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手吃饭到筷子吃饭,中国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一、引


筷子,是你我生活中的常见物件,没有了它,吃饭就不方便。


筷子,同时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标志。外国人一提起中餐,总会联想到chopsticks(筷子),仿佛不用chopsticks吃饭就是一件不正宗的事情。


从用手吃饭到筷子吃饭,中国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然而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他们看待筷子的态度也会让人很不愉快。比如2018年的D&G广告,里面出现的亚裔面孔,使用筷子的模样,仿佛在说:“中国人可真够奇葩的,怎么会用这种玩意儿吃饭?”


从用手吃饭到筷子吃饭,中国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这个广告挑衅的不是不仅仅是中国人,还有使用筷子吃饭的其他民族。因为今天世界上每5个人,就有1个选择用筷子吃饭。


在德国社会学家埃利亚斯看来,“筷子”比刀叉文明,因为刀叉让人联想到危险和杀戮,而文明的标志之一就是克制、理性、远离杀戮。


筷子,不仅仅是筷子,它承载的 是中国人饮食文化的变迁,以及数千年的情感和记忆。


从用手吃饭到筷子吃饭,中国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但其实,你知道吗?中国人并不是一开始就使用筷子吃饭的,而是像很多民族一样用手抓着吃饭,这中间有什么演变吗?筷子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呢?下面就为大家一一道来。


二、春秋以前,用手抓着吃饭的中国人


别看筷子在中国餐桌这么主流,但是在春秋以及之前的时代,筷子的使用,根本不像后来那么广泛。


儒家经典《礼记》中记载:当时的贵族,在吃饭前要用一套“盥洗之礼”。就是要洗手。这点也在考古学中得到了印证。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墓葬,发现了很多匜(用来往手上浇水的工具)、盆(用来接手撒下来的水。


从用手吃饭到筷子吃饭,中国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吃饭时,即便用手,也要吃得优雅。


同样是《礼记》中的记载:


“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


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客絮羹,主人辞不能亨。客歠醢,主人辞以窭。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毋嘬炙。“


看着这么一大段,比较拗口,意思就是:大家一块儿吃饭时,要讲究吃相。不要吃得太饱,万一打个饱嗝儿,那多丢脸。和人一起吃饭时,要提前洗好手,不要等到快要吃饭的时候,才赶紧随便糊弄一下就去取饭,这样会让人感觉比较脏。


从用手吃饭到筷子吃饭,中国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下面一大段就是具体的吃饭礼仪要求,比如不要戏弄食物,吃东西不要太大声、不要把咬过的肉又放回去,最关键的是这点:吃饭的时候不要用筷子”。


有人说,是用勺子吃饭吗?


不是,《管子》又说:饭必捧揽,羹不以手。饭必须用手捧着吃,喝汤的话,不能用手拿。


这里的饭,指的是小米饭。


当时北方干燥的气候非常适合小米生长,主食也就很自然成了小米。而用小米做成的饭,不像大米饭那样容易粘在手上,用手抓着吃问题不大。


从用手吃饭到筷子吃饭,中国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但是喝小米粥的话,就得用到勺子了,所以书上说“当用匕”,“匕”就是勺子。可见当时中国人的饭桌上,也要搭配其他餐具使用。

而筷子,则是处在餐具的最末一位,人们在享用羹的时候,如果里面有菜或肉,就先用筷子夹出来使用,其他地方就用不着了。


我们可以想象,在孔子生活的时代,他们吃一顿饭,大概是这样子的:先用手抓一团小米饭、再用勺子舀着羹搭配吃,如果羹里面有菜或肉,就先用筷子夹出来使用,其他地方就用不着了。


想想就觉得很神奇。


哦对了,有关有关中国人用手吃饭,还有一个名词可以证明,就是“食指”名字的由来。


三、勺子和筷子并用时期的中国:战国到唐代


时间到了战国,筷子,也就是“箸”出现的频率飞速提高,诸子百家中的很多人,在向君王说明道理的时候,也会经常拿“箸”来举例,如果不是因为这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诸子们也不会拿它来比喻。


从用手吃饭到筷子吃饭,中国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比如荀子在讲道理的时候,就说:“从山下望木者,十仞之木若箸,而求箸者不上折也”。意思是一般折树枝做筷子的人,都只会选择低处的,不会到高处去。


到了汉代,筷子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司马迁的《史记》,记录下了张良怎么帮助刘邦筹划的,特别生动:


从用手吃饭到筷子吃饭,中国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故事背景是楚汉争霸,刘邦手下谋士建议他:为了拉拢更多人攻打项羽,应该马上分封诸侯,这样大家才有干劲。


没多久,刘邦就询问张良的意见。张良也没多说,先说了一句:“请允许我借用您面前的筷子来为大王做一番演示。”


划重点:筷子君出现。


但是这时候,更多的,中国人吃饭,是勺子和筷子并用时期。


在陈寿的《三国志》中,著名的“青梅煮酒论英雄”片段,当曹操说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震惊,“先主方食,失匕箸。”勺子和筷子都掉在了地上。


从用手吃饭到筷子吃饭,中国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青梅煮酒


再往后,到了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后世出土的筷子越来越多,除了常见的竹筷、木筷之外,还有各种金属筷子。筷子终于扶正,成了中国人最主要的饮食工具。


考究这中间的转变,有三个因素:


第一个是儒家思想的影响。


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肉要切的越小越好。我们看商代的青铜器,尤其是鼎,就是一个比一个大的大国,到了周代以后,鼎反倒比以前要小了,这就让肉变得越来越小。


西汉之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孔子的饮食管,也就深深影响了国人。肉变小了,那就用筷子夹肉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二个是小麦传入中国,引起了一场饮食革命。


小麦原产地是西亚,汉朝时进入中原,极大改变了北方中国的主食构成。人们发明了石磨,把小麦磨成粉,从此各种面食就开始在华夏大地上盛行开来。什么蒸饼、金饼索饼、馄饨(古代的饺子)、汤饼。尤其是汤饼,就是类似现在面条的东西。


用手抓不现实、用勺子也不方便,本来屈居次位的筷子,用来吃面条,非常方便。


第三个是中国烹饪方法的变化,从简单的蒸煮,到炒菜的发明。


炒菜的锅,离不开金属冶炼工具的进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铁锅已经被广泛使用。


北魏的《齐民要术》中,记载当时中国北方有很多卖铁锅的店,里面还记载了很多烹饪方法,比如炒鸡蛋的制作方法。“打破,着铜铛中,搅令黄白相杂。细擘葱白,下盐米、浑豉,(以)麻油炒之。”


相比蒸煮,炒菜的速度更快,也更节省燃料,炒出来的菜口味也很好,很快就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为了让菜熟得更快,厨师会把肉和菜切的更小块。


从用手吃饭到筷子吃饭,中国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炒菜趁热吃,加上小块装,就更能促使人们使用筷子了。


时间到了唐代,彼时的中国是东亚第一强国,文化输出也厉害,此时筷子也随着大唐声威,传到了朝鲜半岛、日本等地。


四、从筷子引申而来的就餐礼仪和文化


漫长的一千多年,中华文化圈早已形成了一套筷子礼仪,比如不要拿筷子指指点点、不要用筷子来回翻动食物、不要用筷子敲打碗、不要将筷子竖着插在饭菜中。


仅仅是有关筷子的礼仪,就有许多可讲,这里仅举几个例子。


而围绕筷子产生的文化意涵,更是博大精深。


“筷子”谐音有“快”的意思,寓意快乐。而这种寓意在喜庆的日子里表现的更加明显。江浙一带,闹新房有“麒麟送子”的习俗,取的就是“快生贵子”之意。


从用手吃饭到筷子吃饭,中国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有人在香港参加婚宴时,发现在餐桌前,除了摆有宴席专用的碗筷外,还有一双包装精美的筷子,那是让客人带回去的礼物,寓意祝福,祝愿新郎新娘成双入对、天长地球,也祝愿客人拥有同样的爱情。


筷子直且长,有正直的含义。唐玄宗曾经送给名相宋璟一双金筷子,就是表彰这位宰相的正直。


筷子也经常出现在诗文中,比如李白的《将进酒》,里面有这样的句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就表现了诗人的焦虑、沮丧。


等等等等。


一言以蔽之:筷子里面的文化内涵,绝非几句可以概括的。


五、结尾


一些日本学者,按照吃东西餐具的不同,把世界划分为三大文化圈,分别是以东亚为主的“筷子文化圈”、中东、南亚东南亚为主的“用手吃饭文化圈”、以及欧洲、美洲、澳大利亚为主的“刀叉文化圈”。


在北京大学历史系长江学者王晴佳教授看来,这个分别着美国学者亨廷顿文明冲突论中的三大文明——东亚、中东、西方相当一部分重合。


我们很熟悉文化的定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筷子同样如此。作为伴随中国几千年的饮食器具,有关它的传奇,还会随着中华文化的延绵不绝,继续持续下去。


1、【德】埃利亚斯著,王佩莉,袁志英译,《文明的进程》,2013年版;

2、俞水生. 古代盥洗礼仪漫谈[J]. 寻根, 2014, 000(004):21-23.

3、丝丝细雨,《吃货们,炒菜是什么时候出现的?》,2017年

4、苏亚琼. 从筷子浅析中日文化差异[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2013, 000(002):P.72-73.

5、【美】王晴佳著,汪精玲译,《筷子,饮食与文化》,三联书店,2019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