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講道理”,溝通的策略很重要。

(一)用具有畫面感的語言和孩子溝通

具有畫面感的語言就是你說完之後, 孩子的大腦中能立即形成一幅畫面語言。這幅畫面能讓他們心情愉快, 這幅畫面會指引孩子完成正確的行為。比如, 你對孩子說:“家裡的東西從哪裡拿的要放到哪裡去, 你要學會整理。”整理這個詞是不是很抽象?這是講道理。如何做到具有畫面感?你對孩子說:“寶貝, 這個筆是不是要回家, 它的家在哪裡啊?”“家”這個詞就很形象, 它就能讓孩子在大腦中形成一個畫面, 孩子會說:“它的家在這裡。”孩子很快就會把筆放在該放的位置, 這就是用畫面感和孩子溝通, 這種溝通孩子就很容易接受。

記得有一次, 有位家長和我說他的女兒女兒情緒很不好, 當他靠近他的女兒的時候, 他女兒對他吼了一句:“離我遠點, 滾!”這位家長的做法是,他當時笑著對女兒來了一句:“我又不是球, 我怎麼滾啊!你把我變成球, 我再滾, 好不好?”當他說完這句話時, 女兒就破涕為笑了, 因為在她腦海中形成了一個我變成球滾動的畫面。當她笑的那一刻, 在潛意識裡已經意識到自己錯了, 也體會到爸爸對她的接納。如果我板著臉進行說教:“你這樣說爸爸是不對的, 一個人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她肯定聽不進去, 因為她知道孝敬父母的道理。

道理很抽象, 畫面很形象。抽象的東西需要動用思維, 很難理解, 不容易接受, 形象的東西卻很容易被感知, 能輕鬆引導孩子的行為。

(二)用講故事代替講道理

我們人類有一個共性就是喜歡聽故事, 尤其是孩子更是喜歡聽故事, 如果我們具備了講故事的能力,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很幸福。你有沒有發現我們國家的革命精神就是用一系列的故事傳承的, 比如雷鋒的故事、劉胡蘭的故事、黃繼光的故事、董存瑞的故事、王二小的故事……所以家長一定要學會講故事。

當您發現孩子存在一些問題時, 可以找一些小故事講給她聽。比如, 為了讓孩子養成自我管理的習慣, 可以給孩子講《蠍子與青蛙》的故事。這個故事的梗概是這樣的:一天, 蠍子想過河, 就對青蛙說:“青蛙先生, 發發慈悲, 揹我過河吧。青蛙擔心地說:“不行, 我怕你蜇我。蠍子迫不及待地說:“我蜇你幹什麼呀, 我的目的是過河。放心吧, 我不會蜇你的。”青蛙相信了蠍子, 說:“好吧, 只要你不蜇我, 我就送你過河。”可是剛到河的中間, 蠍子就不由自主地使勁蜇了青蛙一下。青蛙痛苦地掙扎著, 奄奄一息地問:“你為什麼要蜇我呀?現在, 我們兩都會被淹死。”蠍子極度後悔地說:“都怨我一時管不住自己。”

這個故事, 給孩子對故事的記憶力很強,聽一遍幾乎就會講了, 當她想放縱的時候, 她就會用“我絕不做管不住自己的蠍子”來提醒自己。對於故事, 要針對孩子的問題精心準備, 並且要講得生動有吸引力, 語言要具有畫面感。對大孩子講完故事, 不要問這個故事告訴你什麼道理, 這樣孩子會認為你不是講故事, 你是在教育他。故事講完就講完了, 不要節外生枝。給孩子的感覺就是講故事, 沒有目的性, 對於故事的寓意, 孩子的潛意識會思考。故事中有道理, 故事是道理的載體, 講故事比講道理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三)把講道理轉化成孩子的親身體驗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 凡是自己親身體驗過的事情都會有深刻的記憶, 有的甚至終生難忘。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體驗會調動神經系統主動參與一些活動和事情, 體驗的過程是高度集中的過程, 所以對所經歷的事情記憶比較深刻。因此我們一定不要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能讓孩子體驗的, 就讓他試一試再做決定。

比如, 早晨起來, 你發現天氣比較冷, 需要多穿衣服預防感冒。當你對孩子說:“天很冷, 多穿衣服。”然後把衣服放在孩子床上, 這種情況下孩子往往不會主動去穿。你給孩子講一大堆道理:天冷必須多穿衣服, 你不記得你上次感冒難受的樣子了, 打針多疼啊, 吃藥多苦啊……有的直接給孩子穿上, 孩子不情願, 大人和孩子之間往往為了穿一件衣服, 鬧得很不愉快。

孩子為什麼會拒絕大人的關心呢?主要因為天冷雖然是事實, 但是是大人的感受。如果這樣對孩子說:“寶貝, 你出去感受一下, 今天是不是天有些冷, 如果冷就告訴媽媽, 我們好多穿件衣服預防感冒。”孩子體驗回來確實感覺有些冷, 不用你強迫, 也會主動多穿件衣服。

西方心理學說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都是帶著他的生命密碼, 而解開他生命密碼的絕對不能光靠你講道理, 還要讓他自己感受、體驗和認知, 因此我們要把講道理轉化成他們的體驗、感受和認知。所以, 很多時候改變孩子的不是家長講道理, 他們的親身體驗一定會讓他們有所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