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醫藥大健康,騰訊、阿里佈局玄機


掘金醫藥大健康,騰訊、阿里佈局玄機

回顧2019這一年,資本寒潮仍在蔓延。

這一背景下,身處早已搶灘登錄,又一度拼殺爭奪的萬億級醫療市場,阿里騰訊又如何排兵佈陣,攻佔更多戰略高地,連點成線,佈局自身在醫療領域的戰略路徑?

阿里和騰訊的擴張同時具有這兩種特徵—— “協同”“探索”。兩家公司在醫療健康業務上,均有引人注目的佈局。如

  • 騰訊佈局的“智慧醫院”、“智慧藥店”、商業健康險、醫療AI、醫療雲等業務;
  • 阿里所佈局的醫藥電商、產品追溯、“未來醫院”、醫療雲、醫療AI等業務。

兩家超級巨頭在醫療健康領域的佈局表面具有非常高的相似性。然而,他們背後的邏輯卻有著很大差異。

掘金醫藥大健康,騰訊、阿里佈局玄機

搭建平臺,盤活資產阿里健康

在醫療領域,阿里一方面將與醫藥電商相關的業務持續注入;另一方面在淘寶和支付寶等平臺提供服務的入口,實現資源的打通和轉化。

阿里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核心邏輯在於利用豐富的用戶資源,盤活資產,很好地延伸到醫療健康領域,並形成協同效應

互聯網醫療、智慧醫療、消費醫療、醫藥電商這些熱詞阿里健康今年似乎也一個沒落下。


阿里醫療版圖:四大領域各有千秋

互聯網醫療業務 —— 全鏈路跑通

現如今,以在線預約掛號、遠程問診為代表的互聯網醫療產品,已經成為“服務型產品”被人們所迫切需要。

阿里健康早已通過搭建服務型商品的平臺,並將醫藥商品平臺與服務交易平臺有效整合,完善互聯網醫療業務。

從2018年11月開始獨家運營支付寶醫療健康,到2019年9月末,支付寶已經簽約的醫療機構數超過11000家,使用支付寶醫療健康服務的月度活躍用戶數超過1700萬。

不止如此,阿里健康還搭建全國首個慢病管理在線醫保支付平臺上線,實現“互聯網複診+處方在線流轉+醫保在線支付+藥品配送到家”的全鏈路跑通,提前打造互聯網醫療下的慢病管理藍圖。


消費醫療 —— 背靠阿里的生態打法

對於消費醫療,阿里健康也有自己的佈局。阿里健康則憑藉自身獨一無二的優勢切入消費醫療市場,只需適當引導需求即可實現引流達成業務。

其次,阿里健康可以背靠阿里龐大生態實現阿里系獨一無二的生態打法,並能通過其強勢的雲計算大數據分析整理用戶市場信息,這也是其最大的優勢所在。

  • 通過淘寶、天貓、支付寶等流量入口,阿里健康的消費醫療服務可以全方位地觸達潛在用戶;
  • 通過芝麻信用、花唄等金融信用支持,用戶也可以達成支付業務;
  • 而針對用戶非常關心的正品溯源,防偽驗證的需求,阿里健康也有自己的“碼上放心“等追溯驗真工具。

這些都極大地促進了阿里健康的消費醫療業務。


智慧醫療 —— 三位一體,串聯服務閉環

在阿里健康的規劃當中,智慧醫療上聯醫院、中間嫁接醫療人工智能技術層及服務提供方、下達C端用戶,以互聯網醫院、醫療AI解決方案、健康管理為主要產品,串聯起了完整的服務閉環。

以阿里一貫做平臺和“基礎設施”的邏輯,阿里健康在醫療層面要成為醫院信息化、智能化的方案提供商,要成為醫療信息化技術公司輸出服務的平臺,最終提供給C端用戶觸手可及的智慧醫療服務,醫療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和參與者,都能通過阿里健康平臺實現便捷接入與優質服務。

其中阿里健康為醫療機構提供“智慧醫療”方案,手淘、支付寶為C端用戶預留健康管理服務入口,二者既是技術提供方又是平臺。

從技術到應用,阿里在醫療方面重點投入,描摹出了“智慧醫療”的產業圖景。


醫藥電商 —— “現金牛”業務

自2018年5月,收購天貓醫療器械及保健用品、成人用品、醫療和健康服務等業務之後,阿里健康實現了對天貓醫藥館的全品類覆蓋。

而在8月份,阿里健康開始對的“新零售”模式的探索,打開了一個新的流量入口和利潤增長點。

從已公佈的2019年度中期報告數據來看,截至2019年9月30日,阿里健康的營業收入為41.23億元,同比增長119.42%,延續了前兩年的增長態勢。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天貓醫藥平臺的年度活躍消費者(指過往12個月內在天貓醫藥平臺實際購買過一次及以上商品的消費者)已超過1.6億。

醫藥電商的成為阿里健康當之無愧的“現金牛”業務。

醫藥電商版圖與阿里健康旗下的互聯網醫療、智能醫療及產品追溯平臺四大業務板塊形成有機互補,讓公司獲得更穩定的可持續收入增長。


體系化建設:打造線上平臺+線下合作

線上平臺,近年來,阿里健康不斷加強其線上化醫藥服務平臺的搭建以及模式的創新,通過搭建線上平臺來進一步提升供應鏈競爭力、改善線上醫療服務體驗。

包括:醫藥健康產品及服務銷售平臺、互聯網醫療平臺、智慧醫療平臺、阿里健康AI中心、臨床輔助決策支持系統等一系列產品及服務平臺。

如醫藥健康產品及服務銷售平臺是阿里健康打造的全鏈路和全渠道健康產品的供應和新零售體系,打通產品流通全鏈路。

阿里健康AI中心則是以精準醫學為理念,順應大數據、雲計算和AI等技術推出的平臺,幫助臨床醫生從初級臨床診斷中解脫出來,將更多的精力用於複雜的醫學診斷之中。

阿里健康通過體系化打造,共同構建了其優質的線上醫療服務能力。

在進行線上平臺化建設的同時,阿里健康秉承阿里系生態建設的一貫風格,積極進行對外投資和合作,佈局線下醫藥零售市場,以此來深入醫療行業內核,進一步拓寬在醫療大健康行業的產業邊界

包括對萬里雲、嘉和美康、良藥網、華人健康、德生堂、一樹製藥等企業的投資。

在對外合作方面,阿里健康積極開展與外部機構的戰略合作,通過與線下合作伙伴的深化,打造線上線下結合的全渠道銷售網絡,升級醫藥新零售系統,拓展藥店服務功能,提升消費者體驗。

尤其是在在智慧醫療領域,阿里健康通過積極與政府、醫院、科研院校等外部機構合作,探索開拓以信息化、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為基礎的智慧醫療業務。

涉及臨床輔助決策支持系統、遠程影像平臺、區塊鏈數據安全解決方案等。包括與武漢中心醫院、西安國際醫學、浙江省衛生健康委等的合作。


圍繞鏈接,健康“3+2”戰略走向落地的一年 騰訊

騰訊的醫療業務可分為以互聯網為支撐的B端業務,以騰訊醫典開展居民健康的C端業務。

騰訊一直秉承著“連接一切”的理念,憑藉微信,QQ強大的用戶群,在醫療佈局中有著巨大的競爭力。

以微信為核心,多點佈局,充分完成了患者,醫生,醫療機構的連接,構建醫療生態閉環。


騰訊醫療版圖:投資+自建+合作

早期,騰訊大多以投資的身影出現在醫療領域。騰訊在醫療健康行業的投資主要集中在醫療科技、移動醫療

線下醫療服務這三個細分領域。

騰訊的自建業務每個體系都是圍繞著連接打造閉環展開,騰訊自有醫療產品還包括:微信智慧醫院、智能硬件產品糖大夫、保險平臺微保、醫學科普平臺騰訊醫典、醫療人工智能平臺騰訊覓影

如:去年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信息中心與騰訊公司達成電子健康卡創新應用戰略合作,在全國範圍內推進電子健康卡普及應用,助力互聯網+醫療健康惠民便民服務應用落地。

11月24日,全國醫保電子憑證發佈式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行,微信作為國家醫保局認證授權渠道,在河北、黑龍江、福建、山東等省首發全國醫保電子憑證。

在合作上,騰訊也是動作頻頻。去年3月22日,飛利浦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致力於在智能醫療領域的研發合作,雙方從醫院臨床需求出發,共同推進電子陰道鏡AI輔助診斷系統的研發。

3月22日,騰訊與諾華

製藥簽署了全新戰略合作備忘錄,擴展在心力衰竭領域的合作,並逐步滲透至更多需要長期管理的疾病領域。

11月,騰訊和賽諾菲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專注罕見病、神經和糖尿病等重點疾病領域,通過互聯網和醫藥行業的深度融合,以數字化方式更好地滿足患者在早篩、疾病管理等方面的需求。


“3+2”戰略落地的一年

未來騰訊醫療健康業務將聚焦三個核心能力兩個重點學科

  • 一是電子健康卡醫保支付等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專業高效的騰訊醫典服務,三是醫療AI
  • 兩個重點學科則是腫瘤婦幼

如今來看,推進電子健康卡創新應用、助力醫保電子憑證、升級騰訊醫典、佈局AI醫療、牽手賽諾菲與諾華......2019這一年,騰訊在醫療領域的“3+2”戰略已一步步走向落地。


打法不同,阿里做“生意”、騰訊看“流量”


通過騰訊和阿里在醫療領域的業務佈局,可以看出阿里和騰訊的邏輯差異:騰訊相對“輕”,阿里相對“重”

阿里的關鍵詞是“運營”,其以貿易平臺立身,在B2C消費領域大放異彩,所強調的一直是運營能力。

所以,阿里的自有醫療業務更“重”,因為它需要有一箇中間媒介來提升醫療系統的運營效率,這樣才能服務B端,吸引C端,提升效率,盤活系統。

而騰訊投資的邏輯是“押賽道”。在“互聯網+醫療”每一個細分賽道,騰訊都會投資若干家公司。

比如同樣是掛號問診起家的微醫、好大夫在線,醫美平臺新氧、更美,以及醫療AI公司晶泰科技體素科技

在醫療領域,騰訊希望做一個“連接”者而不是親自下場去做,所以醫療業務更“輕”,比如微信“智慧醫院”、“智慧藥店”工具屬性更強

就根本而言,這些差異源於兩者不同的產品邏輯和商業模式:

  • 騰訊以“連接”為核心戰略,核心業務是社交和遊戲;
  • 阿里以“平臺”為核心戰略,核心業務是電商平臺和支付。

所以在商業本質上,兩家是有不同的,騰訊注重的是流量,而阿里做的是生意

掘金醫藥大健康,騰訊、阿里佈局玄機

本次疫情,無疑將醫療行業置於聚光燈下,整體上放大了各界對醫療資源匱乏的焦慮和擔憂。

但另一方面,經歷過這場疫情後,大眾在互聯網上的醫療健康需求將進一步爆發,無論是用戶習慣培養,還是市場接受程度都到了一個新的臺階,從這個角度來看,互聯網對醫療行業的改造和賦能還有巨大的空間。

未來阿里與騰訊的互聯網之路走向如何,還需要時間來見證!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