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自这场疫情爆发以来,你有多少次热泪盈眶?

看着一线人员被勒出勒痕的疲累面庞;看着一个个被病魔侵蚀得支离破碎的家庭;看着确诊人数浮动的曲线,内心总是百感交集。

在这场战疫中,还有很多稚嫩的面孔。他们是患者,他们是志愿者,他们是医务工作者。

在能够被称作“孩子”的年纪,扛起了“大人”的重担。少年强,则国强。他们在这段时间里,为我们勾勒出了中国少年“了不起”的样子!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感 恩

近日,浙江两岁小男孩病愈出院。一直照顾他的护士曹玲玲,送他出门。

刚打算挥手告别,小男孩突然向她鞠了一躬,她立马也还了个礼。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这一刻,凑巧被一旁的医护人员拍了下来。小男孩这一举动,被大家称为“最萌鞠躬礼”。

巧合的是,有网友翻出一张百年老照片。照片中的老者是时任杭州广济医院院长的梅滕根先生。

在巡查病房时,小患者向他鞠躬致敬。他顺势弯腰回礼,也被摄影师抓拍了下来。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这一跨越时空的致敬

让很多人心头一暖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时代更迭,仁心不变。同样不变的,还有孩子的那颗赤诚的感恩的心。

远在河南新郑一名5岁的小患者琪琪康复出院。琪琪和父母离开医院前,一家三口齐齐给医务人员行了鞠躬礼,医护人员也向他们回礼致敬。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武汉市东湖中学高三2班的彭昕烨同学,是2月6日凌晨第一批进入武昌方舱医院的患者。

住院期间,彭同学得到了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出于感动和感激,他向医护人员借了纸和笔,将方舱医院温暖的瞬间画成素描。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他还为方舱的医护人员录制了一段小视频,他说:“希望疫情结束、高考结束后,我们能以朋友、以姐弟的关系重聚。”

苦难不值得追求,但孩子们感恩的心,值得被好好珍惜。

奋 斗

方舱医院一名奋战高考的学生,让无数人为之侧目。

2月14日,高三学生杨一帆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C区,正在课桌前埋头做数学作业。

他说:“这次对我来说,斩杀病魔是面对高考前的一次‘大考’”。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同在方舱医院为梦想奋斗的,还有17岁的武汉高三学生黄玉婷。确认感染新冠肺炎后,黄玉婷进入方舱医院隔离治疗。

黄玉婷说:“与病魔作斗争,也是蜕变成长的机会。困难是暂时的,我相信我能赢!面对高考,我也要全力以赴!”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14岁的郭翠珠家里没有网络,为了跟上教学进度,征得村干部同意后,父女俩连续几晚都准时来村委大院上网课。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父亲则一直坐在小板凳上陪着她。陪着她一起,一点一点跨过那道知识改变命运的大门。

西藏昌都的斯朗巴珍。因为家里信号一直不稳,她每天都到家后面的山上寻找流畅的信号。虽然冷,可她却说:“能和同学们一起听老师讲课,这种感觉太好了!”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疫情给孩子们的人生路上增添了一道坎,但经历风雨的彩虹才更绚丽,相信这些始终奋斗着的孩子们,终将蟾宫折桂、金榜题名!

善 意

最近,有一段小男孩给拾荒者戴口罩的视频片段火遍全网。

画面中男孩下车扔瓶子,发现垃圾箱旁佝偻着背的拾荒者没有口罩,他转身去同伴那里要来一个口罩,亲手给拾荒者戴上。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温州,某高速路口执勤点。

黑夜里,一位十多岁小朋友正拎着两大袋夜宵,迎面走来。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这些天来,他每晚都准时过来,雷打不动。

每晚,都是那句熟悉的开场白:“叔叔辛苦了,这点夜宵给你们填填肚。”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2月10日,一个中学生模样的男孩走进山西朔州南城派出所,放下一个包裹转身就跑。

民警打开包裹发现,里边放着1000元钱、4个口罩、4包QQ糖和一封感谢信。

信中说,他虽是一名中学生,但在这全民抗疫的时刻,不愿意去做那个台下的看客。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2月1日,10岁女孩谢兰一在爸妈的陪同下,将一只沉甸甸小黄鸭存钱罐送到了派出所。里面是她攒下的495元零花钱,她想捐给武汉。

留下“小黄鸭”和纸条后,她就蹦蹦跳跳离开了。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另一个小男孩,偷偷跑到派出所,趁没人放下一个红包,就连跑带跳地走了。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红包里面是男孩全部的压岁钱。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就像那群2003年非典被保护得很好的90后,如今已挺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

承诺和守护是有轮回的,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义无反顾和挺身而出。

奉 献

19岁的俞天阳,是长江职业学院医药护理学院大一学生,2月15日,他从志愿者群里看到沌口的方舱医院缺人,立即就从家中赶去报名,并主动揽下夜班工作。

这个19岁的武汉伢,是这所方舱医院里年纪最小的志愿者。

“说不害怕是假的,特别是第一批病人入院的那个晚上,心跳比平时快了一倍。”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上海一名15岁的初二学生赵珺延,过年期间前往位于印尼雅加达的舅舅家过寒假。疫情发生后,他的舅舅立即在当地搜集医用口罩,两天后他们搜集到了1.5万只。

但由于航班陆续停飞,口罩无法运送出去。赵珺延决定自己人肉带回去。带着5个大行李箱赵珺延踏上了回国的路。

在周围人的协助下,他才顺利通过了海关。赵珺延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们只是做了普通中国人应该做的事。”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理 解

四川,一名8岁男孩。警察爸爸和医生妈妈,都去一线支援。

提起爸妈时,他哽咽:“自己一个人在家很不好受,感觉很孤独。”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可他也安慰自己:多做几次深呼吸,就不害怕了,爸妈就不担心了。

“爸妈你去保护世界,我会保护好自己。”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济南,6岁的哥哥安慰4岁的弟弟:“妈妈很忙,在治病。妈妈不治病,人不就死了吗?”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疫情发生后,河南10岁男孩曲恩泽,一个人买菜,做饭,打扫卫生。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父母去一线支援了,临走时他告诉爸爸妈妈:别担心自己。

小泽说:“爸爸是警察,不能只围着我一个人转;妈妈是护士,现在,病人们比我,更需要她。”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浙江温州永嘉民警吴书剑抗战在一线,他的妻子作为医务工作者也在隔离区抗疫,这对医警夫妻6天中有4天不能陪在11岁的女儿身边。

但孩子因为身体原因每天要注射生长激素。

因此孩子通过视频,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会了给自己打针。吴书剑说,夫妻俩觉得愧疚不忍,但女儿表示理解。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武汉十一中高三学生袁康意,他的母亲孙纯是武汉市第一医院护士长。

妈妈奔波于一线抗疫时,他录了一段问候母亲的视频,为她鼓劲加油。

他说:特殊时期,好好学习让妈妈放心,就是对她最好的回报!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在疫情镜子面前,照出的孩子,心态很开阔。

担 当

最近,我们在无悔的逆行者中发现了这样一位“00后”。

2000年出生的刘家怡,是惠州市惠城区中医院的一名护士,2月9日,广东省再派出438人医疗队增援湖北,她是其中之一。

“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个孩子了。”她脱口而出这句话,刘家怡噙满泪的双眼充满认真。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奔赴一线前,海南00后女护士陈玉婷写了一封请战书——“我请求,愿为战胜疫情随时听候调令到湖北医院一线工作,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作出我应有的贡献。”

陈玉婷说:“别看我年龄小,但临床经验丰富,而且这是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00后”大学生潘子翯出生在军医家庭。

疫情来临,潘子翯听母亲说医院由于大量人员抽组,负责外围体温监测的工作人员十分短缺。潘子翯便主动申请参加医院的志愿工作,协助医护工作者对进入医院的人员进行体温监测。

一天下来进进出出上百人,她的双手被冻得通红。

少年强则国强!看疫情中孩子的成长!


没有一个冬日不可逾越。

这些孩子,可能还没有保家卫国的能力,却拼尽了自己的力量。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