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對人們的饋贈,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以至於在這些瑰麗奇幻的事物面前,我們甚至顯得手足無措,瞠目結舌。世界如此美好,值得我們不斷地探尋,既能在宏觀中感悟,又可在微觀中迷失,這也許就是生活的魅力。今天的主角,“變石”。
自然界中,有一類外觀相近的寶石,我們習慣稱為“木變石”。或許因為它的顏色和紋理與樹木十分相似而得名,其形成跟木頭沒有關係,其成分是“硅化石棉”。由於其石英纖維排列及長短不同,生出諸多奇妙的色彩變化,可謂光怪陸離。
木變石有許多“近親”,而且似乎都比它“顏值高”。虎睛石、鷹睛石、隼睛石、彼得石,只聽這些名字就夠氣派。虎睛石,通常有褐黃色,藍色,紅褐色等顏色,不透明,質地細膩堅韌,具有微細纖維狀結構,如從垂直纖維方向磨成弧面狀戒面,在弧面上就會出現一個平行移動的“眼睛”,因其形態和顏色似老虎眼睛,故被命名為虎眼石。
由於其生長環境以及所含微量元素的不同,形成了一系列五顏六色的礦體,較常見的為黃虎眼石、灰虎睛石,而藍灰色的藍虎眼石和紅褐色的紅虎眼石為少數,其中以眼線清晰、明亮完整,似老虎眼睛般有魄力者為貴。
其中,藍虎睛石和灰虎睛石又稱為鷹睛石,是在形成過程中原來的青石棉沒有被石英代替(硅化不徹底),而保持了原來青石棉的灰藍色。每顆虎眼石都在放射一道嚴峻的光芒,像嚴厲的眼神,更像神秘的結界,不同的角度,虎眼的眼神都不同,神秘而飄忽,華麗而霸氣。
1962年,一位叫彼德(Sid Pieters)的英國人,發現於非洲納米比亞的一個礦場,通過開採驚喜的發現了一種華麗的寶石,“彼得石”應運而生。所謂彼得石,其實就是虎睛石的變種,學名為角礫化隼眼石,可以呈現出神奇的貓眼效果。有黃棕色、藍色、金色及多色混雜四種類型,最絢麗的屬於金黃色及多色者,最稀少珍貴的當屬深藍色。絲般光澤,堪稱驚豔。彼得石中,幾種顏色均勻地壓成紋理,做成波浪紋或螺旋紋的更佳。
在我國河南省南陽市的淅川縣,也發現了類似的虎睛石,是世界上唯一能與彼得石媲美的礦口。由於儲量有限,2011年已停止開採。淅川虎睛石有變幻無窮的圖案,可以用燦若金花、美若繡錦、色似彩虹、形賽圖畫來形容它的美麗。正是因為它的稀少、美麗,深受大眾喜愛。其顏色豐富多彩,一小塊就有多種顏色,紅色像流動的岩漿;纖維細,琢磨成貓眼時,眼線亮,隨著光線改變,眼線走動,活靈活現;光澤度,甚至超過納米比亞彼得石。
美品大賞1:明代虎眼石雙角貔貅鎮(筆架)
這件明代的虎眼石的貔貅鎮,長5釐米,高3.5釐米,厚度1.5釐米。
選用優質虎眼石,同時擁有鷹睛和貓眼的效果,宛如精靈的眼睛,飄忽閃爍間,透出霸氣和華麗的氛圍。
比較特殊的是採用了雙角的造型,非常少見。
雕工質樸,包漿厚重,是可用可玩可佩的文玩佳品。雙角貔貅,招財進寶,功效倍增!
美品大賞2:清代鷹眼石鼻菸壺
這是一件清代的鷹眼石鼻菸壺,高5.5釐米,寬4釐米。
器型規整,打磨光滑,包漿醇厚,掏膛較深。
鷹睛石成分與石英等雜質交融,雖不純淨,倒也充滿古樸的原始美,作為一種天然材質的鼻菸壺,也算精緻。
但與料器相比,卻顯得粗陋了許多,這也是古人為何願意用料器來仿珠玉的原因了。
美品大賞3:彼得石梅花筆洗
這件就是舊的用彼得石雕刻的一件梅花筆洗,材質珍稀,黃、藍、紅三色均勻排列,有“三才”之意。
造型古樸、雕工精巧,運用透雕、圓雕等技法,長7釐米,寬5釐米,實為特殊的文房精品,歷經把玩,會更加溫潤。
美品大賞4:淅川虎睛石“壁”一組
這組淅川虎睛石,可謂在眼前展開了一個奇幻的世界。
似乎是一幅億萬年地球變化的活彩照,裡面有火山爆發的壯觀景象,還有彷彿流動的閃著紅、黃、金光的岩漿。
還似有各種天然物化的藝術變彩圖樣,美不勝收。直徑4.5—5.5釐米不等,如果細緻的觀賞,一會便迷失在這個光怪陸離魔性世界中。
閱讀更多 見小守柔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