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阿聯時代路在何方?奧運延期帶來三大利好,男籃或迎重建機遇期

2019年世界盃,中國男籃佔據天時地利人和,卻沒有把握住機會,甚至沒有完成拿到直通東京奧運會入場劵的最低目標。東京奧運會落選賽面對希臘、加拿大等虎狼之師,進軍奧運會之路可謂步步兇險,難於上青天。今年,中國男籃旗幟人物阿聯已經33歲,到下一個世界盃或奧運會週期,將步入職業生涯末期。雖然自律的易建聯保持了良好的狀態,仍然可作為中國男籃的精神領袖,但隨著阿聯的老去,中國男籃必須未雨綢繆,為新一輪重建做好準備。

日前,國際奧委會宣佈,東京奧運會將推遲至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舉行,原本今年6月份舉辦的中國男籃落選賽也大概率隨之延期。這一消息,對目前陷入低谷的中國男籃來說,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後阿聯時代路在何方?奧運延期帶來三大利好,男籃或迎重建機遇期

利好1:迎來充足的籌備考察時間

時間是目前處於重建期的中國男籃最需要的。中國男籃不僅需要更多時間籌劃重建事宜,也需要更多時間考察教練,還需要更多時間考察球員和演練戰術。奧運落選賽延期為中國男籃重組爭取了更多時間,可以說恰逢其時。

此次落選賽練兵意義大於成績本身。雖然中國隊通過落選賽的希望不大,但落選賽卻是考察球員,檢驗戰術,以及檢驗新一屆國家隊的成色的重要途徑。如果落選賽今年6月開打,對於志在重建的中國隊來說,時間是遠遠不夠的。畢竟短短一個多月很難捏合出一支相對體系化的球隊。那樣的話,只能是倉促出戰、應付了事,難以達到練兵和檢驗的效果。

後阿聯時代路在何方?奧運延期帶來三大利好,男籃或迎重建機遇期

此外,奧運會落選賽不僅是對球員的考察,也是對主教練杜峰的考察。目前杜峰仍然身居廣東宏遠主教練,在國家隊和俱樂部隊“一肩挑”的情況下,杜指導面臨不小的壓力和考驗。如果讓其帶隊倉促上陣,一旦出現兵敗如山倒的狀況,將對球隊士氣和教練威望造成不小的打擊,進而打破國家隊重建節奏。

後阿聯時代路在何方?奧運延期帶來三大利好,男籃或迎重建機遇期

利好2:迎來充足的隊伍調配時間

世界盃和奧運會四年一輪迴。下一屆世界盃或奧運會,參加過去年世界盃的球員中,易建聯將近不惑之歲,郭艾倫、任駿飛、方碩、可蘭、翟曉川也將過而立之年,很多球員步入職業生涯末期。中國男籃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年的時間,對球隊的年齡及人員結構進行優化,同時進一步挖掘和培養年輕球員,這是中國男籃的當務之急。

後阿聯時代路在何方?奧運延期帶來三大利好,男籃或迎重建機遇期

如果自律的易建聯屆時能夠保持很好的競技狀態,仍然可以作為中國男籃的精神領袖,畢竟去年39歲高齡的斯科拉仍然可以代表阿根廷出戰並有出色發揮。而郭艾倫、趙繼偉、周琦、王哲林、趙睿、阿不以及丁彥雨航等中生代球員,將成為中國男籃的中堅力量。就年輕球員看,這兩年國內聯賽湧現出不少有潛質的球員,沈梓捷、王少傑、胡明軒、郭昊文、顧培東以及美國打球的王澤泉、張鎮麟都值得期待。

後阿聯時代路在何方?奧運延期帶來三大利好,男籃或迎重建機遇期

利好3:迎來充足的戰術重塑時間

曾幾何時,依靠“移動長城”,中國男籃在世界籃壇佔據一席之地。但是,“得中鋒者得天下”的時代已然過去,特別是隨著易建聯的淡出,中國隊重塑戰術體系迫在眉睫。

以前,倚重身體優勢,中國男籃長期居於亞洲霸主的地位。但是,現在我們忽然發現,對伊朗,對韓國,對日本,我們已經沒有十足必勝的把握。籃球是身體、技術、戰術三結合的運動。在三者之中,中國隊最缺少的就是戰術。去年世界盃,中國隊場均助攻只有15.4次,比最高的塞爾維亞足足少了10次,在亞洲甚至少於伊朗和韓國。跑不出位置,傳不出球去,成為制約中國男籃更進一步的關鍵因素,也反映了中國男籃戰術體系的不成熟。

後阿聯時代路在何方?奧運延期帶來三大利好,男籃或迎重建機遇期

籃球是一項團隊運動。對於目前的中國男籃,相比身體和技術,更加缺少的是球隊的整體性以及成熟的戰術體系。去年世界盃,平均身高只有一米九六、身體不佔優勢的阿根廷男籃,依靠成熟的牛角進攻體系,一路殺進決賽,值得重建中的中國男籃學習借鑑。雖然中國男籃也打牛角進攻,但火候與阿根廷隊相差甚遠。因此,利用奧運會延期這一年的時間,重新塑造中國男籃的戰術體系,強化戰術素養,並圍繞戰術需要選拔合適的隊員,是中國男籃再上一個臺階的關鍵。

後阿聯時代路在何方?奧運延期帶來三大利好,男籃或迎重建機遇期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只要中國男籃能夠把握住奧運延期這個機遇期,定能早日走出低谷,創造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