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男孩真不如女孩?男子漢教育的出現,也化解不了“男孩危機”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男孩危機漸漸浮現在大眾的視野當中。想想看,在自己孩子的班級,是不是經常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品學兼優的女生比比皆是,但是出類拔萃的男生卻寥寥無幾呢?這種常見的現象,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

我的同事於莉是一對龍鳳胎的媽媽,姐姐和弟弟都十分聰明伶俐、討人喜歡。不過,也許再完美的家庭也會有令人煩心的事情,這不,前幾天,於莉在和我聊天的時候無意中提起了兩個孩子的性格差異問題。

與於莉自己的設想不同,原本以為的“男子漢保護女孩子”這種情形一次也沒有出現過;相反地,姐姐性格活潑開朗,做事情時有自己的主見,而弟弟總是跟在姐姐的屁股後面,遇到一點點不順心的事情就喜歡流眼淚。

這可讓於莉發愁了:到底是什麼環節出了問題,才會讓兩個孩子的性格形成如此大的反差呢?

現在男孩真不如女孩?男子漢教育的出現,也化解不了“男孩危機”

其實,於莉家庭中存在的這種女強男弱的現象,在現代生活中早已經屢見不鮮,越來越多的男孩子變成了相對軟弱的那一方,說話做事都很難掌握主動權。

而這種現象,其實就是很多人口中說到的“男孩危機”。

這種現象早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就已經在西方國家出現,1998年,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威廉·波拉克就曾經在《真正的男孩》一書中寫道:

“當代男孩膽小懦弱、缺乏自信,取得的成就遠不如女孩。”

此外,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女生的學業優勢不斷擴展和延伸,而男生學業落後的情況甚至已經延伸到了高等教育領域。除了成績不如女生之外,男生的肺活量、速度和力量在近二十年的時間裡也一直呈下滑趨勢,高中男生體質健康測試的不及格率遠遠高於女生。

由此可見,男孩危機的形成已經不是個例,而是存在於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中間、甚至是長期存在著的一種現象。

現在男孩真不如女孩?男子漢教育的出現,也化解不了“男孩危機”

到底為什麼會產生男孩危機呢?

第一, 應試教育的模式使男孩的特點被忽略

根據性別教育專家邁克爾·古裡安的說法,男孩的大腦相比起女孩,要更多地依賴動作和行為,更多地偏好空間物理的機械刺激。

男生生來就更容易接受圖表、算式和運動物體的刺激,對於語言的刺激並不敏感。

因此,在學校學習的時候,男生對於老師的滔滔不絕很有可能會產生厭煩和牴觸的情緒,而女生則會比較適應這種教學方式。這也是為什麼男生和女生的學習成績會產生一定程度上的差異的原因。

第二, 男性教師的缺失

有調查顯示,在大多數學校,無論是幼兒園還是高等教育學府,都存在著女性教師佔比較高的現象。我們都知道,對於一個男生而言,父親的影響力是極其重要的。

而在學校上課的時候,沒有父親的陪伴,本應由男性教師充當的角色就只能被女性教師填補。

而在教師領域中這樣高程度的男女失衡一定會對孩子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造成一定影響。

現在男孩真不如女孩?男子漢教育的出現,也化解不了“男孩危機”

第三,“男子漢”教育的盛行

說起“男子漢”教育,很多家長應該都有這方面的經驗。在爸爸媽媽的眼裡,男孩子生來就應該堅強勇敢、正義凜然,因此,就算是男孩子摔倒了,父母也多半會說:“不許哭,男生怎麼能總是哭哭啼啼的呢。”

而聽到這話的孩子也只好將自己的眼淚憋回肚子裡去。久而久之,男孩子很有可能沒能學會堅強,只是學會了隱忍和壓制自我。

這樣的心理狀態並不利於男生養成一個健康陽光的性格,反而會使孩子更加容易偏激、更加容易產生不滿的情緒。

可見,男子漢教育並不能如家長所願,養成一個堅強勇敢的男生,也並不能從本質上解決目前社會上存在著的“男孩危機”。

也許有的家長就會問:“如果現在的教育觀念存在誤區,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做出哪些調整,來幫助男生在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也能提升心理和學習狀態呢?”

其實,我們需要的並不是“男子漢教育”,而是“陽光教育”。

現在男孩真不如女孩?男子漢教育的出現,也化解不了“男孩危機”

幫助孩子樹立人生觀和價值觀時,家長們需要注意的點

1.首先,禁止一味要求孩子堅強陽剛,善良細心的男生也很可愛

在此,各位家長應當擺正自己對於男生固有的認知:每一個小男孩都剛剛來到自己人生的初級關卡,對於這個世界對他們的要求並不熟悉。

他們也是可愛的孩子,沒有理由生來就不能哭泣。“陽光教育”強調的是不壓抑孩子的天性,善良與誠實也是一個男生應當擁有的美好品質。

因此,家長沒有必要強求孩子成為頂天立地的英雄,只要內心真誠正義,同樣也是讓人喜愛的好孩子。有誰能說,安靜善良的男生就是弱勢的男生呢?

現在男孩真不如女孩?男子漢教育的出現,也化解不了“男孩危機”

2.其次,我們要培養的不是表面上的堅強,而是內心的剛硬

如果一個男生總是在別人面前假裝自己堅強,事後卻一個人躲在房間裡哭泣的話,其實他的內心充滿了孤單和空虛。這樣的男孩子,即使內心已經受傷,也不敢把自己的心裡話和父母傾訴,只怕父母會說:“你是男子漢,不應該為了這些小事斤斤計較。”

作為家長,我們要做的不是逼迫孩子壓抑情緒,而是要培養孩子內心的堅強。

比如說,做事情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一旦他人觸犯了原則性的問題,孩子一定會予以拒絕。這就是一個人內心堅強、有態度的體現,不是嗎?

現在男孩真不如女孩?男子漢教育的出現,也化解不了“男孩危機”


3.最後,家庭中的女性可以多示弱,讓男生保護自己

如果長期存在於一個母親非常強勢的環境之中,兒子只好唯唯諾諾、對母親的話也是言聽計從。相反,如果母親能夠在孩子面前展現出自己柔軟、脆弱的一面,就能激起孩子對母親的保護欲,從而也有利於增強孩子的責任感。

只有有人需要自己的保護,男生才能有機會展現出自己的勇敢、也能夠當家中的“小小男子漢”了。

總的說來,當代的男孩危機雖然普遍存在,但這並不代表這是一件無法攻克的難關。只要各位家長都能夠做到不用“男子漢教育”來壓抑孩子的天性,再嘗試著去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就一定能在平時的生活中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和正確的價值觀傳遞給孩子。

現在男孩真不如女孩?男子漢教育的出現,也化解不了“男孩危機”

我相信,如果每一個家長在看完了今天的文章之後,都能夠學習到其中的理論知識,並且將文章中提到的教育方式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孩子肯定可以感受到父母的那片心意,也會在今後的日子裡健康快樂地成長,最終成長為值得信賴、值得依靠的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