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這是留在廣州的最好理由

每一個城市都有它的特點和性格,選擇一個城市,也就意味著選擇了某一種生活方式。


有的人戀家,選擇了回鄉工作,有的人喜歡大城市的繁華,選擇去了快節奏的一線城市。


但對於廣州來說,無論是嶺南中心城市還是國家中心城市,其總能在歷史的長河中,將過去與未來完美融合,包含著多彩萬千的生活方式。


據說,這是留在廣州的最好理由

從越秀山一路向南,穿過北京路,直抵珠江,這一條廣州老城中軸線,延續2000多年,從未改變,放眼全世界的城市,也實屬罕見。


據說,這是留在廣州的最好理由


生活在這座城市,能深刻感覺到城市的過去與未來。走在北京路上,腳下踏著一條千年商業古道,幾公里之外,便是600米的廣州塔。


據說,這是留在廣州的最好理由


一前一後,廣州的歷史,都藏在了那些建築裡,訴說著廣州從一個

千年古都,朝一個國際化現代都市邁進的蝶變故事。


進入21世紀,“南拓、北優、東進、西聯、中調”的城市發展新戰略,讓廣州城市發展進入了新紀元。


白雲新城、科學城、國際金融城、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等一個個新城拔地而起,番禺、黃埔、南沙等外圍區域快速發展,從單中心“一枝獨秀”到多中心“組團發展”,城市建設實現從理念到實踐的破繭蝶變。


伴隨著科創的興起,廣汽傳祺、廣州粵芯……越來越多的“廣州製造”“廣州智造”也陸續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同時,廣交會作為廣州的一張鑲金名片,在全球會展業已久負盛名。2018年,全市重點場館合計舉辦展覽628場,展覽總面積首次突破1000萬平方米,辦展數量和麵積均居全國第二位。


據說,這是留在廣州的最好理由


而隨著營商環境日益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世界級企業落腳廣州,思科、樂金顯示、百濟神州等一大批高新技術、生物醫藥產業在廣州落地生根。


在廣州,你還能見證一個傳統商貿城市,是如何躋身全球金融中心20強


2020年3月26日,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與英國智庫Z/Yen集團共同編制的“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7)”發佈,廣州繼2017年後,再次進入到全球金融中心前20強行列,同時在10個進入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的內地城市當中,僅次於上海、北京、深圳。


據說,這是留在廣州的最好理由

除此之外,廣州以山水生態城市的理念進行規劃建設,城市景觀和人居環境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僅短短5年時間,就實現了PM2.5年均濃度的達標,廣州藍已成常見現象。


截至目前,全市超76%的村實現“乾淨整潔”,超40%的村實現“美麗宜居”。


與此同時,廣州作為全國城市更新的領頭羊,不少舊改案例皆成典範。


據說,這是留在廣州的最好理由


琶洲、冼村、獵德,改造前,舊屋/廠房密集、樓間距近,巷子和房屋陰暗潮溼,公共配套較少,生活不太便利。


如今,獵德和冼村已成為了珠江新城中最璀璨的一道城市住宅風景,而琶洲也憑藉著高樓林立的建築,成為了高新科技企業的搖籃,並被寄於新一代CBD之厚望。


在近兩年的《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中,廣州還連續兩次提出目標願景,即建設“美麗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更是摘取了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國際花園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多種宜居城市獎項。


據說,這是留在廣州的最好理由

教育和醫療,作為民生問題的根本,是每一座大城市都無法迴避的問題。


廣州作為全國的醫療高地,名醫薈萃,名院雲集,特別是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以廣州醫院為主力的“廣東醫療集團軍”展現出強大的實力。


據說,這是留在廣州的最好理由


目前廣州坐擁三甲醫院62家,是中國最優質醫療資源的聚集地之一。


截止去年底,廣州的常住人口數量已經達到了近1500萬,這其中,多少人共享一家醫院,就讀一所學校,都是關乎人們幸福感的細節所在。


在去年的《廣州市醫療衛生設施佈局規劃(2011—2020年)修訂版》提到,到2020年,廣州醫院佈局將達305間(含分院)。


其中,每個區至少設置1家三級綜合性醫院、1家二級以上中醫類醫院(含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等)以及1家二級以上婦幼健康服務機構。


平均49180人就有一家醫院,28萬人就有一家三甲醫院

,這對於人口超級大城廣州來說,實為不易。


教育方面,在最新的政策中提到,對於非廣東省戶籍的城鎮高中生源,將給予一定的學費優惠政策,鼓勵他們到廣州市接受職業教育,增加城市青年人才。


據說,這是留在廣州的最好理由


2018年,全市在校中職學生約19.52萬人(含技工學校),其中約15.17萬人已享受免學費政策。


也就是說,廣州市目前已有78%在校中職學生按政策享受免學費。


同時,財政對中職教育的投入還在逐年增加。2016年至2018年,全市中職教育(含技工學校等)一般公共預算投入分別為28億元、33.4億元、35.4億元。(信息來源:金羊網)


根據教育部2016年公佈的數據,目前全國共有高校2879所,其中北京91所、武漢有89所,廣州81所,排名全國前三。


截至目前,廣州集結了全省97%的國家重點學科、80%的高校,全省70%以上的科技人員和95%的博士。


廣州還五次獲得“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稱號,海外人才來穗創業創新成為趨向。


據說,這是留在廣州的最好理由

廣州作為中國華南地區的交通樞紐,公共交通的便利性不言而喻。


2018年11月中國社科院發佈的“國家中心城市指數”顯示:廣州國家交通中心指數居全國第一。


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廣州,廣州擁有華南最大的綜合性主樞紐港,廣州港出海航道堪稱世界上最繁忙的黃金水道之一,去年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6億噸,位列全球第五。


南方最大的鐵路樞紐,也是廣州。這裡擁有廣州火車站、廣州火車東站、廣州南站、廣州北站等4大客運站,未來還將有棠溪TOD、新塘TOD等連接國際、灣區的重要鐵路路線。


據說,這是留在廣州的最好理由


面向2035年的《廣州交通發展戰略規劃》更是提出,立足灣區、面向全球,全面提升海陸空樞紐能級和功能,灣區城市交通設施從“互聯互通”走向“直連直通”。建設“軌道上的廣州”,完善結構性路網,大力發展智能交通,實現交通引領城市發展。


通車裡程位居全國第三、地鐵網絡全球前十。這樣的成績,足以看出,廣州在世界軌道交通版圖上有著響亮的名字。


廣州地鐵目前運營14條、總里程達515公里地鐵線路和1條7.7公里有軌電車試驗段,不但實現了區區通地鐵,也在國內外一直保持先進水平。


同時,廣州目前在建地鐵項目有12條、300多公里

,預計到2023年,廣州地鐵運營里程將達到800公里。


廣州白雲機場,是全國三大國際樞紐機場之一,航線網絡已覆蓋全球200多個航點,通達全球約50個國家和地區。2019年機場旅客吞吐量7338.6萬人次、增長5.9%,位於全國第3位,世界第13位。


據說,這是留在廣州的最好理由


未來,還將形成全球“12小時航空交通圈”,從廣州去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能實現當天到達。


在廣州,無論是在市內生活,還是去市外旅遊,都極其便利。


在我們最初選擇一個城市的時候,我們不僅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更是在下一場注。


相信廣州,一定會是不負厚愛的那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