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 者書法 之 長——于右任

學 者書法 之 長——于右任

于右任先生

學 者書法 之 長——于右任


學 者書法 之 長——于右任




學 者書法 之 長

——于右任

阿 迪

于右任是繼趙之謙、沈曾植、康有為之後的又一位碑學大師級人物,他以碑法入行、入草,將碑體行書和碑體草書的發展推向了一個嶄新的高峰,特別是他的標準草書的創立,無論在文字改革史、書學演變史上,還是文化發展史上都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于右任草書是繼“二王”、旭素、王鐸之後出現的巔峰,至今仍無出其右者。但特殊的歷史原因塵封了這位百年巨匠,以致今天人們尚未深入認識和評價于右任的書法史地位。

于右任草書簡約大氣,圓渾厚重。造型典雅,整體和諧。用筆純用中鋒,體勢開張,非深厚的魏碑功底不能為之。于右任草書,膽怯者、力弱者、胸襟不闊者不能學也。學之有成就者當推胡公石、王學仲、吳丈蜀等二三人耳。

所以,於氏的標準草書卻始終為書壇難以接受,學標準草書者更是寥寥無幾。因為僅從於氏草書的外在形式上看,他的草書字形過於簡單,點劃線條也過於單調,筆墨也顯得不夠豐富,多認為“標準草書”限制了草書的藝術性。其實,這裡就有一個“學而”問題。鋼琴的每個音都由校音師按標準校定好,誰彈發出的音都是一個標準音,可同一首曲子,理查德·克萊德曼、郎朗、劉詩昆、李雲迪演繹出不一樣風格情調。再者,篆刻家在方寸之間走刀,又何不是戴著“鐐銬”跳舞呢?但於氏草書關注的不僅僅是技術,更強調的是文化功能,因為詩、書法僅僅是這位大政治家實施其文化抱負的工具手段而已。

于右任在《標準草書序》中說:“文字乃人類表現思想、發展生活之工具。其結構之巧拙,使用之難易,關乎民族前途者至切!現代各國印刷用楷,書寫用草,已成通例;革命後之強國,更於文字之改進,不遺餘力。”將草書的使用與推廣和國計民生聯繫在一起,古往今來也就於氏一人也。如今的書法家們的書法更多是小資情調,或急功近利,或孤芳自賞,或糊塗亂抹,或獵奇自慰,缺少的恰恰文化擔當和審美引領的責任。

于右任標準草書的普及,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藝術大眾化的一次成功的嘗試。為了讓傳統藝術深植民眾土壤,于右任提出了草書四個標準——易識、易寫、準確、美麗,時間是1936年。這個標準涵蓋了藝術、文化、社會、歷史等相關範疇,是實用性與藝術性的對立統一至高要求,藝術一旦脫離了民眾基礎,也就開始走向枯萎滅亡了。所以,這個標準的意義影響是深遠的,即使在今天的書法界,呼籲“書法家”們把法度“標準”一下,也並非過時。我就多次在展廳觀看書法草書作品,在沒有釋文的情況下辨識很吃力或根本讀不懂,但許多人卻叫好,說是“名家”作品。我不語,我只嘆己才疏學淺,好在我不會不懂裝懂的!

于右任書法氣局博大,吞吐古今。于右任用毛筆在絹素上“刻碑”,毛筆如同石匠手中的鏨子,直入平出,簡捷厚重。運筆之妙兼及“帖法”,書寫意味臻於完美,具有沉著的筆致美。紙張在於老筆下宛如摩崖碑版,任憑其剪裁佈置,正中求奇,密中求疏,放中求收,熟後求生,凸顯著靈動的結構美。由於于右任有著從戎的社會閱歷、詩人的個性氣質、學者的文化素養和書家的書藝傳統,這使其書法在氣格上具有兼容性,表現上更趨洗練化,集中為于右任書法的美學特徵:易識、易寫、準確、美麗。

藝術即人,風格即人。道法自然、大巧若拙。于右任書法威而不猛,大氣磅礴,實具巍巍浩浩之正大,黃河華嶽之氣象,即髯翁仙風道骨之寫照也。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見兮,只有痛哭·····”大師遠去矣,仰望星空,那顆巨星,依然格外耀眼!




學 者書法 之 長——于右任


學 者書法 之 長——于右任


學 者書法 之 長——于右任


學 者書法 之 長——于右任


學 者書法 之 長——于右任


學 者書法 之 長——于右任


學 者書法 之 長——于右任


學 者書法 之 長——于右任


學 者書法 之 長——于右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