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的紅色芬達,居然不是給人喝的…

當談起“芬達”,你的腦海中也許浮現的是夏日冰涼的激爽體驗,但在泰國人眼中,芬達可不只是一種汽水飲品,還可以是——祭祀用品。

泰國的紅色芬達,居然不是給人喝的…

在泰國四處可見整整齊齊擺在雕像、佛像邊的紅色芬達

日常的飲料成為祭祀用品讓不明就裡的人毛骨悚然,但對於泰國人而言紅顏色的芬達用以祭祀是習以為常的事情。

泰國的紅色芬達,居然不是給人喝的…

在泰國四處可見整整齊齊擺在雕像、佛像邊的紅色芬達泰國是芬達全球第四大市場,為了迎合當地人鍾情多彩、愛好甜食的需求,芬達在泰國公司推出了紅橙藍綠紫,共五種顏色的汽水。

泰國的紅色芬達,居然不是給人喝的…

芬達在泰國的廣告海報(圖片來源網絡)

其中,草莓口味的芬達銷量最高,除了泰國人喜歡這個口味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喜歡用紅色的水來拜神,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草莓口味的芬達。泰國是佛教國家,作為泰國人“拜佛”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在古時暹羅,泰國人喜歡用自己釀的酒來敬神。因為地處熱帶,所以就用熱帶特有的植物“糖椰子”進行釀製,所造的酒就是紅色的帶甜味的飲品。因此根據這個長久的習俗,人們開始用紅水祭祀,直至今天用紅色的芬達進行祭祀拜佛。

泰國的紅色芬達,居然不是給人喝的…

玩“拜神”梗的芬達官網

海報從隨處可見的祭祀中可窺出泰國濃厚的宗教氛圍,加上優秀恐怖作品的文化傳播讓這個國度平添一絲靈異的色彩,吸引了許多朝拜者和冒險客。泰國人為何愛鬼神?佛教國家的恐怖片讓人慾罷不能?本文將揭開其中的真相。


泰國人為何愛鬼神?

泰國人拜鬼神,就像你轉發錦鯉一樣日常。Khwai Thanu水牛鬼、Krasue飛天女鬼。Phi Maphrao椰子鬼……泰國“鬼”的種類不勝枚舉,存在於坊間流傳中。而說到神佛,四面佛、愛神、象神更是泰國人日常禮佛的重要對象。那麼,為何朝拜鬼神在泰國如此盛行?其根本原因在於政治與宗教相互交織而產生的濃厚宗教氛圍。

泰國的紅色芬達,居然不是給人喝的…

四面佛神像

佛教在泰國社會一直享有崇高地位,泰國目前流行的信仰是從素可泰王朝承續下來的斯里蘭卡佛教。在西元一世紀,印度作為海上絲綢之路中歐洲和遠東經濟交流的中介,影響力延伸至東南亞區域。佛教和婆羅門教傳入了泰國境內。佛教在印度衰落之後,上座部佛教在斯里蘭卡再次繁盛,聲譽逐漸外傳,廣受其他佛國的關注。素可泰王朝的蘭甘杏大帝由於很欽佩佛教,邀請泰南六刊的斯里蘭卡僧團到素可泰宣教,素可泰從此供養上部佛教。自素可泰王朝以來,泰國雖然經過多次政權轉換以及首都遷都,但斯里蘭卡佛教一直獲得泰國各王朝的支持,成為泰國的主流信仰,其他信仰及流派逐漸與其融為一體。在近現代進程中,處於殖民主義、國內動亂所引發的壓力之下,泰國為了維繫民族統一,對佛教進行重新闡釋,通過強調佛教觀的社會價值,將佛教與文明要素結合起來,對“宗教”進行重新定義。從此,宗教不再是哲學或者神學,而是社會倫理、道德之源。此外,曼谷王朝六世王明確了佛教與現代國家的關係。他確立了國家、宗教和國王三位一體的政治思想,把佛教當做愛國主義的源泉。由此,宗教被定為泰國最崇高的三大核心之一。


泰國的紅色芬達,居然不是給人喝的…

圖為泰國僧王。

僧王為泰國上座部佛教最高領袖,由泰國國王任命,並通過總理副署。隨著時代發展,佛教滲透到泰國方方面面,那麼朝拜鬼神等宗教行為成為泰國人的日常自然也不難理解了。


泰國恐怖片因宗教而吸引人?

近現代以來,隨著泰國社會的轉型和現代化的發展,泰國佛教呈現了世俗化的趨向。佛教已經從一種宗教信仰逐漸升華成一種生活方式和一種文化體系,並融入到泰國社會的條條脈絡中,滲透到泰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將社會各部分連接的同時又賦予了泰國社會獨特的宗教基因,其中,在泰國內外都廣受歡迎的影視作品也不例外。恐怖片是泰國經典的影視品類,相比起日本恐怖片驚悚氣氛的營造、歐美恐怖片血腥的暴力衝擊,泰國恐怖片中將驚悚與佛教文化相互碰撞,激盪出別具一格的趣味。泰國恐怖片一般有以下特點,首先,佛教的基本教義“善惡終有報”讓影視作品基本為皆大歡喜的結局。其次,南傳上座部小乘佛教認為生命是由五種元素聚合而成的,它們分別是色、想、行、受、識,也稱之為“五蘊”。其中“受”由苦、樂與不苦不樂三部分組成。佛教提倡的“樂”使得泰國人民崇尚有趣的生活方式,所以即便是恐怖片,依然能夠透露出輕鬆、幽默、詼諧的風格。

泰國的紅色芬達,居然不是給人喝的…

經典泰國恐怖片 《鬼父》

讓觀眾在顫慄中爆笑的佳作最後,泰國僧人講究“大隱隱於市”的修行方式,作為社會角色中的一種,僧人並不避諱出現在公眾視野。所以僧人角色幾乎可以出現在任何一部影視劇當中,甚至還有以僧人作為主人公的影視作品,如 2015 年播出的電視劇《僧人和我》。僧人往往以點化眾人的智者形象出現,是佛教在影視劇中的現實化身,宗教的出現豐富了題材和劇情。

泰國的紅色芬達,居然不是給人喝的…

《僧人和我》電視劇海報

佛教思想已成為了泰國人民的“文化認同”,是凝聚這個民族、國家及區域共同體的精神紐帶,是民族、國家及區域共同體生命延續的精神基礎。不論是佛教“樂”的薰陶讓泰國享有“微笑國度”的美譽,還是令人膽顫的恐怖片背後深厚的宗教文化內涵,泰國佛教信仰的氣息自內而外生髮開來,最終化為國家形象的組成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