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怎么处理个税比较好?

世339


灵工是个比较新的用工形态,未来的劳动力市场,应该会有很高的价值。


目前灵工主要有下面几种类型


从最开始的派遣,到劳务外包,再到经营型从业,可以说囊括了目前的灵工形态。

要说哪种价值更大,哪种更符合趋势,很难去评判,毕竟受众面有所不同。非全日制和兼职以及派遣,国家都有不同的规定,比如派遣就有一个劳务派遣暂行规定,非全就有一个4小时的规定,兼职稍微宽泛一些,但也意味着劳动法对兼职的保护范围也非常的窄。


所以针对上面不同的灵工类型,处理个税的方式也都会有所不同,那就着重讲讲劳务外包和兼职。因为派遣员工基本按照工资薪金交个税就可以了。

针对劳务外包,也分两种,全日制外包和非全的外包。全日制外包和派遣一样,签订的是全日制劳动合同,按照工资薪金报个税,做到合法合规。非全日制外包,也就是兼职的,这部分员工的个税同样按照工资薪金申报,但员工会涉及到年度汇算清缴工作,多退少补,因为是五级税率表,因此大概率是要补税的。

另一种就是经营型从业,尤其对于平台主播、电商推手、卖货带货自然人、模特、临时演员、摄影师、设计师等,这类职业,对结果交付性要求比较高,对过程的管控不是特别在意,另外也不需要受限于对企业的规章管理制度的约束,只要交付好结果即可。

这类人群,对个税的理解度没有在职员工高,往往是事先讲好价格,然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社保公积金也不在这类之列,不跟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劳动法管控的也不到位。

目前企业财务,面对这列合作,是不知道如何做账的。工资薪金或者劳务所得都不适宜,常见的做法是记借款,后期会想办法找发票兑冲。这是一个非常不符合规范的处理方式,设置会触犯到相关法律。


经营型从业,即把这类从业者,官方属于叫自然人,视作个体工商户,按照经营所得的方式进行报税,享受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核定征收以及个税减免政策,另外还有一些财政奖励措施,对于那些需要众多兼职人员的企业,这类操作方式基本就是其个税处理的唯一选择。当然这个环节,中间会涉及到一个角色,叫人力资源公司,有些企业可能不做灵工业务只涉及外包,所以寻找的时候要提前咨询好。


总要说点真事


是劳动关系的员工吗?还是劳务关系呀?

大部分的劳动关系中

1、整体年度月薪平衡,延迟发放,让每月的薪资都差不多,避免高收入月份税负太高,低收入月份无法享受相应的抵扣优惠

2、多余部分划分到年终奖,以年终奖名义缴税,税应该会低一些;

2、能有发票就实报实销分流;

3、工资所得分解为劳务所得;

4、提高公积金缴纳基数;

以上都可以合理调整,但有些还是需要协商,企业和员工双方知情。


改变商学院


伴随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新经济模式出现,不断考验着传统的用工模式,也就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通过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所建立的全日制劳动关系模式,该用工模式被《劳动合同法》所严格管控、调整和规范,导致用工模式僵化、解雇保护严苛、用工成本高昂等局限,难以适应和满足新经济的发展壮大。

《社会保险法》出台要求用人单位必须履行法律义务,为员工参保缴费!

但是,实际状况呢?一方面,用人单位不为员工参保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新兴的服务行业,人员流动性大,存在着大量三无人员,即无合同,无社保,无身份。

另一方面,大量的中小型企业为节约经营成本,多少存在少报,漏报,瞒报缴费工资总额的行为,或按最低缴费基数为员工缴费,或给员工一定的补贴,叫员工个人按比例缴,当然,这里面还有参工人员主动要求不缴纳社保的情况,原因就是想到手工资多点。

随着社保入税,开启由税务统一征收的新征管模式,这些未按规定缴纳社保的企业犹如惊弓之鸟。虽然国家多次强调不追征,并同时降低社保费率来缓解企业经营压力,但是企业用工的社保问题始终是悬在众多企业头上的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而随着个体崛起的时代的到来,灵活用工的人越来越多并逐步成为众多如服务、餐饮、新零售、互联网企业、物流、出行等行业的新型用工模式。这种新兴的用工模式给社保、个税带来新的问题。

用工单位和被用工人员到底是建立劳务关系还是劳动关系?劳务关系,不涉及社保成本,但是发票取得难,而且按照劳务报酬计税,预扣比例高。劳动关系呢,社保风险大。我们不禁思考

“网约车司机取得报酬如何缴纳个税?是否缴纳社保,难度在哪里?”

“快递小哥人员流动性大,人员队伍庞大,社保问题如何解决?”

“网红直播收入高,平台如何扣缴个税?社保问题何去何从?”

新经济形态注定产生很多“零工”,以“零工”人员替代全职人员的“灵活用工”模式,使得企业可以更高效地进行人员管理,从而节省企业运营及人力成本。

灵活用工区别于固定、全职用工,是企业基于用人需求的波峰波谷、灵活地按需雇佣人才,参工者也合理安排自己主业和副业,以此谋取额外的收入。企业与人才不建立正式的全职劳动关系的全新用工模式,此种人力资源按照需求随时使用,随时停止。模式更为灵活,不需要付出额外费用,也不需要复杂的入离职流程。企业节省了成本,人才价值也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然这种灵活用工同样面临个税、社保等诸多财税问题。企业经常会陷入法律的边界旋涡之中,在个税、社保、劳动关系纠纷中面临大量风险。而这种情况下,科学的筹划增值税、所得税、个税,合理降低劳务成本,合规降本才是王道。

原来传统单一的财税筹划公司已经满足不了多方面的发展需求,未来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企业的成长周期增长快,那么做税收筹划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互联网+财税筹划服务”将是未来市场的一片蓝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