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俊峰:2020年一季度大類資產收益表現短評

聶俊峰:2020年一季度大類資產收益表現短評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新冠肺炎疫情這一自然災害導致全球經濟的局部休克,脆弱的市場信心和恐慌情緒導致美股出現史上第一記錄的4次“特朗普熔斷”。在有些時間裡確實是風險資產和避險資產全球同跌——我們熟悉的大類資產的相關性關係失靈:在疫情、石油價格戰、全球流動性風險極端情況下,大類資產相關性紊亂。2020已經無法重啟,在過去的第1個季度取得正收益的資產主要是國債、黃金、美元。

聂俊峰:2020年一季度大类资产收益表现短评

這是一張沒有最慘,只有更慘的收益圖。跌的最慘的是原油,但比它還更慘的是航空業,波音的股價一度跌幅接近80%。

聂俊峰:2020年一季度大类资产收益表现短评

在全球主要經濟體當中,資本市場和貨幣遭遇雙殺的是巴西,下跌的幅度熊冠各國。表面上看中國A股在全球主要經濟體股市當中跌幅是最小的,滬深300指數下跌了10%。所以也有一些網民調侃說“我大A現在是避險資產”。但這種看法其實是過於膚淺也是錯誤的,在Wind納入統計的全球重要的股票指數中跌幅最小的是FAAMNG——該指數一季度跌幅僅為1.57%。

聂俊峰:2020年一季度大类资产收益表现短评

FAAMNG這個指數可能很多人很陌生,但構成這個指數的6只股票——美國IT產業六大巨頭可以說家喻戶曉:Facebook(FB.O)、亞馬遜(AMZN.O)、蘋果(AAPL.O)、微軟(MSFT.O)、奈飛(NFLX.O)、谷歌A(GOOGL.O)。如果不是蘋果公司(六巨頭線下業務關聯最大)股價在一季度下跌13%的拖累,FAAMNG指數表現可能還更好。而反觀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四大巨頭,BATJ在一季度的市值,除了京東漲幅較大,騰訊勉強持平,阿里巴巴和百度跌幅都比較大。兩廂對比給我的感覺是西方市場的投資者還是在用腳投票去押注科技創新的未來。

聂俊峰:2020年一季度大类资产收益表现短评

回到今年大類資產配置的下一步建議,宏觀經濟偏悲觀,中國境內產業結構、人口結構、供應鏈全球化程度、微觀經濟狀態與2003“非典”、2008全球金融危機時代,都發生了質的變化。二季度開始外需斷崖式下跌和產業鏈、供應鏈的中斷影響會非常深刻。外部世界在極端情況甚至不排除地緣政治風險。全球主要政府的政策子彈其實並不多,財政或貨幣刺激政策的邊際效應衰退早就開始了。

美國搞兩次2萬億美元的刺激方案,未必會引發惡性通貨膨脹,但中國如果照搬跟進一定會引發嚴重的資產價格泡沫。

內部的需求萎縮也已經開始,因為70%以上的人都在體制外、服務業就業——居民家庭資產負債表面臨著修正。所以2020年經濟需求端是消費、外貿雙殺。

航空、旅遊、酒店、餐飲、文化娛樂等依賴人群流動和聚集的行業,即使是再出現“報復性”的消費在2020年也很難彌補正常年景損失。對宏觀經濟影響變量較大的那幾個大行業如房地產、汽車等現在看還得觀察。多數學者認為所謂“新基建”難挑大樑,投資拉動的邊際效應早就已經衰減。

在供給側,本來就融資難融資貴的民營企業雪上加霜,現實需要民營企業家成為極為強悍的“豬堅強”,才能夠在當前環境下一手有訂單,一手有現金流,前有銷售渠道、後有沒被中斷的供應鏈。

在經濟成分上,陳志武教授擔憂“國進民退”會強化。在企業家心態上,恢復和提高微觀經濟主體活力確實是一個深刻的問題。還有就是經過這次疫情,主要發達國家可能都會著手考慮建立自己完整的製造產業鏈,會不會主動被動地再次加速中國與外部世界的“脫鉤”?

聂俊峰:2020年一季度大类资产收益表现短评

當然,眾所周知大國經濟迴旋餘地大且有40年積蓄,民間財富尚有消費、投資之心,局部區域和行業一定會出現東邊日出西邊雨。

漫漫長夜,不總沉浸在悲觀之中。持盈保泰,知所進退,烏雲也會有金邊。引用羅曼羅蘭的名言:“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清了生活真相,卻依然熱愛生活的人。

聂俊峰:2020年一季度大类资产收益表现短评聂俊峰:2020年一季度大类资产收益表现短评
聂俊峰:2020年一季度大类资产收益表现短评聂俊峰:2020年一季度大类资产收益表现短评

聶俊峰,北京財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銀行業協會私人銀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管理學博士研究生。國內知名私人銀行與家族信託專家,先後供職中國銀行總行、中信銀行總行,並任北京銀行私人銀行部總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