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闲情偶寄》——贫穷的人能快乐吗?

李渔在《闲情偶记·颐养部》中写道:“兹论养生之法, 而以行乐先之。” 标举颐养性命“行乐第一”的主张。然而, 人生终究是苦多乐少,“造物生人一场, 为时不满百岁 … …况此百年以内, 有无数忧愁困苦 、疾病颠连、 名缰利索、惊涛骇浪, 阻人燕游, 使徒有百岁之虚名, 并无一岁二岁享生人应有之福之实际乎! ”人生短促,不足百年,又充满了困顿艰险, 人生的快乐何其罕见难得。更何况,“此百年以内,日日死亡相告,谓先我而生者死矣,后我而生者死矣,与我同庚比算、互称兄弟者又死矣。”日以死亡相告,“知我不能无死…是恐我也,恐我者,欲使及时行乐。”故造物以死相劝, 劝人及时行乐 。是那日日相逼近的死亡促使人思考生活的意义,既然谁都不能改变必死的结局,那就只能改变面对死亡的态度,坦然面对,珍惜生命。如果不能改变生活艰难的现实,那就改变面对艰难之态度,乐天知命,接受生活,拥抱当下,享受快乐的生活。生命短暂,更要惜命养生;生活艰难,更要及时行乐。不论富贵贫贱,人人可以行乐,但各有不同的行乐之法。李渔在《闲情偶记·颐养部》的“贫贱行乐之法”篇中写道:“穷人行乐之方,无他秘巧,亦止有‘退一步’法。”即穷人行乐没有别的秘诀,只有“退一步”这种方法。

李渔《闲情偶寄》——贫穷的人能快乐吗?


人生在世,我以为贫, 更有贫于我者 ;我以为贱,更有贱于我者 。“我以妻子为累, 尚有鳏寡孤独之民,求为妻子之累而不能者;我以胼胝为苦 , 尚有身系狱廷 ,荒芜田地, 求安耕凿之生而不可得者 。”即我把妻子儿女当做累赘,还有人失去妻儿无依无靠,想要有这种累赘却得不到;我为了生活,披霜露,斩荆棘,手脚布满了老茧而感到辛苦,还有人披枷戴锁被关在监狱里,任凭家里的田地荒芜,想要安心耕作却无法逃身。这样“以不如已者视之,则日见可乐”。凡事能这样“退一步”想,即“向下比”,才能拥有知足的心境,这是最适合贫穷之人的“行乐之法”。以此居心观人观已, 则“苦海尽成乐地 ”。反之,如果“向上比”,“以胜己者相衡,则片刻难安,种种桎梏幽囚之境出矣。”人如果总要“进一步”,同那些胜过自己的人攀比,那就难得一刻安稳,就像自已被套上枷锁、投入牢笼之中。

李渔《闲情偶寄》——贫穷的人能快乐吗?


为了说明“贫穷的人也能快乐”的道理,即“贫贱行乐之法”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加以灵活运用,李渔以一个显宦与小吏的故事为例作一对比。

有一个显贵之人 ,在酷暑季节旅宿在一个小旅馆中,蚊帐里飞进来许多蚊子,赶也赶不尽 ,叮咬得他无法入眠,痛苦难忍 。这时, 他想起了自己家里宽敞的房屋, 凉爽的竹席 , 彻夜为他轻摇扇子驱蚊送爽的美姬, 哪里想到夏天的夜晚会这样炎热难熬,蚊虫会如此之多。越想到家中的舒适凉爽 ,心中就愈加燥热不堪 ,一夜不能入睡。当时还有一个亭长这样的小吏露宿在房檐之下 ,他被蚊子叮咬得几乎露出了筋骨。不得已, 只得在院子里来回跑动, 以使蚊子无法在他身上立足 。住在室内的显宦看到这个小吏在院子里为了躲避蚊虫叮咬整夜跑来跑去,“形则往来仆仆,口则赞叹嚣嚣”,他觉得这个小吏很可怜,但奇怪的是小吏似乎乐此不疲 。他就问小吏说:“你受蚊子叮咬之苦胜我百倍, 我以为苦,你却以为乐 ,是何缘故 ?”小吏告诉他 :我过去曾被仇家所害,身陷牢狱之中。当时也在夏天,狱卒怕我逃跑 ,每天夜里都死死地捆绑着我的手脚 , 蚊子叮咬之苦数倍于今晚,我却丝毫动弹不得。现在,我可以四肢屈伸自如,可以随意地跑个不停,这和昔日相比,真如仙凡和人鬼的区别 。这个亭长就是用“退一步”法看待自己身处的境遇,“以昔较今 ,是以但见其乐, 不知其苦”。

李渔《闲情偶寄》——贫穷的人能快乐吗?


“退一步”法,就是以不如自己之人视已,以不如现在之境视当前,才能生出满足之情,快乐之感,即“想至退步,乐境自生”。因此,李渔说,“退一步”是“穷人行乐之秘诀也”。

清代著名学者李惺也曾经说过“人比人”的道理:“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学问休言我胜于人,胜于我者还多。”这与李渔所说的“退一步”法有相通之处。其实,“人比人”也包含“今日之我与过去之我”的比较。由亭长这个故事来说,“凡行乐者,不必远引他人为退步”,行乐的人,不必用别人作比较,就是自己,谁没有经过逆境?无论贫富贵贱,“拂意之境”无人不有,大到灾凶祸患,小到疾病忧伤。“执柯伐柯,其则不远。”“忆苦追烦” ,拿自己的过去所遭受的不幸和现在来进行比较,其感受会更加真切,得到的快乐也更为亲切。

李渔《闲情偶寄》——贫穷的人能快乐吗?


当代作家史铁生疾病缠身,他不解为何自己总是在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来,成群结队好像都相中了他的这个身体,仿佛是疾病的一处乐园。他感慨地说: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觉得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他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史铁生为此而感叹道:“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不知道这世间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由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欢乐?只好听凭偶然。既然人生的困苦无可逃避,那就接受,承担。他在无情的命运、痛苦的疾病面前,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以坚强的毅力和智慧,写下了数百万字的作品,他以健康的精神探寻人生的真谛,以精美洁净的文字表达他对生活的感恩与热爱之情。在病中,他能享受写作与思考的快乐,有赖于他旷达的生活态度,即凡事能“退一步”想,“想至退步,乐境自生”。

李渔《闲情偶寄》——贫穷的人能快乐吗?


李渔自称是天地间受到困苦最多的人,能够“不死于忧患,不枯槁于迍邅(zhūn zhān行路艰难的样子)蹭蹬者,皆用此法”。自己没有死于忧愁困苦,没有在艰难流离中憔悴枯槁,都是依赖于“退一步”这个方法。“又得管城一物,相伴终身,以扫千军则不足,以除万虑则有余。“管城”即毛笔。以管城相伴终身,即寄情于以艺为中心的人生天地,尽享 “填词之乐” ,上天入地, 作佛成仙, 无一不随意而到 。李渔认为,自己能仰仗文学创作享乐自适并藉以实现自我, 这就是处于“乐境 ”了 。李渔感叹自己生于忧患之中,处于落魄之境,自幼至长,自长至老,总无一刻舒眉,“惟于制曲填词之顷,非但郁藉以舒,愠为之解,且尝僭作两间最乐之一,觉富贵荣华,其受用不过如此”。戏曲创作放飞了他想象的翅膀,使他得以从现实的困苦中得到解脱,“我欲做官,则顷刻之间便臻荣贵;我欲致仕,则转盼之际又入山林;我欲作人间才子,即为杜甫、李白之后,…我欲成仙作佛,则西天蓬岛即在砚池笔架之前…”李渔之舞文弄墨,是他谋生的手段,也是他人生的寄托,他从艺术创造中得到了莫大的快乐。但是,即使有这枝能扫除忧虑的毛笔,如果不善于做“退一步”之想,即有知足之心,就是在纸墨之上也能困住人。

李渔《闲情偶寄》——贫穷的人能快乐吗?


“退一步”乃生知足心,“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不辱不殆, 至乐在其中矣” 。所以,李渔说,行乐首先要有知足心,“故善行乐者,必先知足”。知足才能从当前生活中获得认同感,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生活,因为这可能是他人所渴望获得的,或他日所不曾拥有的。人应当积极肯定、接受当下的生活,认同现有的自我身份与生存状态,这种自我认同会让人对生活产生满足感,并以审美之心视之、待之,从而享受生活之乐趣。正如梁启超所言:“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 生活才有价值 ”。

李渔认为,生活的快乐与否不在于人生的具体境遇,而在于你有没有“知足常乐” 的心态,有没有及时行乐之心。心以为乐, 则境皆乐;心以为苦, 则无境不苦。有行乐之心,则随时、即景、就事都有行乐之法。贫穷之人如果掌握“退一步”法,则“苦海尽成乐地”,可谓“无往而不乐”。李渔所谓的行乐之心,不是消极的享乐主义,并非让人纵欲至醉生梦死,他指导人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寻找乐趣,创造乐境,以颐养性命。

李渔《闲情偶寄》——贫穷的人能快乐吗?


李渔虽然才华横溢 、饱读诗书, 却没有形成 “修齐治平 ”的政治情怀和“经世致用”的济世抱负, 而是走向了 “享乐自适 ”的休闲境界 ,这使李渔的《闲情偶寄》在传统文化中呈现出一种 “另类 ”的叛逆精神与风格。但他的思想中有生活的智慧, 他的作品中有生活的艺术。今天,人们普遍感觉生存竞争加剧 ,生活压力增大,悲、苦 、忧、烦的生活情绪蔓延滋长。如何对自我心理进行调节和保护,如何在人生的困境中自助和自救,《闲情偶寄》所提倡的“退一步”的生活艺术和生活智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值得学习和借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