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解讀】車市難有報復性消費!13萬元以下車型要過苦日子!

這幾天消費領域有幾個新聞比較揪心,一個是電影院剛剛營業沒一週又要關門,KTV開門沒幾天又強制停業,甚至有的顧客歌剛唱到一半就被勸了出去。當然重點還有汽車行業,按照商務部3月29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2月,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汽車銷售下降了

37%。而如果從銷量來看,疫情致2月銷量下滑81.7%,重回2006年水平。

【行業解讀】車市難有報復性消費!13萬元以下車型要過苦日子!

在這種情況下,汽車產業會迎來怎樣的未來,什麼時候會恢復?之前,不少調查都顯示了一個趨勢,即疫情強化了人們對個人出行空間的需要,排斥公共交通,這被認為將刺激汽車消費。同時,由於今年1-2月銷量大幅度受影響,從3月來看銷量仍沒有恢復到正常時候的50%。前期壓抑的需求將會在後期集中爆發,這使得不少分析人士和車企都相信,報復性消費就在拐角,只要堅持就是勝利。

【行業解讀】車市難有報復性消費!13萬元以下車型要過苦日子!

一些消費現象似乎證明了報復性消費的存在:一次下單77杯奶茶,一口氣購買50支口紅,點了整本菜單的燒烤,連吃三天火鍋直接被送進ICU……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穩步向好,被壓抑多日的人們迫不及待地放飛自我,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消費現象屢屢見諸媒體。報復性消費真的存在嗎?

【行業解讀】車市難有報復性消費!13萬元以下車型要過苦日子!

或許消費的報復性現象可能僅僅是少數。試想,你在家裡很久沒有下館子、吃火鍋也許會集中爆發一下,但次數不可能太多。旅遊、理髮是固定消費,也不可能天天去。所以,與其說是“報復性消費”,不如說是“補償性消費”或者“恢復性消費”。這些都是日常的消費,

但如果是要購買大件呢?可能會很難。實際上,日常消費的水平可能在短期的補償式消費之後,也會陷入地低迷。

【行業解讀】車市難有報復性消費!13萬元以下車型要過苦日子!

另從收入來看,今年2月收入基本受到影響,全國不少人收入減少一半,甚至沒有收入。其次,從目前年來看,3-5月大家的收入還是會減少。就以汽車產業為例,目前降薪的企業數量很多,基本降薪幅度都在20%左右,有少量效益好的企業除外,比如豐田系、本田系、奔馳、寶馬、奧迪、以及廣汽,甚至上汽大眾這樣的標杆企業都開始降薪了。這次降薪從產業鏈來看,可能會波及不少人。不僅僅是企業產業,其他行業情況也比較類似。

【行業解讀】車市難有報復性消費!13萬元以下車型要過苦日子!

具體到汽車消費而言,我們認為13萬元以下的汽車消費將受到很嚴重的波及。從消費群體來看,13萬元以下的汽車主要集中在三至五線地區,以小城市及縣鄉等地方為消費主力。但在今年,由於疫情影響,不少人除外務工的時間一再被推遲。全國性的復工基本是從3月開始,目前仍有大量人員未返工。這意味著這部分汽車的消費主力,今年收入減少了至少2個月。這將會使得其大件消費的計劃可能降級,或者是延後。

【行業解讀】車市難有報復性消費!13萬元以下車型要過苦日子!

另外,物價指數的上漲使得消費謹慎心理更加嚴重。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2%。物價上漲,錢不值錢,這是很多人的基本感覺,這種直覺會使得消費更加保守,而轉向必須要的消費,取消不必要的消費。

【行業解讀】車市難有報復性消費!13萬元以下車型要過苦日子!

以上這些數據和現象,共同指向了一個結果,大宗消費今年會受到負面影響。但是,我們認為在30萬以上的汽車中,特別是豪華品牌今年受到衝擊可能並不是特別大。因為,購買這一類汽車的人群更具有抗衝擊的抵抗力。

不過,還有一種可能,例如重啟乘用車購置稅的減免政策。2019年,中汽協數據顯示,我國廣義乘用車銷量2144萬輛,其中佔比67%的都是1.6L以下的小排量汽車。如果重啟小排量汽車的購置稅減免政策,將10%的購置稅稅率取消,理論上可以增加未來的小排量汽車銷售10%,提升整體汽車銷量增速6.7%。再考慮到1季度抑制的汽車消費在後續月份釋放,未來3個季度的汽車消費增速或有望超過10%。以上是我們對今年車市報復性消費的基本看法,歡迎添加小編“czty6666",留言我們一起侃車!(圖/文/亞濤說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