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短期反彈,後市將如何選向?


滬指短期反彈,後市將如何選向?

上證指數


滬指短期反彈,後市將如何選向?

深成指


滬指短期反彈,後市將如何選向?

創業板指

今日上午北向資金淨流入43.69億,兩市成功構築60分鐘級別技術性底背離,短期內是依然維持弱勢反彈還是能引發一波較好的反彈,而反彈過後,又將作何選向,是繼續弱勢調至2500還是以2700上下為基點進行橫盤震盪,對此,大家作何觀點?歡迎讀完此文一起評論交流。

上週以來,包括A股市場在內的全球股市紛紛自低位企穩回升。

(下文部分內容引自中國證券報觀點)

  一份來自私募業內的最新問卷調查顯示,近7成的股票私募機構預期4月份A股市場將迎來底部拐點,而目前散戶投資者對於A股後市仍偏於謹慎。

  在私募佈局意願最為突出的行業板塊上,春節之後以及上週以來的三大人氣板塊(科技、消費及農產品),成為焦點。

  一季度A股顯著抗跌

  在隔夜歐美股市繼續自低位回升的背景下,昨天(3月31日)A股以全天的縮量偏強震盪,結束了2020年一季度的交易。兩市主要股指在昨天有所走弱之後,昨天紛紛出現小幅走強。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今年年初以來疫情席捲全球、多個主要經濟體經濟運行均遭遇不同程度停滯的背景下,中國股市在前3個月的表現,呈現出極為顯著的抗跌特徵。

  A股五大股指中表現最弱的滬深300指數,一季度下跌10.02%;春節之後曾經持續發力上攻創業板指,今年以來則仍舊小幅上漲了4.10%。而在全球主要股指中,相對錶現較強的納斯達克指數,一季度也下挫了13.36%。

近7成私募看好4月現底部拐點

  私募排排網昨天公佈的一份股票私募機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多達68%的受訪私募認為,4月A股市場的機會將大於風險,並有望迎來底部拐點。

  僅有32%的受訪私募認為,由於海外疫情形勢與海外金融市場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4月將繼續對A股持中性觀望態度。

上海銀杏環球創始人張峰表示,3月下旬以來,美國股市的波動性出現持續收斂,投資人的情緒開始從之前的極度恐慌,迴歸正常。全球疫情未來的變化,將會呈現出“V型”,即海外疫情一旦好轉,就將超預期加速向好。

  張峰表示,根據過往經驗,一旦錯過開始的反彈時機,之後很可能就沒有特別好的點位進入。因此在當下的關鍵時間點,對於已經跌至絕對估值低位和低價的A股市場,可以考慮提前行動,敢於左側佈局,逆向投資。

  磐耀資產董事長辜若飛指出,A股市場悲觀情緒已經得到緩解,有望在4月份迎來市場投資情緒的拐點。隨著上市公司年度報告和一季報的持續披露,市場在迎來“基本面大考”的同時,優質上市公司將進入價值投資區間。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散戶群體對於A股市場的投資研判,明顯較私募機構更加謹慎。

  國內某財經電視節目昨天晚間進行的一份個人投資者多空調查顯示,有超過6成散戶認為A股市場短期仍會向下探底。

三大板塊成私募佈局焦點

  在4月看好的行業板塊方面,科技、消費及農產品成為多家股票私募佈局交集最多的三大領域。

  星石投資認為,由於短期外需仍會較為疲弱,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國內擴內需的相關政策將會進一步加碼。因此,兼具產業轉型升級和新基建雙重逆週期屬性的科技成長股,在4月繼續值得重點關注。此外,受益於內需修復、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的消費類成長股的景氣度也有望提升,並可能成為4月A股較好的投資機會。

  辜若飛認為,二季度可以關注黃金和農產品的漲價機會。與“經濟修復”預期相關的消費以及具備更高穿越週期和抗風險能力的醫療醫藥板塊,也值得重點進行低位佈局和繼續持有。

  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認為,創業板市場自2月26日調整至今,以半導體、芯片為代表的科技板塊跌幅最大,半導體50等細分行業股指跌幅均達到20%左右,估值泡沫已被大幅度擠出。從國產替代、自主創新加速、5G更新換代、“新基建”投入等角度來看,未來較長時間內科技行業景氣度仍將繼續向上,值得繼續逢低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