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氫”可以緩解運動併發症?

對於一些目前尚無法治癒的慢性病患者來說,醫學的進步無論多麼快速,也跟不上急切的心情,因為和疾病作鬥爭的這個過程,太艱辛。


這種急切的心情,有時候導致患者會迷信某些可以一勞永逸地治癒疾病的“偏方”或“傳說”,往往忽視了專業醫生的建議。


比如,“吸氫”成為今年熱門的健康傳說。雙11或雙12的網絡消費大潮中,氫氣水杯、吸氫機等大概早被放進了購物箱。


“吸氫”可以緩解運動併發症?


有不少讀者來信,問“吸氫”能否控制帕金森病,比如,能否緩解運動併發症?接受帕友網採訪的專家證實,目前沒有看到這方面的相關學術研究或文章。


先說說吸氫。


作為維持我們生命活動所必需的,也是能量代謝的基礎,正常生理狀態下的自由基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過量的自由基會損傷我們的機體細胞。吸氫,是指用氫能來中和掉過量的自由基。


2019年6月,《中國新聞週刊》刊發了一篇調查性報道,題目叫“氫氣控癌,一個傳說是如何書寫的”。報道梳理了氫氣醫學進入中國的過程:“第二軍醫大學海軍醫學系教授孫學軍是國內氫氣醫學研究第一人,2014年3月,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氫分子生物醫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孫學軍任主任。”


報道引用了孫學軍的話,“目前,氫氣的選擇性抗氧化作用也只是基於觀察到的減輕炎症等現象所給出的一種解釋,科研人員對於氫分子在體內具體作用的機制實際上並不清楚。”


記者採訪了2019年出版《氫氣控癌——理論和實踐》一書的作者,即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創始人徐克成。報道稱,對於外界“氫氣控癌”結論的質疑, 徐克成回應說,自己所做的只是觀察性報告,不是循證醫學研究,也不是隨機雙盲對照研究,只是把看到的現象披露出來,給外界提供參考。


帕金森病作為一種慢性病, 患者在病程中後期可能會出現運動併發症。一般來說,患者在服用左旋多巴治療後幾年後(臨床上多稱為“蜜月期”),許多帕金森病患者會出現運動併發症,包括運動波動、異動症、姿勢平衡障礙等(凍結步態)等。運動波動的情況,常見的是“開關現象”和“劑末現象”。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徐評議教授接受帕友網專訪時,對運動併發症的症狀有較為生動的介紹:


01

療效減退,臨床上稱為寂寞現象,即就是患者每次用藥的有效作用時間縮短,患者此時的典型主訴為“藥物不像以前那樣管事了,以前服一次藥能維持4小時,現在2個小時藥就過勁了”。


02

異動症,患者表現為頭面部、四肢或軀幹的不自主舞蹈樣動作。


03

肌張力障礙,患者會出現晨僵或者小腿疼痛、翻身困難等表現。


除此之外,還可能伴有血壓偏低、頭昏等表現。


徐評議教授對此建議是:首先,患者要有信心,運動障礙不會影響壽命;其次,對於藥物的副作用要有所瞭解,做好一些心理準備;第三是要有合適的體育鍛煉,“要運動,運動的形式取決於個體,比如說患者喜歡打羽毛球那就打羽毛球,不要打乒乓球,要選擇自己習慣的並適合的體育運動,但不要過度運動,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而定。此外,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


  1.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IEIJA6S0534697R.html2019.6.24總第904期《中國新聞週刊》
  2. 陳海波:關注帕金森病運動波動的治療 2016-10-31 醫脈通 http://news.medlive.cn/neuro/info-progress/show-120368_100.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