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硬核”功能是怎么来的?专访海南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技术团队

各种“硬核”功能是怎么来的?专访海南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技术团队

“现在平台能够每天自动对全省各市县视频完好率进行巡查检测,确保关键时刻能调得出、看得见,同时为下一步结构化分析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撑。”3月31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电子科学研究院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海南研发中心主任、海南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现场总指挥张博,向记者展示了技术团队近期开发上线的新功能。

面对从各方汇聚而来的海量数据信息,社管平台如何从技术层面有效管理利用,保障人员、货物、数据和资金等要素自由安全流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团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打通层层数据壁垒

提升数据资源利用率

“社管平台能够快速投入实战化运行,可以说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张博告诉记者,在整个设计及建设过程中,技术团队以“一天当三天干”的精神,加快推进各项设计研发工作,确保按期完成一期工程的建设目标。

各种“硬核”功能是怎么来的?专访海南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技术团队

省社管平台技术团队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平台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记者符传问摄

谈及社管平台规划设计思路,张博说,平台规划设计坚持服务自贸港实际需求,对标国际一流标准,高起点开展项目规划设计工作,科学统筹近期实战化需求与长远服务保障目标,将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纳入规划技术中,有力提升了规划设计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社管平台作为网络信息体系的典型示范,是一项复杂的体系工程,成千上万的终端设备分布在全省各个角落,跨越多个单位部门和不同的网络系统,网系融合与数据整合共享成为技术团队重点解决的难点和重点。

“我们团队攻克视频流并发和船舶预警难点,通过平台整合全省视频和数据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共用。”海南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常务副总设计师杨云祥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汇聚于社管平台,数据信息的开发利用显得更加重要。以综治分平台为例,目前已建成全省“雪亮工程”结构化数据汇总存储的视图库,切实提升了综治分平台数据资源池的利用效能。

据悉,技术团队正集中精力根据社会管理应用场景对数据进行充分结构化,从而减少无效数据堆积产生的浪费,改变过去依靠人工查找比对的局面,在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安全高效流通的同时,构筑起全覆盖、无死角、安全可靠的社会管控体系,实现海南“一线放开、二线高效管住”目标。

快速研发上线防疫模块

社管平台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社管平台是一个提供多种类型应用系统的网络信息体系,能够为各类功能模块提供数据支持。”张博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海南省委政法委积极组织技术团队开发各类防疫服务,技术团队迅速研发并上线“一网畅行”、密切接触者查询、疫情问答、疫情播报、“车辆疫查清”等专项服务,充分利用大数据助力信息收集和排查,让社管平台在疫情防控中发挥“最强大脑”作用。

各种“硬核”功能是怎么来的?专访海南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技术团队

社管APP作为平台重要的移动端应用,技术团队研发的入户采集功能,让网格员、基层干部只需要一台手机,就可以收集上传各类信息,大大提高了信息采集和处置效率。同时后台的各级管理部门通过对数据信息分类统计,及时查漏补缺,充分发挥社管平台联勤联动高效协同机制,快速处理。

杨云祥告诉记者,在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和改善民生方面,技术团队研发“小管家”、“小帮手”、“小班长”等复工专项服务小程序,解决复工潮来临时对各企业复工时间、复工人数、复工防疫措施等信息缺乏便捷管控手段的难题。同时技术团队还用不到7天时间完成了“海口市农产品供需对接平台”app开发,海口蔬菜供需实现了信息实时共享、产销信息的网上发布和供需线上匹配,为保障疫情期间市场供给提供了信息支撑,构建了“绿色通道”。

“下一步,技术团队将加大社会服务模块的研发力度,人们在交通出行、政务服务、医疗教育等方面会享受到更多福利。”张博表示,未来,随着区块链等新技术在社管平台应用,将进一步优化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构建一体、可信、可控的社会信用体系,为自贸港发展营造便利透明的营商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