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川》賞析:文化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文化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從詩歌的角度看,最直接的一點就是很多我們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古詩,不但膾炙人口,而且流傳千古。

如果拋開哪怕一絲一毫的誇張成分,只看“膾炙人口”和“流傳千古”的字面意思,有首詩也非常完美地與之貼合,這就是咱們今天要聊的《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川》賞析:文化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敕勒川》講了什麼?

這首流傳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詩歌,反映的是北方遊牧民族的日常生活。詩歌的語言簡潔樸實,風格剛勁豪放。開頭六字就把創作的地點講清楚了——陰山下的敕勒川。敕勒是當時中國北方的一支遊牧民族,又名“高車”,傳說是匈奴人的後裔。“川”是象形文字,意指兩岸之間有水流過,所以川的本意是河流或者水道。因為河流之處,必有衝擊而成的平地,所以“川”就有了平原的意思,比如成語“一馬平川”中“川”就是指平原。

《敕勒川》賞析:文化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山”“川”並用,一副宏大的畫卷就展開了,在這畫卷之上,是天與地。在古人的世界觀裡,地球並不是圓的,而是“天圓地方”。所以天似穹廬,籠罩四方。前半句顯然是比喻,喻體“穹廬”來自詩歌創作者的日常生活。史書記載,敕勒人“住穹廬,乘高車,隨水草遷徙遊牧”。穹廬是遊牧民族的居所,大致就是蒙古包的樣子。原來,在敕勒人眼中,天地只是大了一號的蒙古包。

《敕勒川》賞析:文化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這大號蒙古包裡是什麼樣子呢?是天地之恢弘,是時空之蒼茫。“蒼蒼”和“茫茫”均為疊沓詞語,皆是平聲,似詠歎調般抒情,描摹出草原的悠遠。天地之間,並非空無一物,還有成群的牛羊。最後一句是全詩的點睛之筆,用遊牧民族生活中最常見的意象,把一種遷徙不定卻悠遊自足的景象刻畫得淋漓盡致。

《敕勒歌》的作者是誰?

很遺憾,寫出如此優美詩歌的人,我們現在不知道了,只知道是北朝時期的民歌,應該算是群眾集體口頭創作吧。更遺憾的是,我們在未來恐怕也不會知道。

《敕勒川》賞析:文化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對《敕勒歌》的作者,目前主要有三種觀點:第一個觀點認為作者是斛律金,第二個認為是敕勒族民歌,第三認為是鮮卑民歌,後來翻譯成漢語。

如果查找史書,《敕勒歌》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北齊書》裡。神武帝高歡征戰不利,又身染重疾,部隊人心思變。為了讓軍隊重燃鬥志,高歡讓斛律金唱《敕勒歌》。斛律金歌聲動人,高歡也伴唱,然後唱哭了。史書原文寫著“使斛律金敕勒歌”,沒有動詞,是一種很似是而非的記錄。細究起來,也並沒有將斛律金與《敕勒歌》作者的關係交代清楚。後來,這段記錄被司馬光改動了一點,寫進《資治通鑑》,變成“使斛律金作敕勒歌”,認定斛律金是《敕勒歌》的作者。有趣的是,與司馬光幾乎同時代的沈建在《樂府廣題》中記載著“使斛律金唱《敕勒》,神武自和之”。

《敕勒川》賞析:文化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看來,無論斛律金是“作”是“唱”,都只是宋朝人的猜測。咱們繼續看史書,找找答案。根據《北史·斛律金傳》的記載,斛律金是一位敕勒族將軍,英勇善戰,帶兵有方。他“性敦直”“古質”,確實是帶有《敕勒歌》的風骨,所以在將士中威望很高。高歡找他來穩定軍心,真的再合適不過了。但問題是,史書上說他“不識文字”。一個不認識字的人,怎麼能創作出《敕勒歌》呢?所以,基本確定斛律金只是一個傳唱者。

《敕勒川》賞析:文化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再看鮮卑民歌的說法。郭茂倩在《樂府詩集》中引用《樂府廣題》的觀點,《敕勒歌》本來是鮮卑語傳唱,後來翻譯成北齊的漢語,所以句子長短不齊。不少人對《樂府廣題》的這段記載有疑問,認為這仍然是一種猜測。鮮卑族是北方遊牧民族之一,一度勢力較強。雖然鮮卑族的民族個性和生活環境的確符合《敕勒歌》的描述,但當時高歡部下有很多民族的戰士,為何偏偏要選一個敕勒族人唱鮮卑族民歌呢?還非要用鮮卑語唱?這種可能性幾乎是不存在的。

所以,三種說法裡敕勒族民歌最令人信服。在大多數出版物裡,《敕勒歌》的作者只寫了北朝民歌,其實是個非常模糊的講法了。

如何感受文化的力量?

咱們在讀詩的時候,不妨把自己的思緒放開,感受一下文化的力量。

《敕勒川》賞析:文化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我們完全可以想象,《敕勒歌》最早的吟唱者,一定不用漢語,而是敕勒語。南北朝時期,敕勒人被當時北方最強悍的鮮卑人征服,隨後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這首膾炙人口的《敕勒歌》在民族融合的過程中,隨即有了鮮卑語版本。鮮卑人在北方建立政權後,原有的部落大都解體,快速與各民族融合。到隋唐時,鮮卑人無論從政權還是民族都已實質性滅亡。

但這首《敕勒歌》卻轉譯為漢語保留下來。直到北宋郭茂倩編纂《樂府詩集》時錄入。此時距離詩歌的創作年代已經過去500年。口頭流傳,從敕勒語到鮮卑語再到漢語,竟然沒有失傳!

《敕勒川》賞析:文化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從北宋到今天,又一個1000年過去,敕勒人敕勒語沒了,鮮卑人鮮卑語也沒了,連敕勒川究竟是哪裡都讓文史專家撓破頭皮地很是下了一番工夫考證,但就是這短短的27個字,卻穿越歷史的迷霧,無視民族隔閡和語言屏障,能夠在當下,通過我們學說古詩的廣播,迴盪在你的耳邊。這是文化的力量,也是文化的奇蹟。

元代大詩人元好問是鮮卑後裔,他讀《敕勒歌》後深為讚賞,寫下自己的讀後感:

慷慨歌謠絕不傳,穹廬一曲本天然。中州萬古英雄氣,也到陰山敕勒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