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刘积仁:大健康产业跟经济周期没关系,没有快钱可赚

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办的“云上绿公司”第六期于4月3日15:00-16:15举行。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先生在线开讲“科技与医疗健康”,解读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东软的“抗疫之战”。以下为刘积仁直播分享的内容摘要。

东软刘积仁:大健康产业跟经济周期没关系,没有快钱可赚

1 医疗健康领域没有快钱可赚

新冠肺炎疫情到来之后,很多基础的公共卫生问题暴露了出来,过去十几年,我们一直认为公共医疗的目标已经从对传染病的防治变为对慢性病的防治,新冠病毒传染来得如此迅速,让我们认识到那些基础性的、防御性的重要的基础设施是需要投入的,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有耐心的发展。

疫情过后,整个医疗事业,会有一次很大的变革。重视公共卫生,重视基层医疗,重视医疗事业持续发展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通过技术与医疗的融合,保险与医疗的融合,使最佳的医疗方案,诊断服务能力在更多,更广泛的医疗机构普及,使管理式医疗和价值医疗推动医疗生态的变革。

医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每个利益关联者都在影响着民众对医疗的感受,医疗资源在不同地区分布的不平衡,医疗方法的不一致会造成不同疾病在不同医院花了不同的费用,医疗费用以提供的服务内容支付,而不是按效果支付,使医院可能服务过度,好医生更集中在适合他们发展的大城市,偏远地区和一个大城市的医疗水平差距很大。

怎么才能减小这种差距和不公平?除了在投资,政策方面的变革以外,技术也一定是变革的力量,而且是十分重要的力量。

医疗健康的投入一定是“新基建”的一部分,新基建要解决的不仅是经济拉动的问题,要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就得特别重视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尤其是解决公平医疗服务于村、乡、镇、县的基层医疗设施建设。

当然,医疗行业不是完全的自由市场,有安全的需要,有公平的需要,也有公益性需要,也有医疗费用控制的需要,在医疗领域里面没有快钱可赚。大健康产业跟经济周期没有关系,需要有耐心,需要尊重科学,尊重医疗的规律,需要一步步的发展。科技不要期待颠覆和替代医疗,而是赋能医疗,重构医疗,成为助力者。

东软刘积仁:大健康产业跟经济周期没关系,没有快钱可赚

2 5G,让医疗普惠和标准化成为可能

未来5G对医疗有什么影响?5G的低延时和宽带宽,使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成为可能,比如在基层医院里的超声设备虽然很多,但是基层医院缺少好的医生,通过5G就可以让基层的医生在本地操作,北京的医生看图像进行诊疗,对解决医疗的均衡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在5G条件下,远程医疗成为可能,手术可以在本地进行,而操作可以在远地。

随着5G的发展,更支持了万物互联。未来每个人的身上都可以有多个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个体的健康指标,并与医疗机构实时连接,例如,睡眠的质量怎么样,心率和血氧怎么样,等等……并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指导个人的健康保健,对居家养老更有意义。当健康设备走向每个家庭和每个角落的时候,好医院的服务就能够获得更好的扩展,5G在此中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技术和医疗的融合越来越紧密。东软熙康建设的“云医院”平台,通过医院之间互联,个人与平台的互联,最佳医疗方法的分享,使得基层医疗的服务质量更安全和标准化,把最佳实践变为医疗平台的赋能。此外,通过对数据的理解,优化资源的配置,让医保的费用在最佳优化策略下获得更好的效果。

3 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的瓶颈仍需突破

互联网医疗跟传统的互联网行业是不一样的,需要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有多少医生,有多少流量并不是最重要的,医疗是个连续的过程,复杂的过程,一个优秀的医生离开了优秀的医院功力会大打折扣,而医疗资源有限,又很难将引流变成可靠的服务,加上医疗服务的安全,服务的质量是医疗的核心,方便、快捷在安全和质量面前是病人最弱的考虑因素,互联网医疗只能在符合医疗规律的原则下才能健康发展。

互联网医疗在这次疫情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很多病人在去不了医院的时候,就要在互联网上进行咨询和得到诊疗服务,表现了互联网医疗的价值,这次疫情会是互联网医疗大发展大触发,使互联网医疗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大健康产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要要获得这个领域的机会,还有很多挑战。因为医疗不是一个自由的市场,利益相关者之间是交互作用的,如果很好的技术没有商业模式,会难以持续发展。对医疗健康的发展来说,做互联网医疗离不开体系和生态,谁来付钱,如何保证安全、可靠,如何管理费用,解决更复杂的医疗问题都是需要耐心。

医疗健康不仅仅是医院,要把每个人更开心、快乐、健康的生活方式当成健康管理的重要行动。因为医疗开支的不断提升,美国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不断探索医疗费用与不同管理方式的关系,尽管这样,医疗费用在GDP中的比例还是在不断增长,而在中国还刚刚开始。(来源: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