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戰”九天九夜 ——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的建設者

“激戰”九天九夜 ——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的建設者

和疫情賽跑,為生命搶時間。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吃勁的特殊節點,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凝聚了民眾太多的希望。

2400餘人的隊伍、數百臺機械,晝夜不歇。60個小時完成基礎施工,90個小時著手活動房吊裝,200個小時相繼完成綜合辦公樓、4棟醫護宿舍樓、停車場及室外總體的全面交工……

“激戰”九天九夜 ——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的建設者

忙碌在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項目工地的工人 邵瑞 攝

九天九夜。2020年初春的涇渭平原上,高陵區張卜村外的這片500畝的平地變高樓。而這座公共衛生中心的建立,將有效提高西安市應急處置能力,在預防疾病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1個施工小組長的35000步

1月31日晚9點。陝建機施集團接到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項目建設任務,短短30分鐘,“請戰”消息刷爆微信群。

2月1日凌晨4點20分。挖掘機、裝載機、壓路機等70多臺機械設備抵達現場,130名管理人員及司機全部到位。

從接到命令到現場集結,只用了7個多小時。

劉小光臨危受命,擔任項目負責人。與以往承接的其他項目相比,此次工期要求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他們,只有短短10天的時間。

但特殊時期,原本簡單的工人調度、機械調配變得極為困難。一大批機械設備,因為道路封鎖難以運進。“電話打了無數次,甚至買一顆螺絲釘都得跑斷腿。”劉小光說。

夜裡,工地水電不通,一片漆黑,只能靠車燈照明。所有人都在緊張地進行場地清表、整平,硬是在荒郊野地搶出工作面,提前12個小時完成土方作業,為土建單位後續施工贏得了寶貴時間。

率先移交工作面後,工人們又迅速投入到場區道路、排水工程施工中。這兩項工程施工線長、面廣,交叉施工、穿插作業多。90多臺機械設備,600多名管理人員、工人同時搶工,化面為點。

2月4日零時30分。路基施工小組組長張兵不敢休息,趁著2、3號樓之間有臺吊裝機離開,連忙組織人手去修路。因為早晨7點,這裡還有其他項目需要進行。

張兵告訴記者:“道路算是最上面的一個項目,中間有很多交叉工程,我們只能搶別人休息的時間去做。”

70多米的路修了快一半,還要等另一臺吊裝機騰出工作面。終於在凌晨3點,他們等來了最後40米。此時,突然下起了小雪,工地的氣溫達零下7℃。張兵帶著4個管理人員和10個工人一刻未歇,打著手電筒測標高、打路基。

因為隨時都可能有新的工作面要搶,道路組每個人都備了一把鐵鍬,在工人休息的時候,他們就自己頂上去。

即使這樣,眼看預計的時間節點接近,手上的項目還沒完成。有的施工員急紅了眼:“影響整個工程進度怎麼辦?”

等,肯定不是辦法。張兵覺得,按照目前這種插空作業的方法,費時費工費人。與合作單位協商後,3、4號樓之間的吊裝機根據修路需要靈活移動,終於給道路組預留出了整塊時間。

在工地的十幾天裡,張兵一共睡了30個小時,每天步數超過3萬步,用少喝水甚至不喝水來節約時間,右腿靜脈曲張,腫得青一塊紫一塊。

不只是他,現場的工作人員都身兼數職。實在累了困了,就在車裡“眯”一會兒,送來的盒飯幾乎沒吃過一口熱的。熬紅了眼睛,喊啞了嗓子,仍然在一米一米修,半小時半小時搶。

36小時,4萬多平方米場區內主要道路及整平工作、排水工程施工任務完成,比計劃工期提前14個小時。18小時,2000多平方米停車場草坪磚、消防調蓄池、泵房等施工任務也順利完成。

1對夫妻的3個充電寶

2月7日傍晚,忙活了一整天,陝建一建集團裝飾公司的管維娜終於坐車回到家中。因為要採購物資,她才難得“清閒”。

提前到家的她特意熬了一鍋小米粥,等待丈夫雷佳從工地上回來。雷佳到家已是凌晨1點多,看見桌上的小米粥,感嘆了一句:“終於能吃口熱乎飯了。”管維娜差點掉下了眼淚。

當初,同在陝建一建集團裝飾公司的丈夫接到了通知,二話不說投身到建設大軍中。公司有規定,雙職工家庭只許一位“上前線”,但管維娜還是瞞著領導,自己也偷偷去了建設現場。

“丈夫是黨員,我也是黨員,還是科室負責人,這個時候我不去誰去?”管維娜說,“去了還能給大家加油打氣。”她在工地上藏了一天,還是被領導知道了,但被發現後她反而光明正大地加入了這支隊伍。

管維娜負責後勤保障,要管裝飾公司200多人的吃飯、防疫、消毒等,並不比丈夫輕鬆。

每天她要挨個量體溫、發口罩,不停地給工地送熱水。一餐,她要打400多個盒飯,一天四餐,就要掄1200多次大勺。送完夜宵到現場,已經是夜裡12點。往往別人吃完飯,她收拾乾淨了,自己才能顧得上吃一口泡麵。

“激戰”九天九夜 ——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的建設者

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建設現場

剛到工地的時候,路還沒有硬化,管維娜在各種機械交叉作業中推著送飯的小車趕路。一不小心滑倒在地,她顧不得看自己有沒有摔傷,先趕緊檢查盒飯。

晚上有點時間,管維娜還要登記花名冊、統計數據並準備第二天的物資。

有管維娜做後勤保障,大家少了後顧之憂。手套、體溫計沒了找她,酒精、消毒液不夠了找她……“有我在,找我拿”,這是管維娜常掛在嘴邊的話。

有時候雷佳能遠遠地看妻子一眼,但根本顧不上說話。兩個人手上的事情都太多了,他們首先要負責的,是自己的團隊。他倆每天傳遞思念的紐帶,是三個充電寶。管維娜把它充好電,再由別人帶給丈夫。

裝飾公司負責的項目多是“面子”。“衛生間的鏡子、房間的地腳線、拼接處的包梁等等,量不大,就是瑣碎。”雷佳介紹說,這意味著,很多工作需要等其他工程完成才能開始。為了保障工程順利進行,作為負責人的他,需要到處跑,與合作單位溝通。

這天,雷佳在餐廳和工長李迎兵商量包柱方案,突然接到電話,說2號樓衛生間又出了問題的。等他趕過去,發現前面的工程沒有開始,裝飾公司沒有工作面,需要協調。衛生間方案剛說了一半,又接到室外貼石材問題的電話。

走到哪兒,雷佳的耳朵邊都貼著手機。他在工地上跑,三個充電寶在他與管維娜之間“跑”。工程結束後,雷佳的手機也終於“功成身退”。

項目完工後,管維娜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給丈夫買了個新手機。

1個人背後的那支隊伍

2月1日開工,9天建成移交,這是所有參與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建設的陝建工人,創造的速度。這背後,有2000多個家庭的默默支持。這面前,是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希冀與盼望。

路基施工小組組長張兵離開家的時候,他的妻子剛剛生完二胎出院。

“老大出生時我就沒在我老婆身邊,她懷二孩的時候,我基本也沒陪過產檢。這個時候要走,我實在難以開口。”張兵的為難被他細心的妻子發現,她默默幫丈夫收拾了幾件衣服,安慰他:“這是大事,一定給人家完成好。去了也要照顧好自己。”

當晚11點,張兵已經抵達高陵區施工現場等待分組。同事郝月哲打電話著急問情況:“陝北下雪封路了,我可怎麼來啊?”

出於安全考慮,張兵拒絕了郝月哲的“請戰”。但郝月哲固執地開了18個小時的車,從榆林綏德直接趕到了工地。

張立超是陝建技施集團德順勞務公司的一名工人,接到進場施工電話後,二話沒說就穿衣出門,直接從臨潼家裡趕到了現場。

得知工人緊缺,張立超又聯繫了9名工友。一到工地,他就開始地面清表、平整及土方施工,連續24小時,他沒合過眼。隨後,兒子張俊也趕到了現場支援。

疫情嚴重,老家村子已經封鎖。妻子心疼兒子,電話裡一直埋怨張立超把孩子叫到工地。他寬慰說:“工地管理很嚴格,陝建領導職工都在這加班加點,我們完成任務就回來。”

工地上,84名黨員組成了突擊隊。趙富強五天五夜連續作戰,其間只睡了5個多小時;鄧曉慧將僅僅只有3歲的兒子留在家中,毅然堅守崗位;王寶生在工地擔負後勤保障,妻子也在疾控中心防疫第一線……

2月17日凌晨4點,即將破曉,張兵給妻子發了條微信:“天一亮項目就要移交了,等我回家。”

本刊記者 王雅 徐旻禾

“激戰”九天九夜 ——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的建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