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吃中藥”筋強體壯發育好

“你看,路溝東邊這360多畝小麥是使用中藥原液拌種又噴施一遍中藥肥料的麥田,麥苗長得高、彈性好、顏色深綠、葉片肥厚、根系發達;路溝西邊這420多畝小麥是使用化學農藥的麥田,麥苗生長慢、局部有黃葉現象,小麥根莖比較細弱。儘管一路兩溝之隔,噴施中藥肥料與噴施化學農藥的麥田相比,苗情差別非常明顯……”4月1日下午,在商水縣萬畝現代農業園區的麥田裡,張莊鄉南陵村種糧大戶邱守先拔起幾株麥苗向記者介紹說。

今年52歲的邱守先是一個敢想敢幹、大膽創新的“新農人”,他2019年成立了“商水縣楓未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已流轉土地2080畝。“開始俺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用,現在從苗情長勢看真不賴。”邱守先對使用的中藥肥料信心滿滿。

“邱守先是我們高標準糧田示範園使用中藥肥料的種糧大戶之一,今年園區使用這種新型肥料的麥田已達4000多畝。”張莊鄉黨委書記張軍啟說,這種中藥無殘留,環保安全無毒,對水土無汙染,對昆蟲及禽鳥無害,與中央、省委“一號文件”提出的農藥、化肥雙減要求和“綠色興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發展戰略高度契合。

讓小麥“吃”上中藥肥料的發明者,是商水縣老黨員、原鄉農業技術員智吉榮先生和魏秀華女士。智吉榮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辛辛苦苦鑽研60餘年,從9300多種低毒無毒中藥材中篩選出60餘種,反覆配方試驗,歷經無數次失敗,最終成功,2016年獲得國家發明專利。這種中藥加入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即複合成無毒無殘留的水溶性中藥肥料。由於這種中藥肥料數十種植物原料均是清熱低毒性中草藥,本身富含植物營養,不僅具有殺菌、抗蟲功能,還能調節促進植物生長,實現作物產量不減、品質提升。2016年以來,這種中藥肥料通過在河南、山西、安徽、浙江4省9市35個小麥水稻試驗區反覆試驗推廣,2017年5月28日順利通過專家評審。

目前,這種中藥肥料在商水萬畝現代農業園區及魏集鎮、城關鄉、譚莊鎮及項城市、沈丘縣等地推廣使用8000畝。“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發展現代農業必須高瞻遠矚,積極推廣應用新型農業生產技術,實現農作物穩產增產、提升品質是大勢所趨。”商水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農技推廣站站長劉林葉表示。

來源:河南日報;作者:XXX;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