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童年的貧困經驗對成年後的理財實踐有重大影響

多年來,貧困一直是經濟學家非常關心的問題,可以說是長盛不衰。直到最近還把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發給研究貧困問題的學者。當然全世界範圍內的貧困問題還遠未解決,這也反映出貧困問題的複雜性。無論哪個國家,肯定都有底層的窮人。但對於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窮人而言,生活條件存在巨大差異,各自面臨的困境也並不相同。所以對於貧困的研究,還有大量工作有待開展。


總體而言,過去對於貧困的研究多采取兩種研究路徑。第一種路徑是阿瑪蒂亞·森等人所倡導的基本能力研究。即我們應該重點研究窮人自我發展過程所需要的哪些基本能力被剝奪。通過重新賦予窮人這些能力,就能讓他們通過自我奮鬥而擺脫貧困,“以自由看待發展”。第二種路徑是行為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研究窮人有哪些非理性的決策,加劇了他們的不利狀況。此外,行為經濟學還可以幫助我們檢驗,不同的經濟政策對於窮人會產生何種後果。其實這兩種方法並不矛盾,而是相互補充,幫助我們更全面地理解窮人的思維與決策方式。前者是根本性的研究,但需要更長時間跨度。後者比較靈活,可以立竿見影。


近年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學者嘗試採用最新發展起來的心理學理論和實驗技巧,更直接地刻畫窮人的思維方式。這些研究進展迅速,可仍然面臨巨大的挑戰。挑戰主要存於三個方面。第一,全世界至今都還沒有衡量貧困的統一標準。每個國家的生活水平不同,貧困線或貧困標準都不一樣,所以窮人之間缺乏可比性。第二,心理包含了諸多方面因素,從認知能力到自控能力到記憶能力,各種心理機制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也十分複雜,心理學仍在持續探索之中。第三,心理認知與文化背景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繫。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顯然存在巨大不同,這也為經濟學家比較不同國家窮人的心理,增添了很多困難。


行為經濟學建立在眾多學科基礎之上,才會有如此進展。過去數十年中,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已經大量開展對於窮人心理狀態的訪談研究。這些工作是對窮人心理的一種“深描”,對於經濟學家的行為研究很有啟發。我們現在已經知道,窮人經常表現出各種“短視行為”,缺乏耐心,缺乏自制力,盲目衝動,投機取巧等等。這些行為的背後,都是他們深深的不安全感。而這些不安全感,基本都是主觀感受,是主觀意義上的相對不安全感,難以通過一些客觀指標勾勒出來。


但行為經濟學家還是嘗試用一些經典心理學量表證明貧困與心理之間的聯繫。他們在世界各國重複這樣的實驗,即招募背景近似的人群,只是在富裕程度上存在顯著差別,據此分成兩組,分別進行心理測試。測試結果表明,富裕組與貧困組人群在心理結構和多種不同維度的心理指標上都存在比較顯著的差異。這類研究採用多種不同的經典心理量表,也在世界各國重複,結果都證明存在差異性,這種差異性本身是穩定的。


為什麼童年的貧困經驗對成年後的理財實踐有重大影響


證明窮人和富人的心理機制不同,這還遠不夠。下一步是要探究幫助窮人的機制和手段。可行為經濟學對貧困問題的設計雖靈活,但限於研究方法,一般都比較淺,不能揭示出窮人深層的心理機制。所以經濟學家的研究,還是要建立在“深描”研究的基礎上,有的放矢,更有針對性地設計實驗和加以闡釋。


在貧窮問題上,目前學界有一種比較一致的看法,即窮人所處社區或者“鄰里”,對於他們的認知決策極為重要。無論通過訪談調查,還是通過實證數據,都可以充分地證明這一點。每個人的行為模式、認知模式都與他所生活的環境有關。很多導致貧困的認知決策,都根植於他們所生活的社區。只要個人還生活在這個社區裡,那麼就很難擺脫貧困。


但經濟學家在這個問題上的作用非常有限。因為經濟學家並沒有能力幫助窮人移民,或者擺脫對他們不利的環境。這個問題的困難性已經超越了一般經濟學家的能力。事實上,中國是過去數十年裡解決貧困問題最成功的國家,幫助大量的人口擺脫貧困。而中國的脫貧進程,與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之間存在高度的相關性。大量中國人口就是因為脫離了原有的不利環境,這才有機會脫貧致富。這種大規模人口流動的經驗與特定的政治制度、社會環境有關,即使證明有效,也很難被其他國家輕易仿效。


此外,經濟學家也很重視貧困的代際傳遞和長期影響。在世界範圍內,大多數貧困是長期的,即可以上溯到他們的上一代甚至上幾代。雖然世界格局在一百年裡可以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真正能從社會底層躍升出來的人群仍是少數。貧困必然導致死亡率高,營養不良,醫療條件不利,教育水平低下,社會關係匱乏等等,所有這些因素又導致下一代進一步陷入貧困,難以自拔,即所謂貧困陷阱。


而且經濟學家已經證明,童年的貧困經驗對成年以後的狀態仍存在顯著影響。這種影響,有時候通過身體健康等可觀測因素體現出來。更多時候,它是通過個人偏向保守、偏向短視、極端風險厭惡等決策體現出來。這些不夠理性的經濟決策對個人發展和理財實踐都有重大影響,而它的根源卻在於童年的貧困經驗。


有很多行為經濟學家研究過窮人的個人理財問題。他們發現,社會最底層10% 的人群,20% 的人群和30% 的人群,都有完全不同的理財模式。底層人群往往沒有銀行賬戶,也不習慣通過觀察和維持賬戶中的金額來保障自己的生活。他們只專注於現金,而同時關注現金和銀行賬戶的人,與只擁有現金的人相比,消費支出模式就會有所不同。所以,對窮人進行基本的金融教育,幫助他們開設並維護銀行賬戶,養成儲蓄和理財的習慣,對於治理貧困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這個過程當中,執行的細節非常重要,如何開設銀行賬戶,如何吸引他們使用金融工具,每一步都需要斟酌。“魔鬼就在細節中”,行為經濟學的長處也正在於這些細節的檢驗和控制,這就是他們可以大展身手的領域。


所以,窮人的理財問題是一個典型案例。要認識和描繪窮人的心理實屬不易,而要探索幫助窮人脫貧致富的政策手段更為艱難,需要擅長不同方法、不同工具的學者進行跨學科的合作,共同推動理論發展和現實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