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十校"2020届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宁波"十校"2020届高三3月联考

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节目形态已经玩不出花,综艺节目亟(jí)须引入第三视角,以弥补、调和纪实内容的单薄(báo),真人选秀+演播室观察的万能公式被证明奏效后,各大视频网站像抓住稻草一般蜂涌而上。

B.扬州火车站建在扬州古城西北,这里山岗迤(y)逦花木葱翠,扬州火车站就好像建在一片原始森林中,尤其是在三月,葳(wi)蕤花木掩映着现代化站房,就像书卷打开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角,给人以美感和遐思。

C.夹杂着方言、俚(lí)语、古语等来自民间的驳杂的语言资源,最为莫言所熟悉,他似乎就想在一泄千里的语言洪流中建立起自己的叙事风格。假若删除他生命感觉和语言感觉中那些枝枝蔓蔓(màn)的东西,那他就不是今天的莫言了。

D.尽管微软努力劝诱、说服以及采取各种激进的方式来推动升级,但在全球范围内Windows7系统依然有数亿忠实拥趸(tn)。毋(wú)庸质疑, Windows7系统是微软最受欢迎的系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3题。(5分)

在秦岭的庇护下,【甲】先秦时期,关中地区河流、湖泊众多,森林繁茂,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长安更是有八水环绕。随着长安人口逐渐增加,大唐各种"建建建",城内建筑不断增多,官僚贵族大事营建豪宅,需要大量的木材。早在李商隐之前的盛唐时代,秦岭的大树就已经被砍光了。

【乙】据《新唐书》记载:唐开元年间,"近山东(秦岭北坡)无巨木,远求之岚、胜间(山西、内蒙一带)"。秦岭的森林资源遭到年复一年的破坏,失去了涵养水源的能力。水一旦枯竭,巨大的危机便接踵而来。首先,是耕地的减少。【丙】西汉时关中地区有灌溉农田4.45万顷;但到了唐朝大历年间,这个数字锐减到了0.62万顷,一方面,是长安人口的几何倍数增长,另一方面,却是可灌溉面积耕地减少近九成。粮食危机降临,尤其是"安史之乱"后,长安逐渐变成一座饥饿的城市。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事

B.涵养

C.接踵而来

D.尤其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的开通旨在支持各地做好"停课不停学"工作,帮助学生居家学习。据介绍,平台首日运行通畅,点击量达800多万人次。

B.《少年的你》像一根尖锐的针一样,刺向无数人不愿、不忍、不堪面对的窘迫现实,对公共秩序当中令人堪忧、有违人性的一面进行了冷酷的讽刺。

C.那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低吟一首小诗。

D.长征五号肩负着开展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月球采样返回、火星探测等多项重大航天工程,是承载中华民族对浩瀚宇宙向往的"梦想之箭"。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科学家发现飞蛾在夜间飞行时, 飞蛾总是让月光从一个方向投射到自己的眼睛里。飞蛾只要保持同月亮的固定角度就可以使自己朝一定的方向飞行。这是飞蛾的"天文导航"系统。 ,错认为它是月光,因此,飞蛾就利用这个假月光来辨别方向。火光距离飞蛾很近,飞蛾本能地让自己与光源保持着固定的角度,于是 只能绕着火光打转。由于它的两只眼睛离光源的远近不同,一只眼睛比另一只眼睛感受到的光线强,于是这样,它们总是绕着圈子,逐渐接近火源,最后造成飞蛾扑火的现象发生。

6.《主持人大赛》是中央电视台精心打造的一项重大赛事,假如你是参赛选手,请从以下三个任务中选择一个完成。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150字以内。(6分)

假如你是《朗读者》的主持人,本期嘉宾是中国女排总教练一—郎平,她将以"青春"为主题进行朗读,请你为郎平的出场写一段主持稿。

元宵佳节,作为央视元宵喜乐会的主持人在节目现场你将与海外华侨直播连线,请写一段主持稿,引出海外分会场的直播。

作为《最美中国人》的主持人,该节目的其中一位获奖者一一钟南山将上台领奖。请你为这位84岁高龄仍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第一线的"最美逆行者"写一段颁奖词。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材料一:

冠状病毒(Coronavirus,常简写为CoV)为有包膜的正股单链RNA病毒,直径为80~120nm,约有3万个碱基组成,其遗传物质是已知RNA病毒中最大的。

目前已经发现7种致病性人冠状病毒,其中SARs-cov、mers-CoV曾在人群中大范围传播流行,证明了冠状病毒在动物间、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可能性。研究表明,蝙蝠身上能携带超过100多种病毒,是许多高致病性病毒的天然宿主,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威胁的SARS-CoV正是来自中华菊头蝠。2019年武汉疫情中发现的SARs-Co-2就属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病毒群。研究显示,蝙蝠携带的SARS样冠状病毒除了可利用来自人类、果子狸及中华菊头蝠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E2)受体之外,还可利用来自浣熊狗ACE2受体分子入侵细胞。这意味着将有更多种的传播途径跨宿主感染人类。同时,数据显示ACE2不仅在肺AT2细胞中高表达,也在回肠和结肠的吸收肠上皮细胞中表达。因此消化系统是SARS-CoV-2除了呼吸系统外存在的另一条潜在传播途径。MES-CoV的中间宿主则是单峰骆驼,有20%的病例是由于患者接触单峰骆驼所导致的。除飞沫、直接接触传播之外,袁国勇教授的课题组用大量的实验数据证明,粪-口传播无论是在骆驼传染人类还是人类之间的相互传染中都是一条重要的MESR-CV传播新途径。

(摘编自马洲等《人冠状病毒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材料二:

目前新冠肺炎尚缺乏特效药物,有研究发现虎杖、大黄、山豆根等可能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另有研究显示桑叶、苍术、浙贝母、生姜、金银花、连翘、草果7味中药可能通过阻断多个人体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与新型冠状病毒的结合位点,达到治疗新冠肺炎的目的。此外,在抗病毒的同时,中医药干预的优势还在于可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激发机体自身防御抗病能力,达到祛邪与扶正固本相结合,使轻症患者趋向痊愈,中度患者控制其病情向重症、危重症转化,从而截断病情发展。中医与西医各有优势,通过优势互补可产生协同作用,而此次疫情救治中也体现了这一特点。西医的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是重要的治疗手段,而中医在改善症状、调节体质状态方面具有较好效果,且恢复期通过中医药的理疗康复,对恢复体能、促进肺部残余炎症吸收具有显著优势。

(摘编自刘清泉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用的思考》)

材料三:

相比美国、日本两国较为完善的疾病监测与预警系统,我国应急处置体系在前期的监测与预警环节仍存在不少问题,不能很好地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如地方政府官员缺乏公共卫生防控知识,对疫情认识不足,对疫情监测结果缓报、瞒报、漏报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些对突发传染病的"早发现、早防控、早治疗"非常不利。

美国、日本高度重视应急制度体系的建设,已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系统的应急处置法律体系。相比而言,我国针对公共卫生应急处置的专门法律颁布较晚,缺乏综合性应急预案,已有制度在全面性、实用性、系统性等方面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美国、日本的应急处理模式已发展为综合性应急处理,即所有类型的突发事件均由一个总部门管理,由其负责下属机构的协调工作而我国目前仍沿用单一灾种、分部门处理的应急处置模式,消防、公安、医疗机构等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不够,各部门的补位协同机制不顺畅。武汉市等疫情重灾区,物资供应、调配和发放都出现一定的欠缺,值得从制度设计上进行反思与完善。

相对美国、日本较为完善的公众宣教工作,我国针对公民的危机教育仍停留在"形式化"阶段,公众的反应性差、认知度低,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也出现不少问题。虽然国家层面提出了预防演练、安全教育等要求,但实施效果并不明显。

(摘编自谈在祥等《美国、日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的借鉴及启示》)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冠状病毒是由约3万个碱基组成的直径为80~120nm的有包膜的正股单链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A病毒中最大的。

B.蝙蝠携带的SARS样冠状病毒可以利用人类、果子狸、中华菊头蝠、浣熊狗ACE2作为其功能受体,这意味着将有更多种的传播途径跨宿主感染人类。

C.有研究显示桑叶、苍术等7味中药可以通过阻断多个人体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与新型冠状病毒的结合位点,达到治疗新冠肺炎的目的。

D.中医药可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激发机体自身防御抗病能力,从而使轻症、中度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甚至痊愈,但却不能防止重症患者的病情恶化。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sars-coV来自中华菊头蝠,是7种致病性人冠状病毒中的一种,它可以通过飞沫、直接接触、粪一口等途径传播。

B.2019年武汉疫情中发现的SARS-CoV-2属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病毒群,可以通过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传播。

C.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中,中医与西医通过优势互补产生协同作用,但在恢复期中医药的理疗康复在恢复体能上比西医更有优势。

D.武汉市等疫情重灾区,物资供应、调配和发放都出现一定的欠缺,表明我国单一灾种、分部门处理的应急处置模式,存在相关部门之间协调联动不够的问题。

9.如何提升我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请结合材料三提出四条建议。(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拯救

李娟

视野右边的山谷口三三两两停着一大群马。此时,马群已经越过沼泽,似乎准备离开,又像在等待什么。

卡西在前面突然停下来,居高临下看了一会儿,回头冲我大喊:"看,马掉进去了!"我低头冲山谷尽头一看,果然,隐约有一匹红马在那里的黑泥浆中激烈地挣扎,已经陷到了大腿处。

我连忙放下冰块,说:"下去看看吧!"

但是卡西不让。再这么耽搁下去,冰越化越快,多可惜!先背回家再说。

回到家,一个人也没有,妈妈和斯马胡力不知到哪里去了。把冰块卸进敞口大锡锅里后,我立刻出门去看那匹马,卡西去山梁西边找阿依横别克。他家是我们在吉尔阿特的唯一的邻居,这一大片牧场上只有阿依横别克和斯马胡力两个男人。

红马已经不能动弹了,浑身泥浆。看我走近,本能地挣扎了一下。我拾起石头丢过去,希望它受惊后能一个猛子蹦出来。但是等我把这一带能搬动的石头全都丢完了也没什么进展。四周那么地静,明净的天空中有一只鹤平稳缓慢地滑过。一个人呆在这里,面对陷入绝境的生命,毕竟有些害怕,又过了一会儿我便离开了沼泽。

刚走到山谷口,迎面遇上了卡西,却只有她一个人,手里提着一大卷牛皮绳。阿依横别克他们都不在家。

卡西在牛皮绳的一端打了绳圈,然后试着甩向沼泽中露出的马头,但她显然没有斯马胡力那样的技术。甩套没有用,卡西决定亲自下去套。她卷起裤脚,持着绳子踩进了黑色的沼泽泥浆。我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一直看到她稳稳当当走到马跟前,才松了口气。原来沼泽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危险,表层的泥浆在春日的阳光下晒得已经很紧了,加之淤泥中又裹有团团的细草茎。但因马蹄是尖的,身体又那么重,可能会容易陷下去。但人的体重轻,脚掌又宽长,如果下陷的话,顶多陷到小腿肚就停止了。

套好绳子后,我们两个岸上岸下地又扯又拽,弄得浑身泥浆。那马纹丝不动。我们只好先回家,等男人们回来再说。

两个小时后,太阳完全落山,漫长的黄昏开始了,气温陡然下降。我穿上了羽绒衣独自走进山谷又去看那马。冰渣一般寒冷的泥浆使它开始浑身痉挛,圆圆大大的肚皮不停激烈抖动着,我想它身体里的河流已经开始崩溃、泛滥。糊在它背上的淤泥已经板结成浅色的土块,毛发肮脏。马群不能继续等待下去,迂回曲折地渐渐走远。

回到家,卡西抬出大锡盆,开始和面,准备晚餐。我却老惦记着不远处冰冷沼泽里那个正在独自承受不幸的生命,焦虑不已。那一刻,我为自己的微弱无力而难过

在天色彻底黑透之前,那匹马最终给拖上来了。

那时男人们都回来了,斯马胡力跳下齐腰深的泥水潭,从另一个方向使劲推挤马肚子,阿依横别克在对岸骑在自己的马上拼命挥鞭策马拖拽一一马肚上勒着绳子,绳子另一头套在泥浆里的马脖子上和它翻出泥浆的一条前腿上。其间粗粗的牛皮绳被拉断了好几次。

当时那马一动也不动,死了一样,侧着脸,一只眼睛整个儿淹没在泥浆中。突然,绷紧的绳子一松,它明显地被扯着挪动了一下,斯马胡力赶紧往后跳开,那马整个猛地往前一陷,全部扎进了泥水中。本能让它作出最后的挣扎,它的后腿一脱离结实的泥浆就开始踢蹬不已,仰着脖子,努力想把头伸出水面,但很快整个沉没下去。

我尖叫起来,面对这番情景连连后退。但大家大笑起来,说:"松了!松了!"阿依横别克更加卖力地抽打自己的座骑,牛皮绳绷得紧紧的。

当时我以为那马肯定会溺死,感觉过了好久好久,马头才重新浮出水面。

两个男人累得筋疲力尽,满脸泥巴。但仍然不放弃,一边互相取笑着,一边竭尽全力地拯救。最后马被拖上高高的石岸时跟死了一样,要不是肚子还在起伏的话。它的肚子被石头和绳索磨得血肉模糊,耳朵也在流血,背上伤痕累累,脖子上的鬃毛被斯马胡力扯掉了好几团。

值得安慰的是,哪怕在那样的时刻,它仍注意到脸庞边扎着一两根纤细的草茎,它努力扭过头侧着脸去啃食。我连忙从别的地方扯了一小撮绿色植物放到它嘴边,我听说牧人是很忌讳这种拔草行为的,但大家看了都没说什么。

第二天上午,马虚弱地站了起来,浑身是板结的泥块,毛发肮脏而零乱。我总算舒了一口气。虽说"一切总会过去",但"一切"尚远未"过去"的时候,总感觉"一切"永远不会"过去"似的。再回想起来,自己只会瞎操心!

而卡西呢,一点儿也没见她有过担心的样子,只见她尽可能地想办法营救那马。后来赶到的斯马胡力和阿依横别克也是一边打打闹闹地开着玩笑,一边竭尽全力地把它拖上岸,从头到尾都无所谓地笑着,好似游戏一般的态度。

节制情感并不是麻木冷漠的事情。我知道他们不是残忍的人,他们的确没我那么难过、着急,但到头来却远远做得比我多。只有他们才真正地付出了努力和善意。

卡西和斯马胡力他们是强大又宽容的,他们一开始就知道悲伤徒劳无用,知道叹息无济于事,知道"怜悯"是居高临下的懦弱行为。他们可能还知道,对于所有将死的事物不能过于惋惜和悲伤,否则这片大地将无法沉静、永不安宁。

(有删改)

注:李娟,汉族,1979年出生于新疆生长在四川。2007年春天,李娟进到哈萨克牧民扎克拜妈妈家,她与扎克拜妈妈、妈妈的儿子斯马胡力和女儿卡西同吃同住同劳动,跟随他们转场放牧3个多月。这篇文章写的就是这一时期的生活。

10.理解文章划波浪线的句子。(4分)

(1)我想它身体里的河流已经开始崩溃、泛滥。(2分)

(2)它努力扭过头侧着脸去啃食。(2分)

11.分析文章划直线的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12.结合原文,分析哈萨克人的性格特点。(6分)

13.这篇散文意蕴丰富,其主题可作多种解读,请结合文本对主题进行探究。(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筠州学记

(宋)曾巩

周衰,先王之迹熄。至汉,六艺出于秦火之余,士学于百家之后。言道德者,矜高远而遗世用;语政理者,务卑近而非师古。当是时,能明先王之道者,扬雄而已。而雄之书,世未知好也然士之出于其时者,皆勇于自立,无苟简之心,其取予进退去就,必度于礼义。

自此至于魏晋以来,其风俗之弊,人材之乏久矣。以迄于今,士乃特有起于千载之外,明先王之道,以寤后之学者。世虽不能皆知其意,而往往好之。故习其说者,论道德之旨,而知应务之非近;议从政之体,而知法古之非。不乱于百家不蔽于传疏。其所知者若此,此汉之士所不能及。然能尊而守之者,则未必众也故乐易敦朴之俗微,而诡欺薄恶之习胜。其于贫富贵贱之地,则养廉远耻之意少,而偷合苟得之行多。此俗化之美,所以未及于汉也。夫所闻或浅而其义甚高与所知有余而其守不足者其故何哉由汉之士察举于乡故不能不笃于自修。今之士选用于文章,故不得不笃于所学。至于循习之深,则得于心者亦不自知其至也。由是观之,则上所好,下必有甚者焉,岂非信欤!令汉与今有教化开导之方,有庠序养成之法,则士于学行,岂有彼此之偏,先后之过乎?夫《大学》之道,将欲诚意正心修身,以治其国家天下,而必本于先致其知。则知者固善之端,而人之所难至也。以今之士,于人所难至者既几矣,则上之施化,莫易于斯时,顾所以导之如何尔。筠为州,在大江之西,其地僻绝。当庆历之初,诏天下立学,而筠独不能应诏,州之士以为病。至治平三年,盖十有三年矣,始告于知州事、尚书都官郎中董君仪。董君乃与通判州事、国子博士郑君蒨,相州之东南,得亢爽之地,筑宫于其上。经始于其春,而落成于八月之望。既而来学者常数十百人,二君乃以书走京师,请记于予。

予谓二君之于政,可谓知所务矣。使筠之士相与升降乎其中,讲先王之遗文,以致其知。其贤者超然自信而独立,其中材勉焉,以待上之教化则是宫之作,非独使夫来者玩思于空言,以干世取禄而已。故为之著予之所闻者以为记,而使归刻焉。

(选自《唐宋文醇》,有删改)

宁波"十校"语文试题卷第6页共8页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矜高远而遗世用 矜:自夸

B.有庠序养成之法 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

C.州之士以为病 病:弊端

D.以干世取禄而已 干:干预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寤后之学者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B.故不得不笃于所学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然士之出于其时者 师不必贤于弟子

D.讲先王之遗文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巩的文章,常以平凡之事示深远之理。本文标题为"筠州学记",作者却并未拘泥于对筠州学舍建立的记叙,而论及历史上对先王之道的继承与学习、汉代人的教化风俗之美等。

B.对于当世的读书人,作者赞赏他们能够钻研典籍、效法古人的行为,同时也指出他们虽然明晓先王之道,但是能够尊重而奉行的,却未必有那么多人。

C.文章将汉代的读书人与当今的读书人相比较,指出由于推选人才的方式不同,他们所专注的方面不同,前者专注于自我修养,而后者更专注于学习

D.作者认为董君仪、郑君蒨二君对于筠州的政事,是有追求的。庆历初年,筠州地理偏僻,未能应召建校,而在二十三年后董郑二君选地建学舍,并亲自讲解先王遗文,使学子们学得知识。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夫所闻或浅而其义甚高与所知有余而其守不足者其故何哉由汉之士察举于乡闾故不能不笃于自修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不乱于百家,不蔽于传疏。其所知者若此,此汉之士所不能及。(4分)

(2)则上之施化,莫易于斯时,顾所以导之如何尔。(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暑旱苦热

(宋)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注:"昆仑"及后文的"蓬莱",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山。

19.首联中的"屠"字的意思是 ,表达了诗人对暑热的 之情。(2分)

20.这首诗的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6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材料一:

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论语》

材料二:

君子为儒,将以明道;小人为儒则矜其名。一一孔丘十一代孙孔安国

材料三:

学以为己,君子儒也;学以为人,小人儒也。一一程子

材料四:

推孔子之所谓小人儒者,不出两义:一则溺情典籍,而心忘世道。一则专务章句训诂,而忽于义理。子夏之学,或谨密有余,而宏大不足。一一钱穆《论语新解》

21.子夏在"孔门十哲"中属于 科代表人物。《论语》中的"君子与小人",常以阶级社会的等级区分,这里则是以 为区别。(2分)

22.结合材料,谈谈"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4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 ,譬如北辰, 。《论语》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杜甫《登高》)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苏轼《赤壁赋》)

(4)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 。(司马迁《报任安书》)

(5)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 。(韦庄《菩萨蛮》)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沉默是一种处世哲学,用得好时,又是一种艺术。一一朱自清

邪恶获得胜利的唯一条件,就是善良的人们保持沉默。爱德蒙·伯克

你若沉默,请出于爱而沉默;你若发声,请出于爱而发声。一一奥古斯丁

上述材料唤醒了你怎样的体验?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宁波"十校"2020届高三3月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

1.【答案】B解析:A.单薄,b;蜂涌而上一蜂拥而上C.俚语,一泄千里一一泻千里D.拥趸(dn;质疑一置疑

2.【答案】A解析:"大事"和"大肆"这两个词都是指"大力从事某一件事"。"大事"是中性词,它搭配的词也常是中性词。如:宣传活动、宣扬、操办、渲染、介绍等。"大肆"指毫无顾忌地干(坏事),是贬义词,和它搭配的词也常是贬义词。如:掠夺、搜刮、挥霍、鼓次、歪曲、诬蔑、攻击、屠杀等。此处用"大肆"合适。

3.【答案】B解析:"据…记载"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此处表面像提示性话语而实际不是,其后用逗号。

4.【答案】A解析:B."堪"是值得,"堪忧"指值得担忧,意即令人担忧。将"堪忧"与"令人担忧"杂糅成"令人堪忧",是错误的。C.偷换主语,应在"既愿久立四望"前加上"让人";D.宾语中心语残缺,"工程"后面加"任务"。

5.【答案】是依靠月光来判定方向的飞行中的飞蛾看到火光;(没有"飞行中的"也可以)它们不停地拐向光线更强的方向解析:语段主要介绍飞蛾为何投火的问题。第一个空格,从后文看主要表述飞蛾夜间飞行判断方向的方法是依靠月光第二个空格,从前文的"导航"和后文的"错认为"可以明确,空格的内容是飞蛾飞行中看到灯光等;第三个空格,从前文对飞蛾绕着火光打转的生理介绍和后面的绕着圈子飞来看,空格的内容应该是飞蛾会不停地拐向光线强的地方等。

6.【评分标准】

主持稿:要求有互动性内容(1分),引出郎平。有针对性介绍人物事迹(1分),点明朗读主题(1分)语言连贯得体,表达准确(1分,至少运用两种修辞(2分)

主持稿:要求有互动性内容,引出连线方(1分)。有"元宵节"元素(1分),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2分),语言表达连贯准确(2分)。

颁奖词:点明人物的事迹(1分)、彰显人物的精神(1分),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2分),整体表达连贯准确、自然流畅(2分)。

7.【答案】B解析:A扩大范围,原文是"已知RNA病毒中最大的";C变或然为必然,原文是"可能";D曲解文意,原文说"使轻症患者趋向痊愈,中度患者控制其病情向重症、危重症转化",并不是"使轻症、中度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甚至痊愈";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讲中药对重症患者有没有作用。

8.【答案】A解析:张冠李戴,粪-口传播是一条重要的MESR-CoV传播新途径。

9.【答案】创新疾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做好源头治理;构建系统化应急法律体系,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改善应急组织结构,做好多部门协调;加强应急宣教,鼓励全民参与。(意思对即可)

10.【答案】

(1)河流,指生命力,河流崩溃、泛滥意味着马的生命力已不由它意识控制地溃散、流窜,(1分)"我想"表达了我对濒临绝境生命的担忧和焦虑。(1分)

(2)通过"扭""侧""啃"等动作描写刻画出马吃草时的努力和艰辛,(1分)表现了马强烈的求生欲望。(1分)

11.【答案】第一处写鹤从空中滑过,以动衬静,衬托出环境的静寂冷清,烘托了我独自面对陷入绝境的生命时的害怕心情。(2分)第二处写太阳完全落山,天色越来越暗,营造了一种冷寂、悲伤的氛围;"气温陡然下降",烘托出我对红马命运的紧张与担忧。(2分)

12.【答案】冷静理智。卡西一开始拒绝去看马,而先完成自己手头的工作;当发现她和"我"根本弄不动马的时候就回家和面准备晚餐,见出人物内心冷静理智,活在当下,不因过多的无用的情感而影响当下的生存。善良勇敢。卡西找不到男人帮忙,仍然单身一人踩进沼泽去营救红马,体现出她的善良和勇敢。乐观强大斯马胡力和阿依横别克尽力营救马匹,却又在这么紧张的时刻能够"大笑",保持轻松的心情,体现了他们善良而不软弱,强大且有同情心,以及面对死亡的坦然与自在。宽容。对我拔草这种牧人忌讳的行为,他们都没有说什么,体现了他们的宽容和善良。(每点2分,写出三点即可)

13.【答案】生命的本能促使马儿虽掉落泥沼但仍不停努力想要脱离困境,马儿象征了这片贫瘠却又宽广的荒野之上的永恒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草原上坚韧生命的赞美。

真正的善意从来都是付出,而并非怜悯。卡西等人以积极主动的实践行动去拯救红马,但不会像我一般身陷悲痛,表达了作者对牧民身上这种强大、坚韧而宽容的生命态度的赞美。

生与死本就是这广袤草原上的自然规律人不必为之深陷悲痛。卡西等人尽全力拯救红马,

但对将死之物也不过分惋惜悲伤,所以他们从头到尾笑着,看似游戏一般的态度,实际上是面对死亡的坦然和豁达。(每点二分,需结合文本进行分析,若有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14.【答案】D解析:干,求取

15.【答案】A解析:A.均为连词,表目的,来B.所动词一名词性结构为所…被动结构。C.介词,在,从/介词,比。D.助词,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6.【答案】D解析:原文说使筠州的读书人在学宫中相互出入,讲述先王的遗文,以求得知识。并没有说二君亲自讲述先王遗文

17.【答案】夫所闻或浅/而其义甚高/与所知有余/而其守不足者/其故何哉/由汉之士察举于乡闾/故不能不笃于自修

18.【答案】

(1)(他们)不被百家之言所扰乱,不被经传上的解释所蒙蔽。他们像这样博学,这是汉代的读书人所不能比的。(得分点:被动句1分乱,扰乱;传疏,解释经义的文字;知者,博学的人,智慧的人;各1分。)

(2)那么,在上位的人施行教化,没有比这时更容易的,只不过看你所用来引导的办法怎么样了。(得分点:状语后置句1分。施化,施行教化;顾,只不过;所以,用来…的法各1分。)

19.【答案】驱除(或消除)强烈憎恶(或厌恶、痛恨)(2分)

20.【答案】首联"清风无力"与"落日着翅"相对比,凉爽的风对驱暑显得无能为力,而落日却犹如生了翅膀飞上了山,突出暑旱之甚酷热难当。颔联以上天不痛惜银河干涸,与人害怕江海枯竭形成强烈对比,表达诗人对老天爷的憎恨之情。颈联将有积雪、常遗寒的仙境与酷热的人间相对比,突出诗人虽也羡慕仙境清凉,但更愿与天下人共苦难的情怀。(每点2分)21.【答案】文学德行(或品行、道德、品德、品格等,写学习情况不给分。)

22.【答案】君子儒是学习道,即明白天地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小人儒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博取虚名,并到处炫耀。君子儒学习是为了自己内心的充实和品性的修养,小人儒学习是为了附炎趋势、沽名钓誉。君子儒学习重视世道和义理,小人儒溺于典籍和章句训诂。(写出其中二点即可得4分)

23(1)为政以德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4)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5)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24.参考高考标准评分。建议平均分设置为44分。

参考译文

周王朝衰微,先王们的遗存也就消亡了。到了汉代,六艺经传从秦朝焚书的余烬中复出,读书人于是可以跟着百家继续学习。谈道论德的人,自夸德行崇高远大而忘了为世所用;议论为政之道的人,力求卑下浅近而不去学习古人。在那个时候,能够通晓先王之道的人,只有杨雄而已。但是杨雄的文章,世人不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然而出现在那个时代的读书人,他们都在保持自我操守上很着力,没有草率简略的思想,他们对于物质上的索取与给予,官位上的提拔或黜退,道义上的取舍,一定会从礼义方面来考虑。

从那时候到魏晋以来,社会风气低劣、人才匮乏已经很久了而到了当世,才有卓异的读书人从千年之外的典籍开始专研,阐明先王之道,来启迪让后学之子。世人虽然不能全部了解那些思想,但是却常常喜欢它。所以学习那些道理的人,论及道德的主旨,知道应该不在近代追求它们;议论参与政事的规矩,知道效法古人不是绕远。他们不被百家之言所扰乱,不被经传上的解释所蒙蔽。他们像这样博学,这是汉代的读书人所不能比的。

然而能尊重而奉行的,就未必有那么多人了。所以像《乐》《易》那样淳厚的风气已经衰微了,而那种诡异欺骗、浅薄丑陋的风习占了优势。他们不论处在贫富、贵贱的地位,培养廉洁、远离耻辱的心意就少,而苟且迎合求得的行为就多。这是习俗教化的美德赶不上汉代的原因。(汉代的读书人)见闻有时很浅薄,但是他们的道义很高见闻很渊博,但是他们的操守却不够,这是什么缘故呢?缘于汉代的读书人是从乡里被推举的,所以(他们)不能不专注于自我修养。现今的读书人是用文章来选用的,所以(他们)不能不专注于学习。至于那些学习深入的,理解到了内心深处的人,也不知道自己到了哪种境界从这个现象看,那么朝廷喜欢的东西,朝野的人一定比之更厉害啊,难道不是真的吗?如果使汉代和今天都有教化开导的方法,都有学校培养成才的方法,那么读书人在学问品行方面,难道有彼此之间的偏差,先后的过失吗?《大学》中的道理,将想用诚意、正心、修身,来达到治理国家天下,而必定要先求得知识,那么有知识的人,本来就是为善的开端,而一般人难以达到。今天的读书人,对于一般人所难以达到的知识境界,已经相差不远了。那么,在上位的人施行教化,没有比这时更容易的,看你所用来引导的办法怎样了。

筠州也算是个州,在长江的西面,地理偏僻与世隔绝。在庆历初年,天子下诏设立学校,但是只有筠州不能呼应诏令,筠州的读书人认为是个弊端。到治平三年,大概有二十三年了,才有人报告知州事、尚书都官郎中董君仪。董君就和通判州事、国子博士郑君蒨察看州的东南,发现一块高阔开朗的地方,在上面建造了学舍。在治平三年的春天开始经营,而在八月十五日落成。不久来学习的人常有数十到数百人。两位贤君就带着报呈的文书去了京城,并嘱咐我写篇记。

我认为两位贤君对筠州的政事,真的是有所追求的。使筠州的读书人在学宫中相互出入,讲述先王的遗文,以求得知识。他们中有贤德的人能够超然自信而独立于世,那些中等资质的人得以自勉以等待上一位次的教育。那么这个学宫的兴造,不独使来学习的人品味思索一些空洞不实的言词,来迎合世俗、求取禄位罢了。所以替他们写上我的见闻而成了这篇记,等他们回来之后刻石记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