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沒有興趣的樂天派


我是一個沒有興趣的樂天派


說實話,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標題是什麼意思,只是單純的把自身最大的兩個特點揉捏到了一起,有點矛盾,又有點無厘頭,可能這就是我的人設吧。

我不清楚到底有沒有人跟我一樣,但我自認為沒有那麼獨一無二,所以,我很開心引起了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的共鳴,那麼接下來,就讓我親自把這個人設聊崩吧,希望能讓你有所感悟。

首先,我並不是沒有興趣,從小我就喜歡唱歌,小學入過合唱團,“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的旋律直到現在還記憶猶新;到了高中,和同學去報名《絕對唱響》,結果一輪遊告終;後來,秉持著不要輕易放棄夢想的理念,又去報名了《快樂男聲》,結果同上。至此,日後我便成了ktv的麥霸,既然不能唱給全國人民聽,那總得為身邊的朋友創造些福利吧。

同樣是在高中時期,因為文化成績一般,選擇了美術特長生這條道路,在還沒有學習水彩的之前,我一直很有自信,平常不怕說出口,直到有天色彩靜物寫生,老師瞪著她那雙美麗的大眼睛問我,“你是故意的嗎?”我一副黑人問號臉看著她,“你怎麼把罐子畫成了綠色?”她接著問我,於是在那天,我的人生多了一個新詞彙——色弱。值得慶幸的是,我不是色盲,靠著猜題背顏色事先調色盤這些手段,最終勉強過了聯考線。

發現了嗎?其實我非但不是沒有興趣,反而興趣還挺多,就像寫作,同樣也是我的興趣,我說我還拿過“楚才杯”作文比賽二等獎你信嗎?(不是你孤陋寡聞,確實不是什麼大比賽)

所以,興趣遠沒有我們想得那麼複雜,曾經那些讓你獲得成就感的事情,其實都可能是你的興趣所在。我們之所以感覺自己對什麼都沒興趣,只是因為那些我們引以為傲的事情,更容易受到打擊,越在乎,才會越失望,越上心,才會越傷心。仔細想想,也許我們離成功僅僅只是差了一個堅持。當然,我也並不是一味的鼓吹這種正能量,這事兒還真得因人而異,畢竟古人云成功還需要那麼1%的天賦,像我們這種平平無奇的普通人,也大可不必這樣死磕,沒必要硬把興趣和成功劃上等號,放平心態,讓興趣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劑調料也未嘗不可。

至於樂天派,這個我真的不能否認,畢竟從小到大我聽過別人對我最多的評價就是樂觀了,哪怕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也不會對此抱有任何懷疑,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骨子裡其實是個特別喪的人。

這或許跟我的成長經歷有關吧,因為從小爸媽不在身邊,今天跟著奶奶,明天跟著外婆,後天可能就住在哪個七大姑八大姨家了,實打實吃百家飯長大的。所以小時候聽過最多的誇獎就是“嘴真甜”“真懂事”,樂觀這種性格更像是被迫營業的感覺,久而久之,便成了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護色。(騷瑞~)

之所以說這些,並不是因為拿了個賣慘的腳本,只是想告訴大家,無論你是生性樂觀也好,還是被迫營業也罷,對我們來說其實都是好事。

生性樂觀的人自然不用多說,那一定是在良好環境下滋生出來的優秀品質,而被迫營業的也大可不必沮喪。不曾想若不是當初的被迫營業,你現在會變成什麼樣嗎?如果取而代之的是那些負能量,又會是怎樣的現狀呢?負能量就像電影裡的白蟻,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悄悄滋生,慢慢啃食,等到哪天突然颱風地震,房屋便傾然倒塌。

所以,我們與其自怨自艾,不如將這種樂觀視作盛開在寒冬裡的臘梅,雖不及向日葵般熱情奔放,卻也不失堅韌挺拔。

最後,魯迅先生曾說“咀嚼一己小小的悲歡,並視之為大世界”應該就是為了告誡我們不要成天活在自己的苦難之中,走出來看看這個世界,讓心胸變得開闊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