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找不到?知識積累少不了縱向閱讀

#教育頭條#

作文素材找不到?知識積累少不了縱向閱讀

這一編裡選入的六篇紀念性文章,風格各異,每一篇的文字風格、敘事風格都極其鮮明,真可謂文如其人,你根本不可能把林徽因和蕭紅的文風混淆,也不可能把徐志摩的文風和夏丏尊的混淆。只有陸小曼的文字,略微缺乏獨特的個性,但她寫到泰戈爾第二次訪華的故事,是一篇極其重要的文學記錄,尤其是文章涉及了印度文學泰斗泰戈爾和中國大詩人徐志摩。

要說明的是,這裡選入的六篇中,有兩篇是紀念徐志摩的,另有一篇是徐志摩寫托馬斯·哈代的,這樣一來,就有三篇跟徐志摩有關。我們的想法是讓讀者在儘可能少的時間內,學會分類式閱讀,把涉及同類內容的文章找來,縱向展開,然後慢慢擴展。縱向閱讀是一種新的概念,即我們面臨一個信息爆炸、印刷品和書本過分豐富的時代,不可能再如歐洲文藝復興時代那樣來個“百科全書式”閱讀,現在的知識含量,遠超過五百年前的文藝復興時期上千倍。根據科學家的分析,人類知識處在一個加速積累的過程中,是指數級上升,不是幾何式上升。因此,我們學會分類閱讀,做一個某類知識小專家就特別重要。

就徐志摩而言,我們讀完這三篇之後,應該對徐志摩有一個相對完整的印象了。如果還不滿足,我們可以閱讀其他人紀念徐志摩的文章,對徐志摩就有更多的瞭解。如果你找來徐志摩的詩歌和散文來閱讀,就是這個縱向閱讀的第二層。到了第三層,可以閱讀專業人士寫的徐志摩傳記。縱向的第四層基本是瘋魔大神級別,一般讀者無需達到這個層面,例如你接著找與徐志摩相關的朋友的作品來讀,甚至沿著徐志摩走過的路線,去美國克萊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尋訪他的行蹤,去英國劍橋大學,重走徐志摩走過的草坪、小道、河岸,按照他在散文中提到過的名字,一一尋找國王學院、三一學院、克萊爾學院等建築的影子,並且如很多人那樣去尋找奈何橋。自然,背誦《再別康橋》是一名資深徐志摩粉絲(“摩絲”)的必備神器了……

又如,你特別喜歡蕭紅,不用說,你需要把蕭紅的所有作品,如《生死場》《呼蘭河傳》《商市街》等全都看了,你還要知道她的籍貫是黑龍江省呼蘭縣人,知道她曾用筆名悄吟,她和蕭軍認識的那個旅館在哪裡……這樣,你基本就是發燒級“紅粉”啦。如果你積累到一定程度,決定提筆來寫一篇關於蕭紅的論文,或者甚至就寫一本關於蕭紅的書,你就是專家了。

閱讀,就是讓我們聚集相關的書本、材料,縱向積累,形成有效知識層積的過程。

在這裡,我們不妨再強調一下,碎片化的閱讀不能有效累積知識,更難以提升你的內在修養。那些轉瞬即逝的信息,可以消遣,卻不可以成為有效的知識——專門研究信息傳播的傳播學者或許可以除外。

我們回過頭來看紀念文章,每一篇都有簡明的“理解”,幫助大家去學習這些不同作者的不同表現風格和語言特徵。

紙本閱讀目前還是最有效的深閱讀方式,其他如看電影、看連續劇、看演講視頻或慕課,都只是一種情感和知識的碰撞、激發,是情致和視野的開拓,甚至是某種心靈的碰撞,但是還不能形成有效的知識積累。因此,即使是觀看電影,資深的影迷還是需要藉助一些專業書籍來真正深入到某一門類電影的底層,才能真正瞭解這些電影的前世今生、來龍去脈和精華所在。也唯有這樣,你才能成為真正的專家。這些專業的知識,對青少年的寫作和表達,有很大的幫助。

以1919年五四運動前後時期,為中國從古老集權社會走向現代文明社會的節點,來觀察我國百年曆史的風雲變幻和艱辛發展,會發現近現代中國與傳統中國被完整地切斷了,成為兩個彼此難以相融的世界。

在十九世紀末中國人被外來者的腳步聲和槍炮聲驚醒時,歐洲先進工業國家已發展了近兩百年,蒸汽機車推動著巨龍般的鐵路穿行在世界各個大陸——150年前,美國在南北戰爭結束不久,就修建了貫通東西海岸線的大鐵路,相對比較落後的沙俄也在1916年完成了長達近萬公里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修建,而中國境內第一條營運鐵路還是英商1876年“偷偷修建”的淞滬鐵路。然而,當時清政府極其排斥這種怪異事物,竟於1877年以28.5萬兩銀子贖回,然後拆毀。這時,距1814年英國發明蒸汽機車已經過去了六十多年,而內燃機的發明已經近在門楣,世界即將告別第一次工業革命,進入第二次工業革命。

歐洲文明的發展,以文藝復興之後興起的科學主義精神為推動力,以現代基督教文明為底層倫理,建構出一種複雜的現代人本文明,並以複雜的道德倫理和法律制度加以支持。然而,即使在人本主義成為文明核心精神的歐洲,歐洲各國為爭奪各種利益仍然紛爭不息,並最終激發了兩次破壞性巨大的世界大戰——一戰與二戰相隔不到二十年,而死傷之慘烈程度卻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大幅加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