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鵬論:他集政治家、文學家、科學家、哲學家於一身,個個頂級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在思想上,最該歌頌的不是集大成的完美者,而是先行者,突破者。

——坤鵬論

坤鵬論:他集政治家、文學家、科學家、哲學家於一身,個個頂級

首先,和大家明確一點,最近幾天關於哲學的文章絕對不是隨意而寫。

它們最終是向大家揭示如今統治科學的方法論是什麼?它的淵源如何?

最終,我們會一起走在坤鵬論寫《反脆弱》分享文章之初就和大家提到的複雜性科學。

那時候,我們的認知將又是一個全新的提升。

昨天,坤鵬論介紹了歐洲中世紀的哲學。

基本就是以亞里士多德哲學、自然科學為理論基礎,但以為神服務為目的的經院哲學一統天下。

但是,只要是涉及思想的事情,人類很難統一。

每個人每天都會花大量時間胡思亂想,如果像哲學家那樣,有意識地思考,那思想之花,更會千姿百態。

思想可能是人類唯一能夠真正完全自由做的事。

而且,世間的事情總逃不出這樣的規律——從分散到集中,從集中再到分散,循環往復,螺旋式成長。

今天,請跟隨坤鵬論一起從中世紀來到歐洲哲學極為璀璨的時代。

正是這個時代,人類一直沿用至今的科學範式從哲學中萌芽。

先來讓我們瞻仰一下知識就是力量的弗朗西斯·培根

坤鵬論在《看懂今天的科學 要從亞里士多德說起……》講到了英國人羅吉爾·培根。

客觀地講,他應該算是英國經驗主義的鼻祖。

因為他提出了,所有問題都應該以直接經驗為依據。

也就是,要通過觀察和藉助於實驗去詢問大自然。

在他看來,大自然才是一切真理的源泉。

“沒有經驗,一切知識都是沒有充分依據的。”

而且,他知行合一,從光學試驗中得到的幾項發現具有劃時代意義,遠遠地走在了時代的前列。

但是,後人還是把這個光榮稱號給了羅吉爾·培根300多年後的弗朗西斯·培根。

坤鵬論:他集政治家、文學家、科學家、哲學家於一身,個個頂級

一、天才中的天才,政治中隕落

1561年1月22日,弗朗西斯·培根出生於英國高級官員家庭,其父是掌璽大臣。

從其經歷看,他可謂天才中的天才。

12歲進入劍橋大學學習,14歲畢業,之後學習法律並取得律師資格,23歲時成為國會議員。

他成功地戰勝了宮廷裡的各種明爭暗鬥,成為最高檢察官、大法官、掌璽大臣,還被國王封為維魯拉姆男爵。

巴菲特曾說過,他抽中了“卵巢彩票”,生在了好時代。

弗朗西斯·培根同樣可謂生而逢時。

那時候,英美之間的貿易異常繁榮,尤其在1588年消滅西班牙大型艦隊之後,英國開始發展自己的海上霸權和海外殖民地。

在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及其後續者的統治下,英國進入了一個政治相對穩定、文化相對繁榮的時期,而且還持續了較長的時間。

弗朗西斯·培根的一生特別有意思,他從一開始就覺得自己對哲學和政治活動負有同樣的使命。

不過,正當他的政治生涯如日中天時,1621年,因被指控在許多案件中受賄(這種事在當時很普遍),被判入獄,課以罰金,不過很多他又被赦免,但是政治前程算是斷送了,此後一直隱居鄉間,在其生命的最後五年裡,他專心致力科學研究和著書立說。

這叫什麼?

三國時期李康的《運命論》講道:

“故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前鑑不遠,覆車繼軌。”

弗朗西斯·培根自己總結道:

“身居高位的人是三重奴僕,他是君主的奴僕、聲譽的奴僕、事業的奴僕。因此,他既沒有個人的自由,也沒有行動的自由,也沒有時間的自由……上升到高位的過程是極其艱難的,人們卻寧願吃很多苦然後去爭取吃更多的苦……”

二、他的文學成就非凡

除了政治的成就外,弗朗西斯·培根的文學成就、科研成就、哲學成就都相當輝煌。

他的文學成就主要由《論說文集》(又譯為《培根論人生》、《培根隨筆集》)奠定的。

共收短文58篇,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宗教、愛情、婚姻、友誼、藝術、教育和倫理等等。

形式上模仿了法國思想家蒙田,但文風之美一點都不亞於前者。

這本書是第一部英語散文集。

所以,弗朗西斯·培根的散文是世界文學中的永久財富,被美國《生活雜誌》譽為人類有史以來20本好書之一。

該書每篇文章都形式簡短精煉,內容豐富多彩,幾乎涉及觸及了人類生活所能想到的方方面面。

坤鵬論推薦大家找一本讀一讀,推薦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譯者曹明倫,達到了信達雅的境界。

每篇都不長,而且句句都屬名言級別,比如:

如果奇蹟就是超乎尋常,那它們多半都是在厄運中產生。

所有情感中最令人神魂顛倒者莫過於愛情和嫉妒,這兩種感情都會激起強烈的慾望,而且均可迅速轉化為聯想和幻覺,容易鑽進世人的眼睛,尤其容易降到被愛被妒者身上,這些便是導致蠱惑的要點。

自身無德者常嫉妒他人之道,因為人心的滋養要麼是自身之善,要麼是他人之惡。

惡就像落體運動,越下落力量越大,而善則如拋物運動,只有起初那股力最強。

順境的美德是節制;逆境的美德是堅忍。這後一種是較為偉大的一種德性。

千萬別為擺闊炫耀而追求財富,只掙你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施之有樂,且遺之有慰的錢財。

……

坤鵬論一直認為,心靈雞湯的很多道理大多源於哲學,而一位好哲學家還會好文章,自然妙筆生花。

因為莎士比亞和弗朗西斯·培根同一時代,且都受蒙田影響深刻。

所以有人甚至認為,莎士比亞名下的戲劇作品的真正作者應該是弗朗西斯·培根。

坤鵬論:他集政治家、文學家、科學家、哲學家於一身,個個頂級

三、所有知識都源於經驗

在哲學和科學方面,他的成就同樣不同凡響。

最著名的是,他提出了——知識就是力量。

他認為,經院哲學用亞里士多德理論證明神學“真理”是成立的,根本沒有卵用。

只有,基於經驗和實驗得到的知識和學問,才能給人帶來幸福。

知識或觀念都是源自通過五感(聽覺、視覺、觸覺、味覺、嗅覺)得到的經驗,先天的知識或觀念是不存在的。

也就是所有知識都源於經驗。

弗朗西斯·培根為英國帶來了重視經驗的思維,史稱英國經驗主義。

和經院哲學所推崇的邏輯推理不同。

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認為,使用歸納法才能有效地幫助人們獲得正確的知識。

所謂歸納法,就是依據經驗(實驗)儘可能地收集大量樣本,進而是推導出一般性結論的方法。

比如:找一大堆兔子觀察它們是不是愛吃胡蘿蔔,如果基本都愛吃,就得出兔子愛吃胡蘿蔔這個結論。

不過,人們也不能毫無計劃地收集各種事實和觀察結果。

弗朗西斯·培根這樣講道:“它是首先點起蠟燭,然後借蠟燭為手段來照明道路;這就是說,它首先從適當地整列過和類編過的經驗出發,而不是從隨心硬湊的經驗或者漫無定向的經驗出發,由此抽獲原理,然後再由業經確立的原理進至新的實驗。”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這與近代自然科學所採用的方法大致相同,首先從假設出發,然後藉助於符合目的的實驗,收集相關的經驗;得出結論並表達出一般原因,然後再用新的實驗來檢驗這個原理的正確性……

1626年,他在驗證“雪能有效保存雞肉”的說法時,患肺炎去世,將“實驗是科學的基礎”這一主張貫徹到人生的最後一刻。

四、四假相說

弗朗西斯·培根從小就認為,“沒有什麼比技術的發現和發展以及各種發明創造更為值得稱讚的事情了,因為它們能夠使人類走向更加文明的生活……”

他專門寫了《新工具》一書,有意識地針對亞里士多德的《工具論》,對科學方法作了闡述。

他指明科學方法的目的就是,科學的進步及其實際應用,就是人類要征服自然。

他認為,人作為自然的一部分,人是有理性的動物,人可以運用的理性知識來了解自己的自然,讓自然為其所用。

人在多大程度認識自然,就能夠在多大程度征服自然。

弗朗西斯·培根認為,達到目的需要正確的方法,為此必須經歷下面兩個步驟:

第一,必須清除思想中所有偏見以及各種傳統的錯誤;

第二, 要認識並運用正確的思想和研究方法。

他對於人類的錯誤和偏見及其根源作了分析,得出了著名的四假相說(注:假相可以直接理解為偏見):

第一,種族假相

因人類這個種族共同具有的感覺,所造成的偏見。

這種假相的基礎在於人性之中,人總是將自己的感覺作為事物的尺度,而不是以宇宙的尺度為根據,從而就會產生錯誤的論斷。

“人的理智就好像一面不平的鏡子,由於不規則地接受光線,所以把事物的性質和自己的性質攪渾在一起,使事物的性質受到了歪曲,改變了顏色。”

而且“人的理智一旦接受了一種意見就把別的東西都拉來支持這種意見,或者使它們符合這種意見。雖然在另一方面可以找到更多的和更有力量的相反的例證,但是,對於這些例證它卻加以忽視或輕視,或者用某種分別來把他們擺在一邊而加以拒絕。”

這其實和後來心理學所講的驗證性偏見一個意思,可見人類早早就對自己的人性瞭解得很透徹了。

第二,洞穴假相

因成長環境產生的狹隘思維,所造成的偏見。

弗朗西斯·培根借用了柏拉圖的“洞穴比喻”來表示這個假相。

“因為每一個人(在一般人性所共有的錯誤之處)都有他自己的洞穴,使自然之光發生曲折和改變顏色;這是由於每個人都有他自己所特有的天性,或者由於他所受的教育和別人的交往,或者是由於他讀書和他所崇拜的那些人的權威”。

有多少個個人,就可能有多少個個人假相(偏見)。

補充一下,柏拉圖的洞穴比喻大意是,人們不能不經思考就輕信來自感官的信息,探尋事物的理型(可以理解為本質)最重要。

柏拉圖將不關心理型的人比喻成被綁縛在洞穴之中、以為惡魔用火光照出來的影子就是事物本身的囚徒。

怎樣讓僅憑感覺看事物的人從洞穴中出來,那就是用理性去看理型,也就是看到事物本質。

在柏拉圖心目中,這件事只有哲學家可以做到,他認為,哲學家應當成為統治者,這就是他的哲人王思想。

因為,人的靈魂由理性、意志、慾望三部分構成(靈魂三分說)。

如果慾望佔比最大的人成為統治者,就會要更多金錢、更大權力、更高地位;

如果意志佔比最大的人成為統治者,就會更多軍備、更多道路和大壩、對於強大永遠不滿足;

如果理性佔比最大的人成為統治者,就會因為理性帶來的智慧,而能夠冷靜地探求善的理型(本質)。

第三,市場假相

在人群集中的地方,由於誤聽或流言等所造成的偏見。

這種假相是在人們彼此接觸和交往中形成的。

語言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是最重要的工具,因為“人們是通過言談而結合的;而語詞的意義是根據俗人的瞭解而確定的。因此如果語詞選擇得不好和不恰當,就會大在阻礙人的理解……語詞顯然是強制和統治人的理智的,它使一切陷入混亂,並且使人陷於無數空洞的爭辯和無聊的幻想。”

第四,劇場假相

因盲從權威、篤信名人所造成的偏見。

“因為照我的判斷,一切流行的體系都不過是許多舞臺上的戲劇,根據一種不真實的佈景方式來表現它們自己所創造的世界罷了。我所說的不只是現在的時髦體系,也不只是古代的學派和哲學:因為還有更多的同類戲劇可以編出來,並且以同樣人為的方式表演出來。”

比如:受自己喜歡的歡迎節目影響,跟隨所謂的專家亦步亦趨,對偉人的話深信不疑……

五、對未來的預言

弗朗西斯·培根有一本名為《新大西島》的未完成著作,在其中,他描繪一幅未來社會的畫卷。

顯然,他是從柏拉圖所描述的那個神話般的島國獲得的靈感。

根據他的觀念,科學將在那個未來社會中佔據重要地位。

統治國家的將不再是政治家,而是被挑選出來的最傑出的科學家。

在經濟上,這個島國是自給自足的,其對外貿易的對象不是黃金和貨物,而是“進步之光”。

細品之下,我們貌似正在朝著這個預言走去。

想想那些整個搞數學模型的經濟學家,他們不一直覺得自己是科學家嗎!

而偏偏就是他們,可以深度影響國家經濟政策。

坤鵬論:他集政治家、文學家、科學家、哲學家於一身,個個頂級

柏拉圖的理想國又是什麼樣的?

簡單講,就是正義=理想國。

柏拉圖的靈魂三分說的理性、意志、慾望被正確運用時,會分別成為智慧、勇氣、節制的德性。

如果三者和諧共生,就會產生正義這種優良社會必備的德性。

智慧、勇氣、節制、正義,被稱為四主德。

智慧這種德性由理性生成,統治者階級最需要的是智慧,所以哲學家最適合當統治者;

勇氣這種德性由意志生成,護衛者階級最需要的是勇氣,所以意志佔比最大的人適合當保家衛國者;

節制這種德性由慾望生成,生產者階級最需要的是節制,所以慾望佔比最大的人適合當生產者。

這樣三種人聚齊,就會生成正義,理想國也就誕生了。

六、對他的評說

毋庸置疑,弗朗西斯·培根為人類打開了一扇通往嶄新精神世界的大門。

他打破了各種偏見並指出,經驗是一切自然知識的源泉。

不過,將他視為現代自然科學的奠基者和開路先鋒,確實有些過了。

如果你認真讀了《看懂今天的科學 要從亞里士多德說起……》,就會發現,他所提到的五感、經驗、理性等,並非獨創,因為這些早在其幾百年前,就被羅吉爾·培根、鄧斯·司各脫、奧卡姆的威廉分別提出過。

而他倡導的歸納法,也存在一個最大的問題——人們常常會看錯,實驗結果也會出錯,有時會因為過往經驗而產生誤解等。

後世如今的歸納法已經有了很多改進和變化。

另外,有人認為,弗朗西斯·培根過分重視事實的收集和比較,忽視了理論的意義,也就是忽略了演繹法。

特別是他沒有認識到數學的意義。

他似乎和數學毫無干係,甚至還對數學家大肆責罵,因為後者的觀察方式越來越以數量為出發點。

坤鵬論:他集政治家、文學家、科學家、哲學家於一身,個個頂級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在思想上,最該歌頌的不是集大成的完美者,而是先行者,突破者。

就算他們的思想和理念破衣爛衫,只要是一束光,就是偉大!

從哲學史上看,弗朗西斯·培根是歐洲中世紀哲學向近代哲學的過渡時期的重要人物之一,這樣的人物一共只有四位。

馬克思認為,他是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

可以說,以弗朗西斯·培根為代表的英國經驗主義,為英國奠定了工業革命的思想基礎,甚至是世界近代科學方法論的基礎。

從開普勒三定律的觀察結果到萬有引力的發現,在牛頓的經典著作中不難看到弗朗西斯·培根自然哲學的影子。

工業革命的核心人物是工匠的兒子瓦特、鐵匠的兒子法拉第、農夫的兒子焦耳……

他們不是大學教授,也不是接受了完備數理化教育的博士生,但他們沒有由於學歷不高而遭歧視。

正是英國經驗主義的尊重事實、尊重經驗、尊重常識,尊重科學與發明,使得英國獨領近代文明風騷。

從16世紀到19世紀,從亞當·斯密、弗朗西斯·培根、牛頓到瓦特、法拉第、焦耳、麥克斯威爾,這些傑出人物及其傑出思想、傑出發明都出現在英國。

下一篇,坤鵬論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與弗朗西斯·培根的經驗主義對立的大陸理性主義。

請您關注本頭條號,坤鵬論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創始人為封立鵬、滕大鵬,是包括今日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6000餘篇,文章傳播被轉載量超過800餘萬次,文章總閱讀量近20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