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拿脫髮不當回事,小心這些病悄悄地找上你!

人每天都會掉頭髮,當掉發數量在50-60根時則屬於正常,但如果連續一個月超過了100根以上就屬於“脫髮”現象,這時就應該考慮去醫院看看了。

而且,有時掉頭髮或許是身體的預警,它在告訴我們,該注意這些疾病了。掉頭髮與什麼病有關?如何愛護頭髮?哪些食物對頭髮健康有益?

今天咱們就來說說脫髮那些事兒~

別拿脫髮不當回事,小心這些病悄悄地找上你!

No.1

頭髮最怕這五件事。

1、怕長時間用同一款洗髮水

由於去屑洗髮水或多或少都有去脂抑菌的作用,用久了頭皮難免會產生抵抗性。應該定時更換或交替使用。

2、怕指甲撓

洗頭時用手指甲抓頭皮很舒服,不過頭皮很脆弱,一個不小心很容易抓傷它。而且指甲縫容易藏匿細菌,萬一把頭皮抓破了,細菌就會趁虛而入造成感染。洗頭時別用指甲使勁抓,用手指肚洗。抓頭皮只會越抓越癢,正確的洗髮方式應該使用指腹(手指肚),以劃圓的方式慢慢洗清頭皮及頭髮。

3、怕護髮素衝不乾淨

護髮素只能護理頭髮,如果做不到沖洗乾淨的話,過多的護髮素殘留還會黏附在頭髮上,更容易讓頭髮沾上灰塵,時間久了也會堵塞毛囊。 

4、怕頻繁燙髮

燙髮使用的藥水多含有鹼性成分和氧化劑,過於頻繁的燙髮會破壞頭髮表層,使頭髮的內部結構失去保護,導致頭髮發黃、發脆,沒有彈性和光澤。燙髮建議間隔3個月以上為宜。 

5、怕洗頭水太熱

冷水洗頭不好,但太熱的水洗頭也不好,洗頭時用太熱的水不僅會傷害毛囊和髮質,還會將頭皮表面的水分和油脂帶走,使得頭皮皮膚變得更幹。油性發質的人更要注意,過熱的水會刺激頭皮分泌更多油脂,產生更多的頭皮屑。最適宜的溫度是40°C左右。 


別拿脫髮不當回事,小心這些病悄悄地找上你!

No.2

頭髮最愛這些食物。

1.紅肉。鐵是保持頭髮健康的極其關鍵的微量元素。飲食中增加富含鐵的紅肉有益頭髮健康。素食者可多吃綠葉蔬菜也有益補鐵。

2.雞蛋。頭髮由蛋白質構成,吃法多樣的雞蛋是蛋白質的優質來源。

3.藍莓。藍莓是維生素C最佳食物來源之一,有益膠原蛋白產生,增強毛囊功能,為頭髮輸送更多營養。

4.三文魚。三文魚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對頭皮和頭髮具有保溼功效。人體無法自行產生歐米伽3脂肪酸,所以應經常吃深海魚類。

5.胡蘿蔔。胡蘿蔔中大量的維生素A可促進皮脂形成,可對頭皮健康起到自然調節作用。

6.牡蠣。牡蠣富含微量元素鋅和硒,有助於頭髮健康生長。因為缺鋅會導致脫髮和頭皮屑增多。

7.堅果。杏仁、核桃等堅果是維生素E的優質來源。維生素E有助於防止頭髮曬傷。堅果還含有大量有益頭髮生長的硫和生物素。

8.雜糧。雜糧(全穀食物)富含水溶性B族維生素,可促有效進頭髮新陳代謝,防止脫髮和頭髮折斷。

9.獼猴桃。獼猴桃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抗氧化劑,有助於保持頭髮柔順健康。

10.芸豆。芸豆既可提供足量的植物蛋白質,又是鐵、鋅和生物素的良好來源。這些營養素都有益頭髮健康。

11.西紅柿。西紅柿中含有抗衰老抗氧化劑番茄紅素,既有益皮膚健康,又有益保持頭髮滋潤亮澤。

No.3

脫髮情況不同,對應病症也不同

頭髮成把掉:小心甲狀腺紊亂

脫髮小心是甲狀腺功能紊亂症狀。甲狀腺素量太高或太低,都會引起過多的脫髮。這類掉髮通常是大把掉,皮膚變得乾燥。

乾燥毛髮稀:小心貧血脫髮

貧血也會導致脫髮。由於血液中的紅細胞減少,頭皮得到的血氧量也下降,毛囊“飢餓”,最終導致慢慢脫落,頭皮日益顯現。貧血導致的脫髮頭髮比較乾燥,表現為整個頭頂毛髮稀疏。伴有皮膚蒼白、頭暈、乏力等。   

自發際線掉:小心分娩脫髮

產後脫髮常發生在產後2~7個月之間。由於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那些“超期留守”的頭髮退役,新的秀髮一時長不出來,致使頭髮呈現“青黃不接”的狀況。分娩脫髮是自發際線處脫髮,使前髮際線後退或界線不清,整體頭部的頭髮變稀,並伴有頭皮癢、頭屑增多的現象。

前額頭頂掉:小心多囊卵巢綜合徵

對於20~40歲的生育期女性來說,多囊卵巢綜合徵是造成脫髮的常見原因之一。該病是一種生殖功能障礙與糖代謝異常並存的內分泌紊亂綜合徵,一般由雄性激素過高導致。

壇妹小貼士

健康的頭皮一般有四個標準,首先肉眼看不到有頭屑,二是清爽而且不癢癢,三是頭皮放鬆不緊繃,四是能較長時間保持前三種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