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經紀人好做嗎?

邢小燕


1.經紀人制度作為經紀業務的一種經營模式已具備了一定的規模。時至今日國內大部分券商都在經紀業務中實行了經紀人制度,擁有了自己的經紀人隊伍;通過經紀人開發客戶、為客戶提供信息諮詢、根據客戶的交易量給予經紀人一定比例的佣金提成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經營模式。經紀人制度在證券市場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

2.經紀人制度對證券公司經紀業務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促進作用。經紀人制度的發展與證券公司提高經營效率、優化人員結構、改善服務質量的經營需求密不可分。經紀人制度實施以後,通過人員轉崗、效益與業績掛鉤等方式使普通員工逐漸向經紀人轉變,員工收入直接與交易量掛鉤,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憂患意識都得到了明顯提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與服務質量;較為優越的分配機制也吸引了一批優秀的外部人才加入到經紀人的隊伍中,為證券公司帶來了新的客戶與交易量。

3.經紀人制度的具體運作方式較不規範,呈現多樣性。我國證券市場尚處於發展初期,證券經紀人相對來說又是一種較新的事物,因此對於證券經紀人尚無統一的資格認定標準與行為規範。這就使得各家證券公司在經紀人制度的具體實施中採取了各種形式,甚至在同一證券公司內部也不盡相同。具體而言,這些差別主要體現在:經紀人與券商是否為隸屬關係;經紀人是否享受或部分享受原有工資福利待遇;經紀人佣金提成比例的高低;券商對經紀人的業務支持程度;經紀人之間是否存在分工與協作等幾個方面。

4.證券公司員工實際業務水平與證券經紀人標準存在較大差距。一名成功的證券經紀人需要有全面的證券專業知識與良好的社會關係為基礎。而目前國內證券經紀人主要是由各證券公司營業部員工轉崗而來,在知識結構、信息渠道、社會網絡等方面都與證券經紀人的標準存在相當大的差距,這就導致了證券經紀人制度的優越性因為人的因素得不到充分發揮。目前就有很多證券公司的經紀人不具備為客戶進行高層次投資諮詢服務的能力,與真正證券經紀人的標準相去甚遠。

5.證券經紀人缺乏證券公司有效的業務支持,主要依靠自身力量發展。證券經紀人制度的實施是一項綜合工程,不是隻需要一批經紀人與一個分配製度;更需要證券公司從交易支持、專業培訓到信息諮詢等多方面的支持與配合,以為證券經紀人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目前很多證券公司對經紀人制度的認識存在一定的偏差,認為只要實行經紀人制度就一定會促進經


王石頭小觀點


想要成為證券經紀人有兩種方法:

通過掛靠在某一證券公司營業部報名參加證券經紀人專項考試,或者參加證券從業資格考試並通過基礎和交易兩門考試獲得與經紀人從業資格證同等效力的經濟業務從業資格。與證券公司可以成為合作經紀人或者僱用經紀人,合作經紀人是合作關係,無底薪和勞務保障;僱用經紀人是僱用關係,有底薪和勞務保障,具體按工作性質可分為居間人、客戶經理、理財師等等。下一次從業人員考試要明年才能考,今年只有12月份的經紀人專項考試。

有cfa\\ciia\\cfp等很多種,這幾種都是理財類的頂級稱號,並無高下之分,只是術業專攻有所不同,相對來說我認為cfp稍微好考一點。

經紀人專項考試是不接受個人報名的,需要有證券公司代為報名,因為需要有具體的席位掛靠才能產生效力。雖然網上個人也可以報,但是之後仍然需要有具體某一家營業部把你的報名領回去,掛靠在它名下。所以並不是說要有了從業資格才能報名,只是需要你有證券營業部掛靠,個人網上報名如果沒有和那家營業部談好,是沒有用的。

證券經紀人指在證券交易所中接受客戶指令買賣證券,充當交易雙方中介並收取佣金的證券商。它可分為三類,即佣金經紀人、兩美元經紀人與債券經紀人。從業者要通過證券從業資格考試獲得從業資格後才能從事證券經紀業務。

  

證券經紀人的職責:

證券經紀人的職責是在證券交易中,代理客戶買賣證券,從事中介業務。這就是說,在證券交易中,廣大的證券投資人相互之間不是直接買賣證券的,而是通過證券經紀人來買賣證券的。證券經紀人作為買賣雙方的中介人,是這樣代理客戶買賣證券的:它詢問證券買賣雙方的買價和賣價,按照客戶的委託,如實地向證券交易所報入客戶指令,通過證券交易所,在買價和賣價一致時,促成雙方證券買賣的成交,並向雙方收取交易手續費(佣金)。

同時,你想要做好,必須具備以下幾點能力:

第一,良好的服務形象和溝通技巧。經紀人是一份需經常和客戶見面和交流的工作,因此端莊正式的服飾形象很重要,第一眼讓客戶視覺舒服和感覺靠譜,人家才願繼續跟你聊。而溝通技巧就是懂得說重點,也容易悟到別人的意思,大家的時間都挺寶貴的。

第二,要有社交的習慣。平時多參與同學、同鄉聚會,以及高端些內研討會等,擴展自己的圈子和人脈,身邊的人都是我們的潛在資源。第三,尤其關鍵,就是專業知識要過關,對市場趨勢要足夠敏覺,能給客戶帶來實際幫助。所以,經紀人一定要不斷的積累和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