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試驗告訴我們:稱讚‘品格’更有效!

又一個試驗告訴我們:稱讚‘品格’更有效!

又一個試驗告訴我們:稱讚‘品格’更有效!

又一個試驗告訴我們:稱讚‘品格’更有效!

作為有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的父親,

我越來越好奇,

慷慨的品格傾向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又一個試驗告訴我們:稱讚‘品格’更有效!

儘管一些父母十分重視孩子的成就,但成功並不是多數家長的首要目標。事實上,遠比這個讓父母們更關心的是,如何讓孩子變得友善、有同情心、樂於助人。

這一點在我們的生活中十分重要,但教育孩子去關愛他人可並不簡單。

以色列開展的一項研究涵蓋了600個家庭,研究發現重視友善、同情的父母,常常並不能教育出也認同這些價值觀的孩子。是不是有些孩子本性就好,而另一些則不好?

過去十年,我一直在研究那些經常無條件幫助他人的人為什麼能做到這一點。作為有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的父親,我越來越好奇這些慷慨的品格傾向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對雙胞胎開展的遺傳學研究顯示,我們表現出的慷慨、關愛他人的傾向中,有四分之一到超過一半是由遺傳決定的。

這個比例為後天的培養留下了相當大的空間。

在兩歲時,孩子們就體驗到了某些道德情緒,也就是由對與錯激發的情感。

研究顯示,要將關愛他人作為一種正確的行為進行強化,讚揚比獎勵更為有效。獎勵可能會誘導孩子,只在能拿到好處的時候對人友善,而讚揚卻能傳達出,與別人分享的行為本質上就是有價值的。

不過,如果孩子表現出了慷慨的早期跡象,我們應該給予怎樣的讚揚呢?

許多父母相信,應當讚揚的是行為,而不是孩子本人。這樣一來,孩子們就能學會重複這種行為。的確,我認識的一對夫婦就很小心,會說“你做的這件事對人太有幫助了

”,而不會說“你真是個樂於助人的人”。

但這是正確的手段嗎?


又一個試驗告訴我們:稱讚‘品格’更有效!

▲稱讚孩子的品格能夠幫助他們把慷慨內化為自身認同的一部分。

在一項巧妙的試驗中,研究人員瓊·格魯塞克和艾麗卡·雷德勒研究了稱讚慷慨行為

稱讚慷慨品格,分別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一群七八歲的小孩兒贏得了糖果,把其中一些捐給貧窮的小孩後,研究人員會說:“哇,你分享了很多。”

之後研究人員隨機地向孩子給予不同類型的表揚。對於其中一些,他們表揚了行動:“你把一些自己的糖果給了窮孩子,這樣做真好。是的,這是一件善良、幫助人的事。”

對於另一些,他們則表揚了行為背後的品格:“我覺得你是那種只要能做到,就會幫助別人的人。是的,你是一個很善良、樂於助人的人。”

兩個星期後,再有給予和分享的機會時,那些品格受到稱讚的孩子,要比行為受到稱讚的孩子慷慨得多。

稱讚孩子的品格,能夠幫助孩子們把慷慨內化為自身認同的一部分,孩子們通過觀察自己的行為了解到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我是一個樂於助人的人。

這一結論與心理學家克里斯托弗·布萊恩主持的研究所得出的結論相吻合,布萊恩的研究發現,對於道德行為,名詞的效果好過動詞

要想讓三歲至六歲孩子在一項任務中提供幫助,讓他們“當幫手”的效果,比讓他們“來幫忙”的效果好22%至29%。而告知參試者“不要成為作弊者”,與叮囑“不要作弊”相比,能將作弊的情況減少一半。

在兒童產生更強個人意識的關鍵時期,讚揚似乎尤其具有影響力。

研究人員瓊·格魯塞克和艾麗卡·雷德勒讚揚五歲大的兒童的品格時,任何可能的正面影響,都沒有產生持續的效果:他們可能還太小,無法將道德品格內化為穩定的自我意識的一部分。

而孩子到十歲時,稱讚品格和稱讚行為的差別就消失了:兩者都有效果。將慷慨與品格捆綁在一起,似乎對八歲左右的兒童最為有效,兒童對自身身份的認識可能就是在這時開始成型的。

當我們的行為成為個人品格的反映時,我們就會更傾向於做出道德的、慷慨的選擇。長此以往,它就會成為我們的一部分。

抖音號中有更多精彩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