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三公下的袁家:為何說袁紹“搭臺唱戲”,單就其陰謀論來看

引言

三國亂戰的東漢末年,是因袁紹的慘敗而開啟的時代。也是袁紹將東漢皇權弄得坍塌而帶來的時代。在他經他之手的東漢,黨錮之禍,靈帝禍國,黃巾起義這些轟轟烈烈的運動發生在一起,世界的舞臺被放開。無論是中原,還是大西北,更別說關東各地諸侯紛紛而立,諸神之戰一觸即發。而他的宿敵則回了老家沛國譙縣,開始自己的傳奇。袁紹是如何策劃這一場又一場的戰鬥,又如何把自己的陰謀用到極致,又因為什麼把勝利果實送給了別人,他不知道他這一系列舉動給後來的朝代帶來什麼深刻影響。

四世三公下的袁家:為何說袁紹“搭臺唱戲”,單就其陰謀論來看

漢末軍閥割據圖

公元前184年,中原大地上土地兼併十分嚴重,各個土地大戶紛紛自立。而朝堂之上皇權弱小,靈帝之下的十常侍則成為了宦官掌權,中央王朝對地方的控制再也達不到強有力。而十常侍的操控下,地方的土地兼併越來越嚴重,天災橫行,大體上瘟疫遍佈,民不聊生。一個名為張角的人出現,開啟了東漢的混亂,黃巾之亂爆發。

而這一系列的都是靈帝的制度導致的,史稱靈帝禍國。袁紹的出現,逐漸掃清了皇朝內的爭鬥,正當袁紹統一天下的時候,一個人的到來竊取了袁紹的果實:董卓大軍的到來。袁紹政變失敗,而董卓成為了一家獨大,袁紹如何一步步走到最後,董卓為何突然出現,袁紹這一系列的策劃最終毀於一旦

《三國志》記載:卓既率精兵來,適值帝室大亂,得專廢立,據有武庫甲兵,國家珍寶,威震天下;卓性殘忍不仁,遂以嚴刑脅眾,睚眥之隙必報,人不自保。

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董卓都是不好的評價,但董卓能夠拉攏人心,但這種拉攏則是排除異己的行為,所以董卓的暴政更是不得當場官員,他的稱帝是十分激進的,也是十分錯誤的。

四世三公下的袁家:為何說袁紹“搭臺唱戲”,單就其陰謀論來看

黃巾之亂

一、 四世三公的袁家,將東漢框架逐漸改變

袁家可謂是名門望族,四世三公的意思可謂是袁紹的家族輝煌,袁家四代都是司徒、司空、太尉這個位置而皇朝之下的權力機構雖然不在這些人手上。但這些人的手上則是管理了整個帝國的運行。這些人與太監,外戚,皇權有所不同,比如說外戚都是大家族,而這些大家族如何能夠長期掌權,則是將朝廷內的人替換成自己的人。

比如說禁軍的首領,內朝上的尚書令,這些都是操控朝堂的關鍵位置,而袁紹就在禁軍裡擔任重要崗位,弟弟袁術也在禁軍之中,袁家逐漸操控朝堂上的重要機構,而這四世三公在朝堂上也是朋友眾多,四我們知道只要權力夠大,就有人求,越來越多的人與袁家接脈,一代三公就可以結交很多人,更別說四代了。

四世三公下的袁家:為何說袁紹“搭臺唱戲”,單就其陰謀論來看

四世三公的袁家

東漢的選舉制度則是徵辟制,是一種自上而下的選官,有名望或品學兼優的人來當官,而很容易受家族掌控。袁家就是這樣,朝堂上的一系列官員都有袁家提拔和引路,經過這樣的關係,越來越多的人投靠了袁家。袁家在剛開始的時候,都是一些地方的小縣令,都在陰平和任城任職,袁安就在此擔任過,本來是一個無人問津的小縣令,卻因為一場案件走上了輝煌的仕途。糾結來說也是袁安正直廉潔,當時楚王劉英謀逆案在此地開始,而當地官員為了自己的仕途,將百人之多的無辜百姓都皆為同黨來邀功。

而小縣令袁安為了拯救這些無辜之人,整理重申素材上報皇帝,皇帝由此感動,釋放百姓。而百姓沉冤得雪對袁安感激涕零,而他也成為了袁安治理無冤案,於是被皇上重點培養,在河南當官,政績出色,走上了中央,擔任太僕、司空、司徒。這是第一代三公,而他的三子袁敞則是第二位三公,再有太孫,袁逢與袁隗皆為三公,袁家集團再朝堂上就站得住腳了。

《後漢書·袁安傳》:歲餘,徵為河南尹。政號嚴明,然未曾以臧罪鞫人。在職十年,京師肅然,名重朝廷。建初八年,遷太僕。

四世三公下的袁家:為何說袁紹“搭臺唱戲”,單就其陰謀論來看

袁安

隨著袁家集團的壯大,雖然不是權傾朝野倒也是十分圓滑,在朝堂上與宦官外戚皇權都保持著十分密切的聯繫。當時黨錮之禍得時候,大家族紛紛牽連,無數人被抄斬,政治風暴越來越大,而袁家卻絲毫沒有影響,實力卻還大增。袁家 第五代袁術袁紹的出現,將袁家在朝堂上做到了最大。

二、袁紹的搭臺唱戲,拿到最後制勝得軍權

黨錮之禍中的大家族收到了牽連肯定是要找袁家幫忙,而袁家也是幫了一些有能耐的,一些大領袖。隨著原來越多的人支持袁家,這就為了袁紹打上了深厚的基礎,袁家勢力越來越強大,但袁家還沒有拿到軍權,只要有兵就可以為所欲為,但袁家得名望可謂是十分大的,士族得代表。袁紹登場,當袁紹當上掌門人後無數的官員前來結交,而袁紹層層篩選進行結交,其中就有何進。

何進則是平定黃巾之亂得大將軍,擁有者軍權。何進與袁家結交也是為了朝堂上得支持,何進也提拔了袁紹作為自己的心腹,而袁紹得陰謀才剛剛開始。靈帝病逝,兩個幼子劉辯和劉協,劉辯作為長子卻膽小無能,相反的劉協作為漢獻帝,卻十分聰明,兩人出身卻十分不一樣,劉辯在道觀里長大,而劉協在宮中生長,思維肯定不一樣。皇位得繼承之間的戰亂,袁紹悄悄得推動。

四世三公下的袁家:為何說袁紹“搭臺唱戲”,單就其陰謀論來看

十常侍中何進內應郭勝

何進是何太后的孃家人,屬於外戚,而宦官蹇碩也深得靈帝喜愛,也擁有兵權,蹇碩作為宦官,何進作為外戚,兩者開始爭奪皇權。但沒想到內部出現了叛徒,靈帝駕崩的時候,蹇碩想秘密殺掉何進,但無奈有人告密何進溜走,蹇碩計謀失敗,太子劉辯登基,何太后臨朝。提拔了何進,也順便提拔了袁家的袁隗也就是袁紹的伯父,而這一個人則是袁紹最後的後手。外戚執政就要把宦官打下,袁紹鼓動何進開戰,此時的何進也是不想向全體宦官開戰,畢竟只有一人有兵權,而此時的袁紹又鼓動宦官團結,說何進要全殺宦官,於是宦官也開始團結,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資治通鑑·漢紀·宦官專權》記載:中常侍郭勝,進同郡人也,太后及進之貴幸,勝有力焉,故親信何氏;與趙忠等議,不從碩計,而以其書示進。庚午,進使黃門令收碩,誅之,因悉領其屯兵。

蹇碩忘了何家是如何興起,何家也是先從太監走的門路。何家本事屠戶,收到郭勝的關係進到朝廷收到皇上寵幸,也就是說外戚何家也是當初的宦官扶持的。而唯獨蹇碩有兵權,十常侍內也是十分懊惱的,於是與何家站在了一起,蹇碩被串通之後的十常侍和何進秘密謀殺,蹇碩兵權收回。

四世三公下的袁家:為何說袁紹“搭臺唱戲”,單就其陰謀論來看

何進

三、袁紹政變,董卓出場竊取最後的勝利

當何進越做越大,終於把朝廷權力收來的時候,袁紹出場了,宦官被打下的時候,何家不能完全吸收,於是何家認為的心腹袁家,讓他們吸收。當初黨錮之變的時候何家還是屠戶,而袁紹添油加醋給何進改變了整個事件的原貌,說黨錮之變外戚死的如何慘,宦官不除,外戚必亡,而這時候的何進母親,弟弟都受到宦官的不斷獻禮,何家則說宦官不必全滅。

而何進左右為難,這怎麼辦,這時候袁紹則說,只要您出兵,我袁紹所有猛將都可支持,以清君側的名義嚇唬太后,這可是挑唆兄妹關係,而何進同意了,原因是袁紹對何進開始洗腦,讓他知道與太后不是一路人。袁紹的目的很明確了,宦官與外戚撕破嘴臉,兩個勢力同歸於盡,而何進根本不知道這種最後的結果。

《資治通鑑·漢紀·漢紀五十一》記載:紹以為中官親近至尊,出納號令,今不悉廢,後必為患。而太后母舞陽君及何苗數受諸宦官賂遣,知進欲誅之。

四世三公下的袁家:為何說袁紹“搭臺唱戲”,單就其陰謀論來看

宦官獻媚何太后

當外戚和宦官撕破臉了,如何收場,袁紹失誤了,選擇了外兵入京,他考慮到了危險性,以為能控制,但差了一點。這時候董卓已經來了路上了,何進連忙讓他們暫且進行,因為何進也在猶豫,隨著聲勢浩大,何太后心虛了,就把宦官罷免了。何進覺得這是最後的結局,而袁紹則不願意看到這種結局,極力鼓動,而何進完全不同意。

於是袁紹看來控制不足,於是自己假傳何進命令,說將罷免的宦官在返鄉路上逮捕,而且袁紹控制了何進的文書部門,何進根本不知道,於是宦官知道不與何進拼死一戰根本活不成,向太后哭訴,於是太后心軟重新恢復宦官。何進知道恢復後,趕忙去問怎麼回事,就在禁門門前,太監們對何進一頓痛罵緊接著殺了何進。這時候袁紹出場,掌握何進的部分權力,對太監進行血洗,而他的伯父袁隗假傳聖旨,把宦官主要領頭人斬殺,而又命令袁術又在挑唆何進手下,說是何苗搞死了哥哥,而這些手下逃亡到董卓那,對董卓說何苗害死了何進,於是董卓把何苗也殺死,何家宮外勢力連根拔起,袁紹一步一步做的天衣無縫。

四世三公下的袁家:為何說袁紹“搭臺唱戲”,單就其陰謀論來看

何進被斬殺

正當袁術統一江湖的末尾,董卓到來了洛陽,這時候洛陽大亂,皇帝出逃在北郊避難,而董卓與劉辯相遇,看到劉辯如此懦弱,劉協如此聰明,就起了廢帝的心思,當然可不是為了天下大計,立劉協則是因為劉協沒有背景,易於掌控。於是回京,兩股軍事勢力碰撞了。上文說了何家部分首領投奔了董卓但沒有歸降董卓,袁紹想控制這股勢力,於是不易與董卓撕破臉,就在這一步,袁紹走錯了。董卓廢帝,劉協稱帝,而袁紹將外戚,宦官都清理乾淨了,扶持劉協的董卓則成了朝中第一功臣,和袁紹密謀的一切,最後的真是的權力到了董卓手裡。

評價

而這時候,中國最多傳奇的歷史就開始了,英雄紛紛登場,亂世梟雄的年代開始了。濟陽縣裡的男嬰,白水鄉里的火光,橫掃六國的軍神,外強中乾的帝王,他興復大漢,維持大漢,大漢最後的結局也在他手上結束,劉家最後成為歷史中的塵埃,四百年的歷史,最終逝去。

四世三公下的袁家:為何說袁紹“搭臺唱戲”,單就其陰謀論來看

官渡之戰

袁紹擁有七十萬軍,手下擁有眾多的勇士,張郃武藝精湛,許攸計謀超凡,但最終太自負,根本不聽取他人意見,而許多的謀士都得不到重用相反在重要崗位上採用了庸人,官渡之戰的慘敗,曹操那一句:若袁紹用子言,吾事敗矣。許攸的才能最終被曹操決定而袁紹卻這麼說:汝與曹操有舊,想今亦受他財賄,為他作奸細,啜賺吾軍耳,猜忌讓袁紹喪失了最好前程。也許在董卓到來之前是袁紹的高光時刻,也是袁紹最輝煌的時代,一步扣一步的計謀讓人無不佩服,但也許是歷史的抉擇,袁紹始終就要被歷史吞滅,而那七十萬的大軍也成為另一個戰爭機器的傀儡。

而何進被後人成為婦人之仁,而何進死在宦官手裡卻十分的平淡,外戚與宦官政權,如果何進誅殺了所有太監呢,那麼他就是最後的勝利者,而袁紹的清君側也未必能打過何進,畢竟何進還有宮外勢力。而何進不死,董卓在一時也不會叛變,而大漢還能持續一段時間,但暴動最後是重要發生的,因為東漢的時候,土地越來越少,人口越來越多,無數的農民流離失所,而黃巾之亂就是典型。

參考文獻:

《三國志》

《後漢書·袁安傳》

《資治通鑑·漢紀·宦官專權》

《資治通鑑·漢紀·漢紀五十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