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抓住孩子数字敏感期?给他看看这本绘本

圣经《约伯记》有这样一段话:“鸵鸟的翅膀欢然搧展,岂是显慈爱的翎毛和羽毛吗?因它把蛋留在地上,在尘土中使得温暖,却想不到被脚踹碎,或被野兽践踏。它忍心待雏,似乎不是自己的,虽然徒受劳苦,也不为雏惧怕,因为神使它没有智慧,也未将悟性赐给它。

这段话描述了鸵鸟因无智慧,在下蛋之后,迷迷糊糊又把自己的蛋踩碎的习性。

一般来说,在进化论统治认知的头脑里,人们会认为保护幼崽是动物保护其基因的一种本性,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我最近看了一本叫《我发现数字无处不在》的绘本,发现熊猫也有残害自己幼崽的习性,这让我感到十分吃惊。

《我发现数字无处不在》是一本科普类绘本,它以数字为契机,对动物、植物、地球和太空、建筑、旅途以及人类自己这六大领域进行科普,可以说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幼儿科普绘本了。

想抓住孩子数字敏感期?给他看看这本绘本


《我发现数字无处不在》的作者是法国的朱斯蒂娜·德·拉戈西和拉斐尔·马丁。朱斯蒂娜·德·拉戈西在有了创作灵感后,邀请拉斐尔·马丁一起创作了这本书。不过呢,他俩只是这本书的文字作者,这本书的图画和排版布局出自法国卡尔托格拉菲克绘图工作室。

如果你打开这本书,你会发现

作为一本科普类绘本,《我发现数字无处不在》有以下几个特点:

  • 信息量巨大,包罗万象;
  • 惊人的数字事实,刷新认知;
  • 条理清晰,版面布局匀称、美观。

一、信息量巨大,包罗万象

正如《我发现数字无处不在》的作者拉斐尔·马丁在环衬页上写道:“我们几乎数遍了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就是没有数清花在编写这本书上的时间。”

由此可见,《我发现数字无处不在》的编写是一项耗费心血的巨大工程。朱斯蒂娜·德·拉戈西在一开始就拉着拉斐尔·马丁加入一起编写,也是因为需要两个人合作才能一起完成这本信息量、知识量巨大的书的撰写工作。

《我发现数字无处不在》涵盖了6个大领域、27个小领域和144个数字事实,它从人体内部介绍到人身边的事物,到自然界,到整个宇宙太空,用包罗万象来形容这本书一点也不为过。


想抓住孩子数字敏感期?给他看看这本绘本

以前我也看过一些幼儿科普绘本,一般的科普绘本都是一本书单独讲一个领域,比如介绍动物的、植物的、宇宙的等等,只有这本《我发现数字无处不在》几乎囊括了所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知识点。这让我感觉,看了这本书相当于一下子看了好几本不同类型的科普绘本呢。

在陪孩子阅读《我发现数字无处不在》时,在讲到了地球和太空、建筑、旅途这三大领域的时候,我建议大家配合世界地图给孩子进行讲解。因为这三大领域会讲到世界各地的气候、全世界伟大著名的建筑和各地的风土人情。如果每讲到一个地方,就能在世界地图上给孩子指出那个地方在世界版图上所处的位置,相信孩子能够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

想抓住孩子数字敏感期?给他看看这本绘本

我们很多人出生于经济欠发达的小地方,大家可能受限于经济、时间等因素没有办法去环游世界、增长见识,但有了《我发现数字无处不在》这样的好书,我们的孩子就能够突破小圈子,从而拥有更宽广、更高远的国际胸怀。

二、惊人的数字事实,刷新认知

就像我开头说过的,我在阅读了《我发现数字无处不在》后,才知道,熊猫会残害自己的幼崽,这让我感到很吃惊,事实上,这本书让人的吃惊的点可不止于此呢!

《我发现数字无处不在》是以数字为切入点进行科普的,有些数字事实真的超乎我们的想象。比如说,血液在人体的血管内每天大约会流动10万千米长的距离。这个数字事实实在令人震惊,因为我们会觉得咱们人才多高啊,才多重啊,可咱们的血怎么就在咱们体内跑了这么远的距离啊。

只要有点常识的成年人,大家都知道咱们人类的骨头是206块,这是咱们上初中生物课就学过的。可是,《我发现数字无处不在》却告诉我们,这并不确切。准确地来说,人类刚出生时,全身有305块骨头!随着人类身体的发育,会有某几块骨头连成了一块,人类骨骼的生长大约在20-25岁时才定型,到那时,你的骨头才是206块呢。当然,这也不准确,因为有的人有可能是205或207块骨头。

想抓住孩子数字敏感期?给他看看这本绘本


还有,你知道胡萝卜有白色的,西红柿有黑色的,香蕉有银色的吗?你知道蜘蛛其实并不是昆虫吗?你知道猫妈妈同一胎生出的猫宝宝有可能拥有不同的爸爸吗?你知道一只小小的老鼠的骨头数量居然比人类骨头的数量还多吗?你知道你轻轻地皱一次眉头需要调动43块肌肉吗?这些让人惊掉下巴的事实在《我发现数字无处不在》里全能找到!

另外,你的知识还停留在初高中阶段吗?小心点啦,别让你对知识的停滞不前误导了孩子。不要再对孩子说,地球人口是50亿、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之类的话啦。

《我发现数字无处不在》会告诉你最新的事实:现在地球人口数量是77亿,冥王星在2006年的时候,就被天文学家们“开除”出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行列啦。

三、条理清晰,排版布局匀称、美观

《我发现数字无处不在》一共有144个数字事实,这么大的信息量要让小朋友读的时候易于接收理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两位文字作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谓是花了一番心思。我之前已经说过,两位作者把要科普的数字事实分成6大领域,27个小领域,这样一来,孩子们读的时候,一看目录,心里就有条理啦。

在每个小领域,两位作者分别介绍4-6个数字事实,这样的信息量既不会太多以至于孩子的思维产生拥堵,又不会太少以至于让孩子感到不满足。

当然,这本书的制图作者----法国卡尔托格拉菲克绘图工作室在帮助孩子们理清阅读思路这件事上也是功不可没啦。

这个绘图工作室对每个小领域都用一个跨页进行介绍,每个跨页编排4—6个数字事实。每个数字事实都配上相应图片,并用加粗的大字体在图片旁边标出这个数字事实要突出的数字。在数字下方、图片旁边配上数字事实的一小段科普文字。这样的排版十分明晰,让孩子一眼看过去一目了然,完全不会产生混乱感。

想抓住孩子数字敏感期?给他看看这本绘本


同时,法国卡尔托格拉菲克绘图工作室在图片的绘制上也十分用心,尤其注意配合科普文字突出相应细节。

比如,书中写道,罂粟花凋谢后,它的果实会释放出“多达32000个0.5毫米大小的种子”,单单就字面来看,孩子们可能会觉得很抽象,但是,配上这个果实解剖图,孩子马上就对罂粟花种子的数字事实有了直观的感受。

想抓住孩子数字敏感期?给他看看这本绘本


又比如,《我发现数字无处不在》还告诉孩子们,世界有七大洲,亚洲的人口最多,并把每个洲的人口数量列举出来了。面对这么多的数字,孩子肯定会有点懵啊,于是绘图工作室就配上了这样一幅人口地图,这样一来,孩子们对世界各大洲人口数量比例马上就有了概念。

想抓住孩子数字敏感期?给他看看这本绘本



5—9岁时孩子的数学敏感期和文化敏感期,《我发现数字无处不在》是这样一本宝藏书籍,在陪孩子阅读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一边教他们认读那一长串涉及“个十百千万”直到“百亿“的阿拉伯数字,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又可以一边给他们科普天文地理人文等知识,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