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歷史性機會,誰是最大贏家


油價歷史性機會,誰是最大贏家


2020年1月份的時候,市場輿論聽得最多的是“牛市”、“全面牛市”、“慢牛”,隔了兩個月,聽的最多的詞彙以及輿論熱議的應該是“金融危機”與“全球疫情”。

市場情緒與輿論熱點似乎保持著密切的正相關,“市場先生”要麼極度樂觀,要麼極度悲觀;投資者要麼在牛市的觀點中深信不疑,要麼對金融危機的發生充滿著恐懼,人心在市場中隨波逐流,就像是個鐘擺,要麼極度樂觀,要麼極度悲觀。

毫無疑問,研究油價的波動是一件困難的事,因為影響油價的因素實在是太多!很多專業人士都往往看錯了油價的方向,比如這次油價跌破20美元就讓多頭們大跌眼鏡,4月2日國際油價一度漲幅超過35%也讓空頭們爆倉。所以,與其預測價格的波動,不如做個老實的價值投資者。

價值投資者往往從悲觀中發現機會,在樂觀時警惕風險。言下之意,每次危機的發生未必是壞事,只要價格已經跌到了足夠便宜的位置,往往都是投資機會,比如國際油價跌落到20美元之下的時候,人們都知道頁岩氣的成本大概是30-35美元,這樣的價格的確存在價值投資的機會。

正如巴菲特在2020年3月10日接受媒體訪談所言,“沙特和俄羅斯爆發了石油價格戰,以及考慮到氣候變化帶來的長期需求下降,引發了油價的大跌。但我認為,這真是個投資的好地方。”

油價歷史性機會,誰是最大贏家


巴菲特進一步分析,“我不認為人們的生活需求會發生非常大的變化,例如,因為肺炎疫情影響人們做飛機出行,或者開車上班的出行需求會就因此大幅減少。”

油價下跌的直接原因或許是受疫情影響或者沙特價格戰影響,但短期出行方式的短暫改變並不會帶來需求根本性的變化。儘管5%的需求會帶來價格極度的波動,但一旦恢復正常的生活,需求仍是剛性的存在。而且油價下跌至成本之下,也會帶來石油公司降低產量,甚至頁岩油生產商退出了市場,從而出現供應量的下降,最終導致價格重新上漲。所以,長期來看,即使不考慮通脹的因素,能源價格下跌是困難的。

真正的價值投資者對價格大幅下跌從來是充滿著喜悅的,尤其是短時間內的劇烈下跌,更是千載難逢的買入機會。因為一件商品的價格跌下來,才更有價值,越跌越有價值。

從巴菲特的言談中,我們所看到的是價值投資者樸素的思想特質和理性認知。當然,這種往往看似簡單的道理,真正理解的人不多。

普通投資者看到價格下跌,往往是與恐懼、熊市,甚至是金融危機聯繫到了一起,市場輿論也起到了將恐慌不斷放大的作用;而價值投資者看到的是機會與喜悅,又有便宜貨可以買了,何樂不為?

那此次油價大跌,誰將成為最大贏家呢?沙特是直接贏家,低成本的開採成本,是沙特可以藉機打價格戰的前提,這次油價暴跌至少幹掉了頁岩油等部分競爭對手。

按照中國油價的銷售定價機制來看,成品油價格機制方面設置調控上下限。調控上限為每桶130美元,下限為每桶40美元,後者即俗稱的“地板價”。

以20美元的價格買入原油,並大量囤積,最終可以按照40美元的價格賣出,這之間的差價就是100%的毛利。那麼最近誰獲得了最大的進口量和囤積量呢?毫無疑問,中國的煉油企業成了最大贏家!

油價歷史性機會,誰是最大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