生認為,餘杭得名應與古越語相關,明清以來方誌中的“夏禹說”,實則是附會傳說而已。2013年出版的《餘杭通志》附錄了一篇《杭州地名考》,對此亦有所考證。

杭州有個餘杭,地名從何而來?說說你所不知道的餘杭

《餘杭通志》

同時,王慶提出自己的觀點。餘杭古屬揚州,遠古時期又瀕臨海洋,用本地土話講“餘杭”二字,讀似“衣昂”,正好拼為“揚、洋”音,或許,餘杭之名來自大洋。

綜上,餘杭地名之來源,有鹽說、某處地方說、田地說、發語詞說、首領或敬語說、諧音說等,其背後蘊藏了豐富的民俗、歷史文化和地理淵源內涵。

從甲骨文探研“餘杭”古義源頭

  

  餘

那麼,“餘杭”二字又有什麼具體含義,是否與地名存在某種不為人知的聯繫呢?為此,記者查閱了十幾種古籍、字典和相關文獻,希望能從中發現蛛絲馬跡。

“餘”字在《新華字典》中有4種解釋:一、剩下來的、多出來的;二、十、百、千等整數或度量單位後面的零頭;三、後;四、文言代詞,我。

杭州有個餘杭,地名從何而來?說說你所不知道的餘杭

《漢字字源》對“餘”字的解釋


杭州有個餘杭,地名從何而來?說說你所不知道的餘杭

甲骨文的“餘”字

查閱《字源》《漢字源流字典》《甲骨文字典》《新甲骨文編》,均解釋為:象形字,甲骨文像原始人在樹上搭蓋的、或以木柱支撐屋頂的簡易茅屋,與“舍”字同義。

可見,“餘”字本義同“舍”,是指茅屋。後來演化為“餘”,表示食物吃不完放在茅屋裡,有“剩下的、多出來的”寓意。

和“餘”之古越語一樣,對其漢字本義,學者也有很多種不同解釋。

郭沫若先生在《古代銘刻匯考續篇·釋非餘》中,將“餘”字釋為“ ”的初文,即玉笏的意思。

聞一多先生專門撰文《釋餘》表達異議。他根據甲骨文字形演變和相關古文獻記載,推斷“餘”字的本義或為一種耕種農具——畲刀,以餘耕田謂之畲,故畲田之刀謂之畲刀。

民國時期武漢大學歷史系教授吳其昌先生,則根據“餘”的上古讀音,以及其甲骨文形狀類同矢鏃,在《金石名象疏證》一文中將“餘”釋同“矢”,又或許是古人模擬射箭時的破空之音“倏……”,因此孟子說“舍矢如破”,即以“舍”字為發矢之聲。

總結,“餘”字最初含義為茅屋,借為第一人稱,後寓意剩餘,學者也有釋為玉笏、畲刀、箭矢或射箭聲等。

“餘杭”兩字的原始讀音或為“蘇剛”

“餘”字的上古音讀什麼?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餘”為:語之舒也,以諸切^②,“餘”的意思就是慢慢講話,讀音“yu”(於),可見在東漢時,“餘”的讀音已經和現代一樣。

再往前推,“餘”在春秋、戰國時期讀什麼音呢?諸多前人學者也作了考證。

清末民初的金石學家強運開在《石鼓釋義》中,考證“餘”字的上古音為善遮切,當讀作“蛇”,舍、佘之音都從餘而來。後來,餘又借用為第一人稱“我”,如宋人自稱為“灑家”,當是“餘家”之訛。

民國考古學家衛聚賢在《吳越文化論從·吳越釋名》中考證,餘古音或讀作“蘇”,如《吳郡續圖經》記載:姑蘇,一名姑餘。

吳其昌則有更多考證。《爾雅·釋天》:四月為餘。釋文:餘本作舒。《史記·匈奴列傳》記載,漢文帝六年贈單于禮物中有“比餘”一物,是一種類似梳子的頭飾。《漢書·匈奴列傳》引作“比疏”。顏師古《漢書注》註釋:比疏或作比餘。

原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董楚平先生在所著《吳越文化新探》一書中,專門闢出一節論述“餘”的古音,舉出諸多例證,力證“餘”古音大約相當於今天的塗、蘇。

說了那麼多的“餘”,那麼,“杭”又是什麼意思,古音是什麼?

如前述,“杭”也是越語方言,其含義尚無法考證。鑑於古代越族先民與中原民族有長久的往來和文化交流,古漢語中或有相關遺留。

“杭”字出現的時間比較晚,甲骨文中還沒有發現,只有其初字“亢”。

杭州有個餘杭,地名從何而來?說說你所不知道的餘杭

甲骨文的“亢”字

《漢字源流字典》說,在甲骨文、金文中,“亢”形為撐在人兩腳之間的刑具,解釋為“桎”的初文。引申意有高、剛強、極度、對抗等多種意思。

《當代新說文解字》說,甲骨文“亢”由“大”字和指事符號“一”組成,“大”是人的四肢活動示意圖,指事符加在雙腿之間,表示雙腿特別能走。“杭”字是亢加木,意思是健走的木製品,即航船之意。

《說文解字》中無“杭”字,只有亢、抗。亢釋作人的頸項,音古郎切(讀若剛);抗釋作扞,即捍字,反抗的意思。清代學者段玉栽注:抗或從木,今人讀胡郎切,乃方亢之訛變。地名餘杭者,乃秦政舟渡處也。

查方亢,方舟也。《詩經·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漢代毛享註釋:杭,渡也。

鄭張尚方把“杭”的上古讀音擬為“剛”,與“亢”同。

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劉振前等撰《漢語“江”的詞源辨正》認為,“江”是古越語對河流的通稱,大約在商代融入到華夏文化。一直到現在,南方方言還是把“江”讀作“剛”。據此推測,杭、江上古同音,都有河、水的意思。

綜上,“杭”字的古音可能讀作“剛”,有江河、舟船、擺渡等含義。

細細探究,“餘杭”二字背後,居然有如此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由此可見一斑!

我們可以設想如下場景:餘杭地方,上古時候是海洋,後來海水退去,出現大片河湖、沼澤。越族先民們在這裡狩獵採集、繁衍生息,他們善於曬鹽、造舟、渡河,或許自稱或被周邊氏族稱為杭(剛)人,地名就叫做餘杭(蘇剛),數千年始終未改,一直沿用至今。

三個彩蛋

  ●賀知章老家是越州永興,即今天的蕭山,古稱餘暨。因此,賀老先生是我們同鄉,一輩子無法改掉的鄉音,也許和你我講的方言差不多。

  ●衛聚賢的《吳越釋名》發表在1937年出版的《吳越文化論叢》上,該書匯聚了呂思勉、羅香林等知名學者。有一位餘杭人也發表了一篇文章《杭縣第二區遠古文化遺址試掘簡錄》,他的名字叫施昕更,時年25歲。

  ●《越絕書》記餘杭名共有10處,5次提到“秦餘杭山”。明《姑蘇志》載:“陽山,一名秦餘杭山……”與王慶先生的觀點異曲同工。

註釋:

  ①《越絕書》是一部記載古代吳越地方史的雜史,被譽為“地方誌鼻祖”。作者不考,應為春秋戰國時人所著,後人有增補。

  ②古代注音法。取一字聲母,一字韻母,拼成字的讀音。


關注 ,關注杭州大小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